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科研試劑的水解指物質與水發生復分解反應。這類試劑大多為具有共價鍵且鍵的極性又比較大的化合物。例如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以及有機酰基化合物(如酯、酰鹵、酰胺等)、過渡元素鹵化物如TiCl4、FeCl3、非過渡元素鹵化物如BeCI2、SnCI2、BiCI3等,都非常容易水解,它們或是電荷高、半徑小的陽離子化合物,或是非稀有氣體型陽離子的化合物。這類試劑易吸收水分而變質。氧化指由低價態試劑變為高價態試劑的反應。標準電極電位低的低價試劑(常以低、亞字命名,如硫酸亞鐵、亞硫酸鈉,活潑金屬如Na、K、Ca、Mg,活潑非金屬如P,以及強還原性有機試劑等)已被空氣中的氧氣和具有氧化性的雜質所氧化,從而使試劑變質。化學科研試劑中的強腐蝕類試劑的存放空間應選用抗腐蝕性的材料。過釕酸四丁基銨 CAS:96317-72-5
化學科研試劑中的指示劑主要是檢驗揮發性物質的性質,如酸堿性、氧化性或還原性等,使用時可先將所用試紙用蒸餾水潤濕,用玻璃棒將其懸空放在容器口或導氣管口上方,觀察試紙被熏后顏色的變化。使用時,一般用膠頭滴管滴入1~2滴試液于待檢洛液中,振蕩后觀察顏色的變化。使用試紙時,任何情況都不能將試紙投入或伸入待檢溶液中。只能用潔凈的玻璃棒將蘸取的待檢液滴在放于玻片上的試紙條中間,觀察變化穩定后的顏色。用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度時,試紙絕不能潤濕,滴上待檢液后半分鐘,應將其所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板)對照得出結果。不能用試紙直接檢驗濃硫酸等有強烈脫水性物質的酸性或堿性。2,4-二氨基-6-丁氨基-1,3,5-三嗪 CAS:5606-24-6化學科研試劑中的強腐蝕類試劑對人體皮膚、黏膜、眼、呼吸道和物品等有極強腐蝕性。
化學科研試劑中的有機試劑儲存要進行砂土的掩埋,以減少藥品的揮發。另外,碘單質要用棕色瓶進行保存,以減少藥品的質量損失。而對于在空氣中存放性質穩定的藥品,要按照藥品的基礎性質進行分類放置,可按酸堿鹽、單質和化合物進行有效地區分。易爆類試劑應放置在通風、遠離火源與強光的地方,采用防爆燈照明;與易燃、酸類、易被氧化等物質隔離存放。如C7H5N3O6、TNP、硝化纖維等。易燃類試劑因為燃燒情況較多,如白磷自燃,應存放在盛水的棕色廣口瓶中,水應將白磷全部浸沒;再將試劑瓶埋在盛硅石的金屬罐中;金屬鉀鈉遇水燃燒,應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溫、通風的地方;C4H10O乙醇高溫易燃,應避免日曬與隔離熱源、火源。
取用化學科研試劑時,對于固體類試劑,要遵循“三不”原則,即“不聞、不摸、不嘗”;具體說就是:不要去聞試劑的氣味,不能用手觸摸試劑,不能嘗試試劑的味道。節約原則,即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試劑;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按較少量(1~2mL)取用液體,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即可。較大量,液體不超過容器容積的1/3,固體不超過1/2。“三不一要”原則,即實驗用剩的試劑不能因為要“節約”而放回原試劑瓶,這樣做會污染試劑瓶中未使用的試劑。因此,用剩的試劑既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也不能隨意丟棄,更不能帶出實驗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化學科研試劑的管理應根據試劑的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和潮解性等不同的特點,以不同的方式妥善管理。
對化學科研試劑中的高純試劑或高純元素純度或雜質含量的檢驗,一般常用原子吸收光譜、原子發射光譜、色譜、質譜比色化學分析等方法進行測定。普通高純試劑則是指一些高純單質金屬、氧化物、金屬鹽類等,常用于原子能工業材料、電子工業材料、半導體基礎材料等,金屬單質的氧化物、用來配制標準溶液和作為標準物質,該類試劑常要求含量在4N-6N之間。超凈高純試劑是集成電路(IC)制造工藝中的專門化學品,用于硅片清洗、光刻、腐蝕工序中。光刻工藝是一種表面加工技術,在半導體電子器件和集成電路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在表面實現選擇性腐蝕,采用一類具有抗蝕作用的感光樹脂材料作為抗蝕涂層,稱為抗蝕劑,在化學科研試劑中也比較常見。化學科研試劑中的有機試劑可按分子中碳原子數目多少排列。4-碘-5-甲氧基-N-苯基煙酰胺 CAS:1087659-16-2
化學科研試劑中的有機小分子量化合物一般揮發性較強,包裝的密閉性要好,可以長時間保存。過釕酸四丁基銨 CAS:96317-72-5
化學科研試劑目前主要用于實驗室中,而實驗室中一般只貯存固體試劑和液體試劑,氣體物質都是需用時臨時制備。在取用和使用任何化學試劑時,首先要做到“三不”,即不用手拿,不直接聞氣味,不嘗味道。此外還應注意試劑瓶塞或瓶蓋打開后要倒放桌上,取用試劑后立即還原塞緊。否則會污染試劑,使之變質而不能使用,甚至可能引起意外事故。化學科研試劑在取用時,對于粉末狀試劑或粒狀試劑一般用藥匙取用。藥匙有動物角匙、也有塑料藥匙,且有大小之分。用量較多且容器口徑又大者,可選大號藥匙;用量較少或容器口徑又小者,可選用小號藥匙,并盡量送入容器底部。過釕酸四丁基銨 CAS:9631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