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微針又可稱為水溶性微針。可溶性微針是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例如載有藥物的各種聚合物和糖。主要的制備技術是微模塑法、熱壓、注塑成型和鑄造。使用時將微針插入皮膚后,發生溶解,釋放藥物。由于不溶性微針可能會留下廢物引起健康問題,可溶性微針已被普遍用于遞送疫苗。隨著微針的溶解和降解過程,包封的疫苗可以逐漸釋放并進入真皮,從而引起免疫反應。使用可溶性微針遞送的疫苗主要包括亞單位疫苗、多糖疫苗、滅活疫苗、重組疫苗、DNA 疫苗等。微針目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美容方面。南京固體微針定制
電極微針陣列結構應滿足以下特點:1)微針陣列高度應該大于15um小于300um。 根據皮膚的結構特點,如果微針陣列的高度小于10um則不能穿過絕緣角質層,從而無法正常提取電信號。如果微針陣列的高度大于300um,則會觸及到包含大量血管和神經的真皮層,會使人產生疼痛感。2)微針陣列的密度應當適中。如果微針陣列密度太小,就會導致電極的阻抗過大,影響提取的信號質量。如果微針陣列的密度太大,就會為微針陣列刺入皮膚充分跟體液接觸造成障礙,也會影響提取的信號質量;3)微針應該具有尖銳的針尖并且其表面要盡量平滑。平滑的表面使對皮膚的損傷降低到小;4)微針陣列的結構應該盡量簡單,這樣就可以避免繁瑣的工藝步驟,降低電極的制作成本。常州微針生產微針可進行局部位置的給藥。
由于硅加工技術的快速發展,早期微針的加工技術研究更多地圍繞硅材料展開。MEMS微針是直徑為幾十微米、長度在100μm以上的針狀結構。因為微針的尺寸小,在刺入皮膚中不易觸及痛覺神經而產生痛疼感,因此用這種MEMS微針來給藥具有無痛、可以自我給藥操作的技術優勢。由于微針需要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才能滿足其應用的安全性要求,所以微針的選材、結構設計及其相應的制備技術直接關系到微針的功效。MEMS微針從問世以來由于其顯而易見的技術優勢引起了研究人員的關注。
水凝膠微針是由水凝膠聚合基質制備而成,其制備方法與可溶性微針相似。通常由交聯態的水凝膠或者超溶脹聚合物制備而成,如羧甲基纖維素和支鏈淀粉等。水凝膠微針在給藥時,微針陣列在插入皮膚后會迅速吸收間質液,導致水凝膠腫脹,在凝膠內產生連續暢通的孔道,藥物通過組織液滲透和擴散進入皮膚組織內。藥物遞送完成后可以完好地從皮膚中取出,不存在針體殘留問題。此外,水凝膠微針還可以通過調節水凝膠纖維的交聯密度來控制藥物釋放速率。微針比傳統的注射給藥有比較多的優點。
微針作為透皮給藥的新型方式,微針透皮給藥具有微創、易制備、患者易用藥優點,在病癥、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對于病癥這一方面,微針主要還是通過遞送免疫檢查點的抑制劑來進行的,利用微針可以進行局部給藥的特點,只需相對較低劑量的藥物就能夠達到預期的治效果,同時還可以降低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的風險。微針透皮給藥與皮下注射相比,微針在遞送不同抗原或多肽時,表現出的皮膚滯留時間更長,自身反應性細胞增殖減少,進而誘導耐受。微針的主要材料包括硅、金屬和可溶性聚合物。北京硅基微針生產
隨著研究的深入,新型的微針也陸續被開發出來。南京固體微針定制
硅基微針是采用單晶硅材料加工制備而成,采用半導體光刻、刻蝕等加工工藝,頂端直徑可以達到幾十納米。硅微針一般長度在80~300um,主要穿刺表皮層,達到皮膚的真皮層,但不會刺到皮下組織,不會接觸到皮下組織的末梢神經,所以使用過程一般無疼痛感,并且不會有出血現象。硅微針也用來作為注塑模具,通過翻模注塑工藝,制備可溶性微針產品。目前我司生產的微針分為低晶微針、中晶微針、高晶微針和超高晶微針,其中低晶微針針高范圍在100um~120um,針間距為400um;中晶微針針高范圍在120um~180um,針間距為400um;高晶微針針高范圍在180um~250um,針間距為650um;超高晶微針針高范圍在250um~300um,針間距為650um;芯片尺寸可根據客戶要求定制。南京固體微針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