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5氣流流型的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1氣流流型的檢測,宜采用氣流目測法。2氣流目測法有示蹤線法、示蹤劑注人法,并應用圖像處理技術記錄和處理。示蹤線法所用纖維或示蹤劑的微粒都不應成為潔凈室(區)的一種污染源。3示蹤線法應為通過觀察放置在測試桿末端或氣流中細鋼絲格柵上的絲線或單根尼龍纖維等,直接目測得到氣流方向或因干擾引起的波動。4示蹤劑注入法,可采用純水噴霧或化學法生成的乙醇/正二醇等示蹤劑粒子的特性,在**度光源下進行觀察或做成圖像。5應采用圖像處理技術進***流目測,本法一般是與示蹤法結合,將在攝像機或膜上的粒子圖像等經技術處理得到氣流特性。6氣流目測的測點位置、儀器等,應根據潔凈室(區)的具體條件洽商確定。空氣過濾器的處理風量應小于或等于額定風量。江蘇微生物潔凈室檢測報告
6.1.5設有上技術夾層、下技術夾層的潔凈廠房的建筑平面、空間布局和構造,應滿足產品生產工藝、自動化運輸和公用動力設施安裝和維修的要求。6.1.6設有技術夾層、技術夾道的潔凈廠房,技術夾層、技術夾道的建筑設計應滿足各種風管和各種動力管線安裝和維修的要求。穿越樓層的豎向管線需暗敷時,宜設置技術豎井。技術豎井的形式、尺寸和構造應滿足風管、管線的安裝、檢修和防火要求。6.1.7對兼有一般生產區和潔凈室(區)的綜合性廠房,廠房的平面布局和構造處理,宜避免人流、物流運輸及防火方面對潔凈生產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實驗室環境潔凈室檢測規范性強對潔凈室的送風必須是有很高潔凈度的空氣。
6.3.4潔凈廠房技術夾層的墻壁和頂棚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且表面應平整、光滑。位于地下的技術層或技術夾層應采取防水或防潮、防霉措施。6.3.5當潔凈廠房設置外窗時,應采用雙層固定窗,并應有良好的氣密性,同時應采取防結露措施。6.3.6潔凈室(區)門窗、墻壁、頂棚、地面、樓面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1應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構造和施工縫隙應采取密閉措施;2頂棚以上的技術層或技術夾層宜設檢修通道,3潔凈室(區)不宜設窗臺;4當地面采用活動地板時,活動地板材質和支撐方式應根據電子產品生產工藝要求選擇。6.3.7用于電子產品生產的潔凈室(區)的墻板和頂棚,宜采用輕質壁板構造。
4.1.2潔凈廠房內當布置有精密設備和精密儀器儀表,若它們有防微振要求時,為解決防微振問題,在廠址選擇或已建工廠內的潔凈廠房場地選擇過程中,需要對周圍振源的振動影響作出評價,以確定該廠址或場地是否適宜建設。周圍振源對精密設備、精密儀器儀表的振動影響,是若干單個振源振動的疊加結果。這種疊加,目前還沒有系統的參考數據及實用的計算方法。因此,應立足于實測。過去有的工廠,由于建廠前沒有對周圍各類振源的振動影響進行實測,建成后發現對精密設備、精密儀器儀表影響很大,有的甚至難以工作,給生產、試驗帶來很大困難,這說明實測振源振動影響是非常必要的。充分利用回風量;選擇低阻力高效率的空調和凈化設備和可變風量的風機等入手。
8.2.1潔凈廠房內的給水系統應根據各種用途(包括工藝冷卻水)對水質、水溫、水壓、水量的要求確定,宜按生產、生活、消防分別設置的給水系統。8.2.2當設有危險化學品儲存和分配室時,應根據化學品的物理化學性能和人身安全的要求,設置緊急淋浴器和洗眼器,其給水管道應環形敷設布置。8.2.3給水管道的管材及附件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1給水系統的管材和附件的選用,應滿足生產工藝和系統工作參數的要求;2埋地管道應耐腐蝕,并應具有承受相應地面荷載的能力;3生產設備循環冷卻水給水和回水管道,應按生產工藝和水質要求,采用不銹鋼管、鋼塑管、塑料管等,不宜采用焊接鋼管;4閥門及附件應采用與管材相同的材質。管道與墻壁或樓板之間應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北京生物安全柜潔凈室檢測認真負責
干管應敷設在上、下技術夾層或技術夾道內。江蘇微生物潔凈室檢測報告
7.1.1潔凈廠房內各潔凈室(區)的空氣潔凈度等級,應根據電子產品生產工藝特點和潔凈室型式確定。7.1.2氣流流型應根據各潔凈室(區)空氣潔凈度等級和電子產品工藝特點的不同要求選用。7.1.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凈化空調系統宜分開設置:1運行班次或使用時間不同;2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物質對其他工序、設備交叉污染,對產品質量或操作人員健康、安全有影響;3對溫、濕度控制要求差別大;4潔凈室(區)內工藝設備發熱相差懸殊;5凈化空調系統與一般空調系統,6系統風量過大的凈化空調系統。江蘇微生物潔凈室檢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