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纖維在200℃條件下工作時間長達20000h,強度保持原來的90%,260℃熱空氣中連續工作1000h,強度保持原來的70%左右,MPIA纖維不熔融,LOI為32左右。Nomex能耐大多數的酸,但是長期受強酸或強堿的作用,強度會有所下降。而且,Nomex在高溫水蒸汽下能緩慢脆化,且分散時放出少量可燃性一氧化碳氣體。芳綸1313國內這幾年發展很快,已實現產業化生產,以煙臺氨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NEWSTAR”牌為較優,其年產量已超過4000噸。含雜原子的芳香族纖維,在芳香族纖維分子鏈中引入一種或數種特定的雜原子,可以進一步提高纖維的耐試劑性能或提高耐熱阻燃性。研究紡織纖維的變化和發展趨勢,開發新型纖維產品,具有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意義。吉林阻燃纖維批發
與火源接觸后,纖維不能燃燒(如玻璃纖維),或燃燒反應不充分,只有較小火焰燃燒(如氯綸),火源撤走后,火焰能較快地自行熄滅的纖維都可稱作阻燃纖維。根據纖維的極限氧指數(LOI)值,一般認為氧指數<22屬于易燃材料,氧指數在22~27之間屬可燃材料,氧指數>27屬難燃材料。阻燃纖維的種類很多,經大量研究證明,阻燃纖維所制織的織物具有一定的優越性。粘膠纖維阻燃改性的方法主要有接枝法、共混法和共聚法,其中心混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阻燃方法。全譜熱中空蓄熱絮片價位高技術耐高溫阻燃纖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
一種蓄熱纖維,其特點是:直徑在0.1~1μm的蓄熱粉體均勻分散在用丙烯腈和醋酸乙烯形成的共聚物粉末制成的纖維中,蓄熱粉體與纖維的質量比為0.5~2:98~99.5.其制備方法包括:共聚物粉末的生產,紡絲原液的制備和紡絲原液再經調溫調壓,過濾,紡絲,在紡絲過程中將直徑在0.1~1μm的蓄熱粉體按蓄熱粉體與纖維的質量比為0.5~2:98~99.5加入到紡絲原液中,經動態混合器1400rpm強力混合均勻后經紡絲,經凝固浴,凝固浴為二甲基乙酰胺水溶液,其濃度為40~55wt%,溫度為38~50℃。
由阻燃纖維制成的防護服是個體防護用品中應用較為普遍的品種之一,其防護原理主要是采取隔熱、反射、吸收、碳化隔離等屏蔽作用,保護勞動者免受明火或熱源的傷害。人體皮膚對熱是非常敏感的,當皮膚接觸44攝氏度以上高溫時就會出現燒傷,較先發生創痛形成I度燒傷,繼而起泡,出現Ⅱ度燒傷。在五十五攝氏度時,Ⅰ度燒傷維持二十秒,以后Ⅱ度及Ⅲ度燒傷出現。在72攝氏度時,則完全燒焦。因此,在石油、化工、機械、林業、建筑等眾多行業,都應采用阻燃防護服,更好地保護普通勞動者的生命安全。阻燃纖維壓制可燃性氣體的生成。
合成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完全不同,是從一些本身并不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物質如石油、煤、天然氣、石灰石或農副產品,先合成單位,再用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的方法制成纖維。如聚酯纖維(滌綸)、聚酰胺纖維(錦綸或尼龍)、聚乙烯醇纖維(維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丙烯纖維(丙綸)、聚氯乙烯纖維(氯綸)等。無機纖維是以天然無機物或含碳高聚物纖維為原料,經人工抽絲或直接碳化制成。包括玻璃纖維,金屬纖維和碳纖維。按長度與細度有棉型(38 ~ 51mm)、毛型(64 ~ 114mm)、絲型(長絲)、中長型(51 ~ 76mm)、超細型(<0.9dtex)之分。按截面形態有普通圓形、中空和異形纖維以及環狀或皮芯纖維。按卷曲有高卷曲、低卷曲、異卷曲、無卷曲之分。差別化纖維;高性能纖維;功能或智能纖維。黏膠纖維的極限氧指數只有19%,與其他纖維紡織品有相似的易燃特性。全譜蓄熱棉綸絲銷售
科技創新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提升,正促進著紡織纖維不斷發展。吉林阻燃纖維批發
阻燃纖維主要制造方法有:共聚法,選擇含溴或含磷的具有反應基團的阻燃化合物作為共聚單體,與制造滌綸的單體反應制得共聚體,再經熔紡、拉伸而制得。共混法,將阻燃劑在制備滌綸樹脂(PET)的縮聚反應后期加入,或將阻燃劑與滌綸樹脂熔融共混制得阻燃母粒,再與常規滌綸樹脂熔紡。后整理法,將阻燃劑與滌綸纖維或織物進行表面整理。三種方法相比,共聚法阻燃效果好,阻燃性持久;共混法工藝較簡單,但阻燃持久性稍差;后整理法的阻燃持久性也不及共聚法,且易使纖維或織物變硬,手感變差。吉林阻燃纖維批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