鏜刀刀具設計思路與特點:機夾可轉位車刀設計前角g=-4°,刃傾角l=-4°,切削刃具有足夠強度,可承受較大切削力沖擊,避免刀尖崩刃。可轉位車刀片選用菱形國標通用刀片,可保證切削過程中自動卷屑及曲線加工的平穩性,且易于實現刀具標準化、系列化,適合自動化生產中的仿形車削。刀具采用螺銷壓緊式結構,螺釘通過刀片沉孔夾緊刀片,結構簡單,零件少,定位精度高,刀刃轉位重復精度高,容屑空間大。根據被加工材料特點,并考慮切削過程中刀刃的磨損,采用TiC+Al2O3+TiN復合涂層刀片。這種刀片可減小切屑與刀具的摩擦,在切削高溫下仍可保持高硬度及良好的抗氧化性,從而可提高刀片使用壽命,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微調精鏜刀的保養:防止旋轉刻度盤用力過大造成精鏜刀損壞。深圳可調鏜刀報價
鏜頭的數字顯示屏可直接顯示出鏜刀滑塊的位移量,而不必通過調刀螺桿的轉動量來確定位移量。由于鏜桿直接安裝在鏜刀滑塊上,因此鏜頭的數顯讀數值可以真實反映出鏜刀的位移量,而不會受到螺桿空程誤差的影響。數顯鏜頭的這一特點使其可以更快速、更精密地調整鏜孔直徑,并可實現對加工偏差或刀具磨損的誤差補償。注意精鏜刀頭的調整,請勿過分用力(切莫旋轉刻度盤超出范圍);用紅漆封堵的地方不能拆動,否則會損壞微調裝置;定期保養,注潤滑油。深圳成型鏜刀廠家手工鉸孔時注意事項:鉸刀使用完畢,要清擦干凈,涂上機油,裝盒以免碰傷刃口。
模塊式鏜刀較先出現在歐洲市場,大約20年前日本大昭和精機株式會社(BIG)與瑞士KAISER公司進行技術合作,BIG-KAISER模塊式鏜刀一次出現在日本市場,并逐漸取代了一體式鏜刀的地位。現代鏜刀之所以能夠提供高精度和較大靈活性的另一因素是模塊式組合鏜刀的制造商也像其他的制造商那樣,已經投資了較好的生產加工工藝,以便充分發揮現代機床的加工能力。因此,模塊式組合鏜刀具有更高的精度,零件的組裝重復精度達到0.0127~0.0178mm是可以接受的。情況不再如此了。
螺紋差動式微調鏜刀的制作要點:刀頭體1及刀頭體聯接螺紋8選用35CrMoA材料,這種材料的強度和韌性較高(硬度為30-38HRC),材料淬火變形小,高溫下蠕變強度高,可在600℃溫度下長期工作。調節套6宜選用40Cr材料此材料含碳適中,綜合機械性能良好,淬透性好,熱變形小,熱處理調質硬度為260-290HBS。內螺紋導向套3選用20Cr材料,并在其內螺紋M27×1.5表面和內孔f20表面采用滲碳或滲氮,使其內表面硬度達55-58HRC;外圓表面不作滲碳或滲氮處理,其硬度為22-25HRC,與鏜刀桿2的硬度相近。新鏜刀桿的設計:為了減輕鏜刀桿的質量,解決圓柱形刀桿的問題。
單刃鏜刀切削部分的形狀與車刀相似。為了使孔獲得高的尺寸精度,精加工用鏜刀的尺寸需要準確地調整。微調鏜刀可以在機床上精確地調節鏜孔尺寸,它有一個精密游標刻線的指示盤,指示盤同裝有鏜刀頭的心桿組成一對精密絲桿螺母副機構。當轉動螺母時,裝有刀頭的心桿即可沿定向鍵作直線移動,借助游標刻度讀數精度可達0.001毫米。鏜刀的尺寸也可在機床外用對刀儀預調。雙刃鏜刀有兩個分布在中心兩側同時切削的刀齒,由于切削時產生的徑向力互相平衡,可加大切削用量,生產效率高。雙刃鏜刀按刀片在鏜桿上浮動與否分為浮動鏜刀和定裝鏜刀。浮動鏜刀適用于孔的精加工。它實際上相當于鉸刀,能鏜削出尺寸精度高和表面光潔的孔,但不能修正孔的直線性偏差。為了提高重磨次數,浮動鏜刀常制成可調結構。為了適應各種孔徑和孔深的需要并減少鏜刀的品種規格,人們將鏜桿和刀頭設計成系列化的基本件──模塊。使用時可根據工件的要求選用適當的模塊,拼合成各種鏜刀,從而簡化了刀具的設計和制造。通過簡單地調整切削速度和進給速度來改變切削力,就可解決問題。金華多功能鏜刀銷售公司
多刃鏜刀為提高鏜孔效率,在低到中等功率機床、非穩定工序或大直徑加工中。深圳可調鏜刀報價
刀具設計步驟如下:根據被加工零件材質及加工要求,刀片材料選用YG6硬質合金基體的新型復合涂層(TiC+Al2O3+TiN)刀片。根據被加工零件特點及切削參數,刀片緊固形式設計為螺銷壓孔式結構。可轉位刀片型式選用菱形國標通用刀片,刀尖角為55°,法向后角為7°,單面有V型斷屑槽,刀片厚度S=3.97,刀尖圓角半徑re=0.4±0.1mm;根據加工精度要求,刀片精度選用M級。確定可轉位刀片型號為DCMT11T304-V1。刀片切削刃長度Sa=ap/sinkrcosl=3/sin62.5°cos-4°=3.39mm;粗車時應滿足切削刃長度L≥1.5Sa=5.086mm,所選刀片的主切削刃邊長L≈11.6mm,可滿足切削要求。深圳可調鏜刀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