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成分復雜(含腐殖酸、氨氮、重金屬等),電氧化可同步實現有機物降解和脫氮。以Ti/RuO?-IrO?陽極為例,在Cl?存在下,氨氮通過間接氧化轉化為N?(選擇性>70%),同時COD去除率達60-80%。關鍵問題在于滲濾液的高鹽分(如Na?、K?)可能導致電極腐蝕,需采用耐鹽涂層(如Ti/Pt)或預處理脫鹽。此外,耦合生物處理(如前置厭氧消化)可降低電耗,而脈沖電源模式能減少電極鈍化。中試研究表明,處理成本約為8-12元/噸,具備規模化應用潛力。電化學除重金屬同步回收有價值金屬。安徽源力循壞水電極除硬系統
目前相比傳統氯消毒,電氧化可同步殺滅病原體和降解微污染物(如農藥、內分泌干擾物)。采用Ti/IrO?-Ta?O?電極時,大腸桿菌的滅活率在5分鐘內達99.99%,且無消毒副產物(DBPs)生成。對于飲用水中常見的阿特拉津(除草劑),電氧化優先攻擊其叔胺基團,降解路徑明確。實際應用中需平衡消毒效果與能耗(通常<0.5 kWh/m3),并考慮水源水質(如天然有機物的干擾)。形成了模塊化的電氧化設備已經成功作用于農村分散式供水處理。新疆數據中心電極電化學阻垢劑再生復用次數達10次。
為克服單一電氧化的局限性,常將其與光催化、臭氧氧化或生物處理聯用。例如,電氧化-光催化(EO-PC)系統中,TiO?光陽極在紫外光激發下產生電子-空穴對,與電生成的·OH協同降解污染物,對雙酚A的礦化率比單獨電氧化提高40%。電氧化-生物耦合工藝(如前置電氧化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可降低能耗,適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此外,電氧化與膜過濾結合(如電化學膜生物反應器)能同步實現污染物降解和固液分離,但需解決膜污染和電極-膜模塊集成設計問題。
PPCPs(如防曬劑)在水體中持續積累,傳統工藝難以有效去除。電氧化技術可通過自由基攻擊實現PPCPs的分子結構破壞。以磺胺甲惡唑(SMX)為例,BDD電極在10 mA/cm2電流密度下處理2小時,SMX降解率>95%,且毒性評估顯示中間產物無生態風險。關鍵挑戰在于PPCPs的低濃度(ng/L~μg/L)和高背景有機物干擾,需通過提高電極選擇性(如分子印跡改性)或耦合前置吸附工藝來增強靶向降解。此外,實際水體中碳酸鹽等自由基淬滅劑會降低效率,需優化反應條件以抑制副反應。智能電極自動報警故障。
熱分解法是制備鈦電極常用的方法之一。該方法首先將含有活性金屬元素的有機鹽或無機鹽溶液涂覆在鈦基體表面,然后通過高溫熱處理使涂層發生分解反應,形成具有電催化活性的金屬氧化物涂層。在制備鈦基二氧化釕電極時,通常采用四氯化釕的乙醇溶液作為涂液,將其均勻涂覆在經過預處理的鈦基體上,然后在一定溫度下進行多次熱分解,每次熱分解溫度和時間都有嚴格要求,通過控制這些參數,可以精確調控涂層的結構和性能。熱分解法制備的鈦電極具有良好的涂層與基體結合力,且工藝相對簡單,適合大規模生產。電化學處理循環水滿足地表水Ⅲ類標準。江蘇吸收塔電極除硬
電化學-生物耦合工藝COD負荷提升至3kg/(m3·d)。安徽源力循壞水電極除硬系統
循環水中的鈣鎂離子易形成碳酸鈣和硫酸鈣垢,電化學除垢技術通過陰極反應(2H?O + 2e? → H?↑ + 2OH?)提高局部pH,促使成垢離子(Ca2?、Mg2?)以疏松形式析出并隨排污水排除。采用網狀不銹鋼陰極時,垢層主要成分為文石型CaCO?(非粘附性),可通過自動刮垢裝置。關鍵參數包括電流密度(10-30 mA/cm2)、水溫(<60℃)和停留時間(>30分鐘)。某電廠循環水系統應用后,換熱管結垢速率從3 mm/年降至0.5 mm/年,同時節水15%(減少排污量)。該技術的瓶頸在于高硬度水質(>500 mg/L CaCO?)時能耗上升,需配合水質軟化預處理。安徽源力循壞水電極除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