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道穩定性系數分析成果,工程河段橫、縱向定性較好,自然演變情況下,河道橫、縱向不會發生大的變形,故工程段河道整體屬于穩定河道,同時本工程采用大開挖+平衡壓袋穩管的方式穿越河床,因此工程的實施對河道的穩定無影響。經以上分析認為,工程建設基本保持了原有河谷、河床地層的組成與結構,沒有改變河流地質地貌。工程建設對河流水文泥沙情勢和河道特性引起的改變不大,河流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將形成新的平衡狀態,因此工程建設對所在河道的河勢穩定無影響。
縱向上,年內沖淤變化雖不能達到平衡,但就較長時期的平均情況而言,基本上是平衡的。宜賓橋梁行洪論證怎么做
依據國家計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水政[1992]7號),對于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下簡稱建設項目),應進行防洪評價,編制防洪評價報告。為適應防洪評價報告編制工作的需要,規范編制方法,保證編制質量,特制訂本導則。1.2本導則適用于全國河道管理范圍內大、中型及對防洪有較大影響的小型建設項目防洪評價報告的編制工作。1.3防洪評價報告應在建設項目建議書或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批準后、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批準前由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編制單位進行編制。1.4評價報告內容應能滿足《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查內容的要求,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概述2基本情況3河道演變4防洪評價計算5防洪綜合評價6防治與補救措施1.5防洪評價報告中的各項基礎資料應使用***數據,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資料要經相關水文部門認可。建設項目所在地區缺乏基礎資料時,建設單位應根據防洪評價需要,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勘測、水文等部門進行基礎資料的測量和收集。資陽橋梁行洪論證評價對各涉河建筑物基礎沖刷深度進行分析,判斷基礎埋深是否滿足相應規范要求。
混凝土養護(1)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灑水養護,并保持暴露面持續濕潤,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2)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采取帶模包裹、澆水。通過噴淋灑水措施進行保濕、潮濕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至失水干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筑24~48h后略微松開模板,并繼續澆水養護至拆模后。(3)在任意養護時間,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溫度,二者間溫差不得大于15℃。
河道基本情況建設項目所在河段的河道基本情況包括以下內容:1建設項目所在區域的自然地理、河流水系、水文氣象、社會經濟和工程狀況。2河道概況。3水文、泥沙、氣象特征。4河道邊界條件。5地形、地貌、河道地質情況。6現有防洪(排澇)標準及相應的洪峰流量、洪峰水位(潮位)。
現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設施情況3. 3. 1現有水利工程情況包括河道、堤防、水庫、涵閘、泵站等水利(防洪)工程的位置、規模、設計標準、設計水位、功能、特點及運用要求等基本情況。3. 3. 2其它設施情況包括橋梁、碼頭、港口、取水、排水、航道整治等設施的位置、規模、設計標準、設計水位、功能、特點及運用要求等基本情況。 本工程評價河段范圍內無相關采砂規劃。
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防洪形勢不同,對防洪的要求也不同,對壅水、沖刷、河勢等的影響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如淮河干流,其防洪標準低,但防洪任務重;河道比降*萬分之零點三;壅水1cm對山區河道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但對淮河干流的影響則較大。這種情況是否需要采取斷面補償措施,補償效果如何,同樣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應研究土地和社會經濟的科學規劃與布局,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處理好防洪與建設項目的關系,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河道建設項目的增加,但是河道灘涂的開發利用也應服從防洪的要求,須通過科學的論證。不能只圖眼前利益而盲目占灘,縮小行洪斷面,影響防洪大局。 防洪評價的法律基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等。資陽橋梁行洪論證評價
防洪評價的主要工作包括洪水位計算、沖淤計算、滲流分析、邊坡穩定性分析、河床演變分析等。宜賓橋梁行洪論證怎么做
據相關資訊報道表明經常有些人會容易弄混防洪影響評價與普通的洪水評價,現在就防洪影響評價與洪水評價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作簡要闡述:1.適用范圍不同防洪影響評價與洪水評價的區別主要表現在這兩者適用范圍不同上。防洪評價主要適用于全國河道管理范圍內大、中型及對防洪有較大影響的小型建設項目;而洪水評價主要適用于非防洪建設項目受洪水影響的強弱,相對而言防洪評價界定的范圍要更廣些。2.法律依據的明確度不同防洪影響評價與洪水評價所憑借的法律依據略有不同。因為防洪評價所包含的單項涉河工程要廣,像高速公路項目的多座跨河橋梁、河道斷面補償以及防滲處理等,這些不同的工程都有固定的法律依據;而洪水評價所包含的項目類型較少,其法律依據并不是特別明確。3.評價報告編制標準不同防洪影響評價與洪水評價所采用的評價報告編制標準是不同的。而其具體的區別主要表現為審查主體、管理目標和評價報告結構及編制內容等方面上的微小差異,但是現在某些機構正逐步將這兩者的評價報告與編制標準進行高效整合,使這兩者能夠同步發展。據相關信息反饋防洪影響評價已逐步取代普通的洪水評價成為發展的主流趨勢,特別是那些必須防洪評價的項目更是成為重點考察對象。宜賓橋梁行洪論證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