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產地范圍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平羅縣崇崗鄉、下廟鄉、前進農場;賀蘭縣金山鄉、暖泉農場;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新涇鎮,南梁農場、賀蘭山農牧場、農墾科研所、平吉堡奶牛場;銀川市金鳳區興源鄉;永寧縣望遠鎮、勝利鄉、增崗鄉、李俊鎮、銀川林場、黃羊灘農場、玉泉營農場;青銅峽市干城子鄉、立新鎮、大壩鎮、廣武鄉、樹新林場、連湖農場分場;中寧縣渠口農場、白馬鄉;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大河鄉、南傳鄉30個鄉鎮、農場、林場、科研所現轄行政區域。賀蘭山東麓產區的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土壤礦物質含量高,紅寺堡產區土壤富硒。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怎么保存
中國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He Lan Mountain)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這片土地,似乎是為了葡萄而存在的。寧夏獨特的風土條件賦予了賀蘭山東麓葡萄獨特非凡的氣質,造就了獨有的中國風味的葡萄酒。以銀川市為中心,沿賀蘭山東麓地帶,南北走向延伸,北起石嘴山,南至紅寺堡,是中國的優越葡萄酒產區之一。產區跨越北緯北緯37°43′00″—39°05′3″,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產區,夏季溫暖,冬天寒冷,這里的葡萄普遍采用埋土的種植方式越冬,以避免冬季的嚴寒和春季的干燥對葡萄產生損傷。寧夏走進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寧夏賀蘭山東麓的有害金屬元素均低于全國土壤的平均值,符合綠色有機認證對土壤環境的要求。
以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契機,與糧農組織、農業農村部共同合作開展“寧夏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園生態安全種植和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形成葡萄酒產業生態安全種植和資源循環利用發展模式。實施“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風格固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寧夏葡萄酒產區布局區域化、標準化生產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等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改善產區微生物多樣性,增強葡萄園生態服務功能,提升產區生態系統多樣性、功能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賀蘭山東麓產區戈壁灘上的砂土其中蘊含豐富的礦物質,有助于種植葡萄。賀蘭山東麓地區光能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葡萄的糖份可以充分積累,同時葡萄的酚類物質含量也比較高,有著發展葡萄種植的優越條件,為葡萄酒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自然基礎。賀蘭山東麓葡萄酒主要有白葡萄酒和紅葡萄兩大類。白葡萄酒呈近似無色,香氣濃郁,口感圓潤、協調;紅葡萄酒呈深紅色,口感醇厚、有較強的結構感、平衡協調。賀蘭山東麓葡萄酒,香氣芬芳,散發甘冽、甜蜜的香氣,入口絲滑不澀,甘甜如糖,淡淡的果香味兒和柔美的獨特韻味讓人意猶未盡。釀酒葡萄種植將賀蘭山東麓35萬畝荒地變成了綠洲,酒莊綠化及防護林建設大幅度提高了產區森林覆蓋率。
目前寧夏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占地面積58.3萬畝,超過中國種植面積1/3。現有酒莊和種植企業實體228家。生產葡萄酒1.38億瓶,占全國的近40%,綜合產值342.7億元,占全國的近40%;“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達301.07億元,位列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榜第9位。寧夏葡萄酒先后在品醇客、布魯塞爾、柏林等國際葡萄酒大賽中獲得1100多個大獎,占全國獲獎總數的60%以上。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在推介會上表示,山東開啟了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生產。通過組建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葡萄酒園區開發建設主體和產業集群培育平臺。重慶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服務熱線
賀蘭山東麓產區內有關葡萄酒的特色專業在數所高校開展,人才積累豐富。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怎么保存
葡萄酒已成為寧夏耀眼的“新興地標”和“紫色名片”,葡萄酒產業已成為寧夏擴大開放、調整結構、轉型發展、促農增收的重要產業。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原稱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是指利用產自特定區域的原材料,按照特定工藝在特定區域內所生產的產品。這類產品的質量、特色或聲譽取決于其原產地域特征,并且產品以原產地域名稱命名。2005年,“原產地域保護產品”改名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寧夏回族自治區位于中國的西北內陸,東鄰陜西,南接甘肅,西部及北部與內蒙古相連,疆域輪廓南北長、東西狹,呈十字形,處于黃河中游上段地區,總面積。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位于東經105°45'~106°47',北緯37°43'~39°23西靠賀蘭山,東臨黃河。山河相擁,形成一條南北走向的山河之廊。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怎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