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可分為陽極和陰極,在電化學電池中,發生氧化作用的電極是陽極,該過程中物質失去電子;發生還原作用的電極是陰極,物質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電子。例如在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中,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脫出,通過電解質嵌入負極,此時正極是陽極,負極是陰極;放電時則相反,鋰離子從負極脫出,通過電解質嵌入正極,電極的陰陽極角色發生轉換,正是這種陰陽極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實現了電池的充放電過程。
參比電極在電化學測量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為其他電極提供穩定的參考電位。在復雜的電化學體系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單個電極的電位難以直接準確測量,而參比電極的電位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重現性。將參比電極與待測電極組成測量電池,通過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就能依據參比電極的已知電位,精確推算出待測電極的電位,為研究電化學反應的機理、電極材料的性能等提供了可靠的電位基準,廣泛應用于科研、工業生產中的電化學分析等領域。 循環水電化學處理設備緊湊。青海源力循壞水電極設備
電極作為電化學反應的關鍵部件,其工作原理基于與電解質或反應物間的相互作用。在電池里,電極通過與電解質中的離子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子的釋放與接收,進而產生電能。像是常見的干電池,鋅皮作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釋放電子;碳棒為正極,接受電子促使還原反應發生。在電化學過程中,電極表面的活性位點能催化反應,極大地提升反應速率,降低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使原本難以發生的反應得以順利進行。
電極的命名方式豐富多樣。部分依據電極的金屬部分來命名,如銅電極、銀電極,簡單直觀地表明了電極的主要材質。有些根據電極活性的氧化還原對中的特征物質命名,像甘汞電極,因其氧化還原對涉及甘汞這一特征物質。還有根據電極金屬部分形狀命名的,例如滴汞電極,其電極金屬部分呈液滴狀,以及轉盤電極,通過特定的旋轉結構來影響電化學反應。此外,依據電極功能命名的也不少,比如參比電極,用于為其他電極提供穩定的電位參考。 貴州電極需求鋁電極電絮凝處理含油廢水,SS去除率>90%。
臭氧氧化可高效降解循環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電化學臭氧發生器(EOG)通過質子交換膜電解水產生高濃度臭氧(50-200 g O?/kWh)。以PbO?陽極為例,臭氧產率比傳統電暈法高30%,且無需空氣預處理。某印染廠將EOG集成至循環水系統,色度去除率>95%,并減少了污泥產量。
循環水中的Cu、Zn等重金屬可通過電化學沉積在陰極回收。采用旋轉陰極(轉速50 rpm)和脈沖電流(占空比20%)時,銅回收純度達99.5%,電流效率>80%。某電鍍廠循環水處理案例顯示,年回收銅2.5噸,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明顯。
PFAS(如PFOA、PFOS)因C-F鍵能高(~116 kcal/mol),常規方法幾乎無法降解。電氧化技術通過陽極生成的·OH和空穴(h?)攻擊PFAS的羧基或磺酸基,逐步脫氟并縮短碳鏈。BDD電極在10 mA/cm2下處理PFOA 4小時,脫氟率>95%,且無短鏈PFAS積累。優化方向包括:①提高電極對PFAS的吸附能力(如碳納米管修飾);②添加助催化劑(如Ce3?)促進C-F鍵斷裂;③開發電流密度(<2 mA/cm2)的長周期運行模式以降低能耗。該技術已被美國EPA列為PFAS處理推薦技術之一。
垃圾滲濾液成分復雜(含腐殖酸、氨氮、重金屬等),電氧化可同步實現有機物降解和脫氮。以Ti/RuO?-IrO?陽極為例,在Cl?存在下,氨氮通過間接氧化轉化為N?(選擇性>70%),同時COD去除率達60-80%。關鍵問題在于滲濾液的高鹽分(如Na?、K?)可能導致電極腐蝕,需采用耐鹽涂層(如Ti/Pt)或預處理脫鹽。此外,耦合生物處理(如前置厭氧消化)可降低電耗,而脈沖電源模式能減少電極鈍化。中試研究表明,處理成本約為8-12元/噸,具備規模化應用潛力。電化學方法使色度從500倍降至10倍以下。上海電極除硬系統
電解海水制氯成本比外購低30%。青海源力循壞水電極設備
PPCPs(如防曬劑)在水體中持續積累,傳統工藝難以有效去除。電氧化技術可通過自由基攻擊實現PPCPs的分子結構破壞。以磺胺甲惡唑(SMX)為例,BDD電極在10 mA/cm2電流密度下處理2小時,SMX降解率>95%,且毒性評估顯示中間產物無生態風險。關鍵挑戰在于PPCPs的低濃度(ng/L~μg/L)和高背景有機物干擾,需通過提高電極選擇性(如分子印跡改性)或耦合前置吸附工藝來增強靶向降解。此外,實際水體中碳酸鹽等自由基淬滅劑會降低效率,需優化反應條件以抑制副反應。青海源力循壞水電極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