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科生產制備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拉伸強度為2000MPa,彈性模量為105GPa,而聚丙烯纖維的拉伸強度為350MPa,彈性模量為3-5GPa。這兩種纖維價格相差10倍之后,這兩種纖維本不具備可比性,但是由于這兩種纖維在外觀上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有可能出現以假亂真的情況。 即使是纖維界的老手,在面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和聚丙烯纖維的時候,在沒有專業儀器的情況下,也是無法分辨出來的。 下面總結一下分辨方法: 一、價格分辨。聚丙烯纖維的價格是每噸8000-12000元。低于8000元的,基本就是摻東西的,可以摻水、工業鹽、滑石粉、玻纖、聚酯纖維、廢絲等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價格是每噸8-13萬,低于這個價格的,那也有可能不純。 二、差示掃描量熱儀(DSC測試),可以直接測試這兩種纖維的熔融溫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熔融溫度是130度左右,聚丙烯的熔融溫度是165度左右。 三、直接澆筑在高延性混凝土ECC中。如果混凝土展示出了很高的韌性,那就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如果高延性混凝土直接斷掉,那就是聚丙烯纖維。時科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使高延性混凝土的彎曲性能達到一類及以上。浙江可取代聚丙烯纖維灌漿料纖維
纖維和水泥基料(水泥石、砂漿或混凝土)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水泥石、砂漿與混凝土的主要缺點是:抗拉強度低、極限延伸率小、性脆,加入抗拉強度高、極限延伸率大、抗堿性好的纖維,可以克服這些缺點。 所用纖維按其材料性質可分為:①金屬纖維。如鋼纖維(鋼纖維混凝土)、不銹鋼纖維(適用于耐熱混凝土)。②無機纖維。主要有天然礦物纖維(溫石棉、青石棉、鐵石棉等)和人造礦物纖維(抗堿玻璃纖維及抗堿礦棉等碳纖維)。③有機纖維。主要有合成纖維(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尼龍、芳族聚酰亞胺等)和植物纖維(西沙爾麻、龍舌蘭等),合成纖維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的熱環境中。 所用纖維按其材料性質可分為:①金屬纖維。如鋼纖維(鋼纖維混凝土)、不銹鋼纖維(適用于耐熱混凝土)。②無機纖維。主要有天然礦物纖維(溫石棉、青石棉、鐵石棉等)和人造礦物纖維(抗堿玻璃纖維及抗堿礦棉等碳纖維)。③有機纖維。主要有合成纖維(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尼龍、芳族聚酰亞胺等)和植物纖維(西沙爾麻、龍舌蘭等),合成纖維混凝土不宜使用于高于60℃的熱環境中。浙江可取代聚丙烯纖維灌漿料纖維時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纖維具有超高的性價比。
高級工程師是中國專業技術職稱工程類中的高級職稱。高級工程師在工程界為技術能手。高級工程師原分為兩級三類:高級工程師(副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正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正高)。高級工程師對應于教育類副教授,研究類副研究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對應于研究類研究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對應于教育類教授。2019年2月1日起增設正高級工程師,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 殷石博士獲得《浙江省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此證表明持證人具備擔任相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任職資格。資格名稱:正高級工程師。專業名稱:材料工程(產品與技術開發)。取得資格時間:2023年03月31日。評委會名稱: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
纖維的用量在學術界,有一個很標準的參數,叫體積分數。用通俗但不太準確的解釋,就是纖維的根數。不同類型纖維增強能力的對比,都是基于在同等體積分數下的對比,也就是說在相同根數下(如果纖維的尺寸一樣)。那么在同樣2%的體積分數下,每立方的UHPC,鋼纖維是156kg,時科纖維是18kg,聚甲醛纖維是28kg,聚乙烯醇纖維是26kg。在體積分數(根數)相同的情況下,時科纖維的重量是極小的。如果幾種纖維每噸的價格一樣,那么時科纖維無疑就具有了極高的性價比。時科纖維:混凝土抗裂、增韌體系的科技先行者。
大體積混凝土對施工性的要求是極高的,很多纖維在這類工程中是無法使用的。因為常規微米級的毛毛狀的纖維會嚴重降低混凝土的流動性,這對后期的泵送是十分不友好的。時科纖維兼具好的施工性、不影響流動性、不堵泵,還要有較強的抗裂效果。 此外,纖維的分散性也是一個重要指標。纖維倒在攪拌站里,需要均勻分散,如果分散不均勻,也就起不到拉結的效果,如果發生了成團現象,還會有負面的效果。時科纖維做過專門的抗靜電處理,讓纖維在攪拌過程中,不會因為摩擦而產生靜電,導致纖維的抱團。灌漿料加一點纖維就有很明顯的改善。浙江可取代聚丙烯纖維灌漿料纖維
時科高性能聚烯烴纖維體系成功應用于各類混凝土和特種砂漿工程中。浙江可取代聚丙烯纖維灌漿料纖維
加入纖維后無疑會提高灌漿料的成本,但是其實即使每噸加1kg纖維,就會比沒加的素灌漿料,綜合性能要好很多。無論是抗裂性能,還是數據的穩定性都會有不一樣的改善。而1kg時科灌漿料纖維,大概提高每噸灌漿料成本30-40元。因此,灌漿料剛度太大,膠凝材料用量又太大,收縮還大,開裂風險非常大。一點點纖維的改變,會讓灌漿料有不一樣的提升。 如果讓纖維具有了很高的流動性和分散性,那么其抗裂效果就一定不好。為了平衡施工性和抗裂性能這兩個指標,時科研發團隊需要在保證施工性的前提下,對材料進行研發,通過各種可行手段提高纖維的抗裂纖維。時科團隊從纖維強度和纖維界面兩個角度入手,把纖維的拉伸強度做到600-1000MPa,彈性模量做到10-15GPa,并對纖維進行化學腐蝕刻痕處理,讓纖維與灌漿料的粘結力有了2.5倍的提升。浙江可取代聚丙烯纖維灌漿料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