建筑物糾偏措施,實際工程中的糾偏措施常用的有如下幾種:(1) 堆載加壓糾偏,在建筑物沉降小的一側施加鋼錠等臨時加荷設施,適當增加該側邊的沉降,用以減小不均勻沉降差和傾斜。(2) 壓樁糾偏,壓樁糾偏即錨桿靜壓樁和掏土技術的結合,其工作原理是先在建筑物沉降大的一側壓樁,并將樁與基礎錨固在一起,迅速制止建筑物沉降,使其處于沉降穩定狀態,然后在沉降小的一側掏土,減小基礎底面下地基土的承壓面積,增大基底壓力,使地基土達到塑性變形,造成建筑物緩慢而又均勻回傾,同時,在掏土一側再設置一部分保護樁,以提高回傾后建筑物的永遠穩定性。建筑物糾偏地基基礎原因包括以下內容:土體在不利條件下產生不均勻沉降。荊州樓房建筑物糾偏技術
本項目采用鋼筋混凝土工具管,其結構分為2節,第1節與第2節之間安裝糾偏油缸。第1節與第2節之間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上下、左右轉動,頂進過程中的糾偏正是依靠第1節工具管實現的。假設管道在頂進過程中向上偏離了軸線需要糾偏 ,圖中前2節為工具管,從第3節開始為鋼筋 混凝土管道,其中測定管道軸線偏差的偏差測定標尺設在第1節的后部。轉動工具管的第1節,使其前端下沉,后端上抬,同時帶動第2節前端上抬。第2節上抬致使工具管與管道第1段之間的下部間隙增大,第1、2節的上抬結果導致偏差增加。荊州樓房建筑物糾偏技術頂升糾偏法一般用于建筑物的局部糾偏。
房屋傾斜修復方法:迫降糾偏法:迫降糾偏法包括有:人工降水糾偏法、堆載糾偏法、地基部分加固糾偏法、浸水糾偏法、鉆孔取土糾偏法、水沖掏土糾偏法、人工掏土糾偏法等。其中,壓樁掏土糾偏法,系在建筑物沉降大的一側用錨桿靜壓樁法先壓樁,并立即將樁與基礎錨固在一起,制止建筑物繼續下沉,然后在沉降小的基礎一側進行掏土,減少基礎底面下的承壓面積,增大掏土一側地基中的應力,使地基達到塑性變形,造成建筑物緩慢而均勻的下沉、回傾……在實際房屋傾斜修復施工中。
頂升、抬升法:頂升糾偏是在沉降量大的一側用千斤頂等器具頂升墻體或基礎,使其升高,再采取地基加固措施使頂升部分穩定,從而達到糾偏的目的。加拿大特朗斯康谷倉的糾偏就是采用此法,在其基礎下設置了70多個支承于深16m基巖上的混凝土墩,使用了388只500KN的千斤頂,逐漸將傾斜的筒倉糾正;抬升法是在沉降量較大的一側具有膨脹作用或擠密作用的漿液,對沉降量較大的一側起到抬升的作用。綜合糾偏:綜合糾偏其實是迫降法與頂升、抬升法的組合。主要方法有浸水加壓法與頂樁陶土法[5]。當上部結構不能滿足移位施工要求時,應對上部結構進行加固的支撐措施。
觀測結果表明,西側在施工初期有增加沉降值的趨勢,沉降19mm后,又趨向穩定,這說明軟土的擠壓注漿和巷道的充填注漿發揮了預期的作用,加固了地基土, 提高了承載力,擋住了建筑向西栽沉趨勢。另外,樓房東側掏土抽水后,整個建筑按預定方向緩慢向東回傾,初期回傾速度較大,達4 mm/ d ,70 d 后,達到糾偏要求,傾斜率為3. 2 ‰。為防止“矯枉過正”,當斜率≤3 ‰時,立即向掏土孔內添入碎石,同時用高壓水泥漿旋噴成樁。和糾偏加固后至今,房屋整體沉降量西側約20 mm ,東側約180 mm ,處于穩定狀態,說明糾偏加固效果比較理想。地基穩定需要的時間較長。公共建筑物糾偏平臺
部分托換調整糾偏法一般用于既有建筑物傾斜程度不大或沉降未完成的情況。荊州樓房建筑物糾偏技術
糾偏方法如下:(1) 為了解決巷道的冒頂問題,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材料對用模板封閉的巷道進行水平注漿。巷道封閉注漿段長度為16m ,從而使注漿段巷道密實,防止巷道冒頂現象的繼續發生。(2) 為改變淤泥質粘土層承載力偏低的問題,在建筑物西側鉆孔并對其擠壓注漿。注漿孔數23 個,孔深4. 5~5. 5m ,共5 排,孔距2. 0~3. 8 m ,自西向東孔距變大。注漿孔布置如圖2 所示,使得土層在注漿壓縮過程中,空隙中的水和空氣被擠壓出來,軟土本身變密實,強度提高;在擠密的同時,軟土自身體積減小。荊州樓房建筑物糾偏技術
宜昌宇實建設有限公司擁有建筑施工總承包 地基基礎專業承包 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 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 特種工程(結構補強)專業承包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專業承包 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承包 特種工程(結構補強)專業施工項目: 建筑物結構補強 加固改造 建筑物糾偏、平移 建筑物靜力切割 橋梁加固 植筋錨固 粘鋼加固 碳纖維加固 墻體加固 裂縫修補 帷幕灌漿及固結灌漿等多項業務,主營業務涵蓋碳纖維加固,裂縫修補,包鋼加固,建筑物糾偏。一批專業的技術團隊,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基礎,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公司業務范圍主要包括:碳纖維加固,裂縫修補,包鋼加固,建筑物糾偏等。公司奉行顧客至上、質量為本的經營宗旨,深受客戶好評。公司深耕碳纖維加固,裂縫修補,包鋼加固,建筑物糾偏,正積蓄著更大的能量,向更廣闊的空間、更寬泛的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