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生態入口、大樹老樹成林。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由本土農民企業家林學如聘請同濟大學設計院高標準、精致設計,入口獨具生態特色:古樹成林,有的來自緬甸,有的來自老撾,有的重達幾十噸。同時,大氣、開放的入口,更為人們自由、隨時出入洞開了方便之門。這里,也折射出投資人大氣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寬廣胸懷。清澈的“響水河”穿“坊”而過。蟬聲入耳,蛙鳴一片。來到天府農耕·響水六坊河邊垂釣,重拾那份難忘的愜意;看到水面飄蕩的浮萍,叫人想起家鄉那灣親切的河水;親近質量的河水,孩子們享受著快樂的童趣,大人們則勾起許多兒時的回憶天府農耕·響水六坊因擁有清澈的“響水河”而富有靈性。在這里,生態蔬菜、瓜果任您摘。景區大面積的農耕生態種植以及集中展示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讓久居城市的人們到此能采摘時令生態蔬菜、瓜果,勾起那份濃濃的鄉愁,也能讓不知“莊稼為何物”的孩子們到此體驗農耕。因此,這里已成為全縣學生的農耕教育實踐基地。實現一、三產業良性互動發展。項目通過“一產”加“三產”模式,讓工商資本促進農業多元化。四川休閑度假區響水六坊天府農耕門票
據了解,“天府農耕·響水六坊”是天府仁壽面對天府新區未來500萬人口的近郊度假需求,展示仁壽的農耕文化特色,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化的統籌城鄉項目。該項目有利于仁壽的生態文明建設、旅游產業發展,開啟仁壽對接成都的窗口,展現仁壽城鄉協調發展成就的重要名片。該項目位于仁壽縣珠嘉鄉響水村,緊鄰縣城主城區,距成赤高速公路仁壽出口處1公里,總規劃面積3000畝。該項目定位以觀光農業、體驗農業、休閑農業、度假農業為主體;集農耕文化傳播、農產品生產、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的大型綜合觀光型農業園區;融農耕文化博覽園、農耕文化演藝區、24節氣街及石磨坊、水車坊、油坊、醬坊、糕坊、面坊六坊一體,配置高duan休閑度假旅游設施,實現一、三產業良性互動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30萬人,可為當地農民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變3000農民為居民,農民收入實現翻番。仁壽天府農耕休閑度假區響水六坊票價多少良好的生態環境,讓人們能徹底回歸大自然,找回那份難得的輕松和自在。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由投資人林學如聘請同濟大學設計院高標準、精致設計,入口獨具生態特色:千年古樹成林。有的來自緬甸,有的來自老撾,有的重達幾十噸,就是此樹的木材也能值數十萬元。同時,大氣、開放的入口,更為人們自由、隨時出入洞開了方便之門。這里,也折射出林學如大氣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寬廣胸懷。歸去來兮田園夢這里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冬日暖陽……歡聲笑語,氣氛濃烈,響水六坊里的幸福愜意生活由此展開!景區介紹“天府農耕·響水六坊”占地3000余畝,處于天府仁壽“一心四區”的**位置,是市重點項目,國家AAA級景區,是仁壽縣民間資本打造的典范旅游項目,該項目涵蓋農業、旅游、游樂設施、水上樂園、擬打造一個集農業觀光、農耕體驗、山地體育運動、深度休閑度假、**生態人居為一體的都市近郊休閑旅游項目,建成后將對接天府新區及大成都范圍內的近郊度假需求,展示仁壽深厚的農耕文化特色,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要求,讓都市的人們感受回歸自然、融于山水、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
2014年8月21日:“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已完成投資3億元,入口景觀打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各方面完成;實施土地整形500余畝,農業栽培景觀配置300余畝,山頂綠化550畝;進行河道整治、景觀配置1公里,打造濱河步行道。2014年9月5日:“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對響水河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各方面清淤工作,徹底整治景區河道內淤泥。已栽植大型名貴樹木13萬余株。景區還將新建6座公廁,配備6輛垃圾車,增設120余個仿樹樁形水泥垃圾桶。項目是全開放式的,沒有大門,沒有圍欄,人們可以隨時自由出入。
坐落于四川省仁壽縣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入口附近的“天府農耕?響水六坊”項目是“一園納千景,山水共旖旎,文化統領景點靈魂,農耕、紅色、民俗、生態、體育等文化景點爭相競輝;鄉情凝聚萬千人心,孩子、老人、青年引以為榮”的大型生態園,是鄉村振興的濃縮,是文旅休閑的好出去。“天府農耕?響水六坊”,園區主入口獨具特色,千年古樹有的來自緬甸,有的來自老撾,有的重達幾十噸,或造型奇特,或價值不菲;各色鮮花漫布,紅如霞,黃似金,白如雪,令人目不暇給,香飄悠遠。在不遠處的雕塑前、假山前、噴泉前有許多穿著潔白婚紗的美麗女子在歡悅中攝影照相,他們幸福忘情,似乎周圍的過往行人都不在她們的關心之列。不知道還以為是搞專業攝影的或者拍攝宣傳片的。據游客說“這里是當地青年人自發拍攝婚婚紗照的優先地,被青年朋友們戲稱婚紗攝影廣場”。沿著水泥澆筑的山路,聽著小商販的叫賣聲,在購物的同時,不自覺的走進古街。響水古街,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似敘說著歲月的風雨與現代文明的高度融合。看到古街上掛著成捆的煙葉,記者們一下子想到在老家的老爺爺,那份悠遠的鄉土氣息撲面來來,這里是民俗的集中地。響水古街上的蓋碗茶館更是獨出心裁。“天府農耕·響水六坊”,坐落于四川省仁壽縣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入口附近。仁壽**景區響水六坊
“天府農耕?響水六坊”現代農業示范區內集中展示了“農耕”文化。四川休閑度假區響水六坊天府農耕門票
在古街上的蓋碗茶館也是別具一格,一元錢可以在這里坐一日。這里不僅是民俗的場所,也是紅色文化的傳播中心,工農兵的墻畫讓記憶走進那紅色的歲月;書架上的《大眾電影》雜志,一下子把人們拉回了八十年代,耳畔又回響起留聲機里“希望的田野上”的美妙旋律……有一種情懷,叫記憶里的老成都味道,在這里能夠喚起你內心的記憶,品茶、看書、賞風景。據了解,該項目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連續4年成為仁壽縣春節人氣Z旺的景區,2016年被評為國家3A景區。村民通過該項目,收入從單一的傳統種養業收入整體轉變為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林地轉讓收入以及在企業務工收入、商業賣場經營收入等,實現增收致富。天府農耕·響水六坊因地制宜、貼近自然,實現了土地增值增效。加快了當地農民向城市居民、產業工人、農業業主、三產經營者的轉變。四川休閑度假區響水六坊天府農耕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