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偶聯劑(PC-1)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 特性:PC-1是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用于填充或增強聚丙烯,作為高分子偶聯劑可以大幅度提高填充或增強聚丙烯的機械力學性能及耐熱性能。由于聚丙烯分子鏈上引入了極性基團,也提高了聚丙烯的著色能力。 PC-1的主要性能★性能★指標PC-1-1PC-1-2PC-1-3外觀無色或淡黃色顆粒無色或白色顆粒無色或淡黃色顆粒接枝率g/10min熔融指數(g/10min)≥100≥50≥20基體樹脂PPPPPP 用途:PC-1-1主要用于聚丙烯的填充或增強,作為玻纖增強PP p填充PP(滑石粉 p碳酸鈣 p氫氧化鋁 p氫氧化鎂 p木粉 p云母 p硅灰石)的改性劑,建議添加量(相對于PP)。PC-1-2主要用于改善丙綸纖維的著色能力。PC-1-3主要用于改善、填充聚丙烯著色能力,尤其是用于可漆汽車保險杠料制備?!?0%玻纖增強PP的性能添加量(PC-1)拉伸強度(MPa)彎曲強度(MPa)缺口沖擊強度(KJ/m2)熱變形溫度()℃0%0101355%0% 使用方法:與PP混合造粒。 包裝及儲運:以紙塑復合袋內襯塑料袋包裝,每袋凈重25KG;防日曬、雨淋、受潮。ST-2 用于PE、PP及其改性材料的相容劑與增韌劑。湖州環保相容劑VtecPCA EX725
在制備不相容聚合物合金時,由于兩相界面的界面張力過大,少數相尺寸偏大,合金材料的各項性能都很差,此時,相容劑的加入是必須的。一般來說,主要的界面相容劑有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無機納米粒子或Janus粒子。無論使用何種相容劑,其實現增容的前提是相容劑必須能穩定存在于不相容體系的兩相界面上,而判斷增容效果的標準一般是少數相尺寸的大小。施德安教授認為:“很多情況下不僅要關注少數相的尺寸,而且還要關注其形狀。如何控制合金相形態結構也是高分子合金制備過程中一個相當重要的環節。”在通常情況下,不相容體系或部分相容體系中的少數相都是以顆粒狀分散于連續相中,形成所謂的“海島”結構。目前已經實現商品化的聚合物共混體系大多都具有這種結構,比如常見的橡膠增韌塑料體系就是其典型。施德安教授介紹,在聚合物合金加工過程中,聚合物共混體系中的分散相在一定階段會形成拉長的纖維狀或層狀結構,然而,這種熱力學不穩定結構通常壽命很短,隨著混合過程的進行,拉長結構會發生破裂或者回縮,形成海島結構;但如果這種拉長的熱力學不穩定結構存在的時間能夠被延長,其在加工過程中會發生聚并而在原來的連續相中形成另外一個三維的連續相。紹興環保相容劑供應馬來酸酐接枝相容劑可改善無機填料與有機樹脂相容性。
非反應型相容劑非反應型相容劑是指那些本身并不含反應基因,在聚合物的混煉過程不參加化學反應的共聚物。從結構上看,非反應型相容劑大多為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或無規共聚物,如EAA、EEA、EVA、CPE、SEBS等。但這類相容劑所要加入量較大。反應型相容劑反應型相容劑主要通過自身的反應基團在混煉時同原料聚合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化學鍵提高相容性。一般是大分子型的,其活性官能團可以在分子的末端,也可以在分子的側鏈上。其大分子主鏈可以和共混體系中的至少一種高分子基體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在不同的情況下,其大分子主鏈應和共混體系中的至少一種高分子基體有較好的相容性。這類相容劑優點是作用效率高、所要加入量少,缺點是副反應較大,對混煉條件要求相對較高。
而且具有不對稱結構的共聚物相容劑很容易在其長鏈的一相中形成膠束而失去增容的作用,這也是影響共連續結構形成的因素之一。實踐證明,只用單一不對稱結構相容劑,需要在高溫(玻璃化溫度或熔點以上)長期退火才能得到具有共連續結構的產物,沒有實際應用價值。施德安教授提出將具有對稱和不對稱結構的共聚物增容劑并用,一定含量的對稱結構相容劑分子存在于兩相界面處,有利于界面應力的傳遞,使得少數相粒子容易被拉長,而界面處不對稱結構的相容劑分子又能有效穩定這種拉長的少數相粒子,從而在加工過程中成功得到了具有共連續結構的聚合物合金。無論是形成海島結構還是共連續結構,相容劑分子都必須處于兩相界面處,才能起到相應的增容作用。因此,很多相容劑失效的事例其實可能并不是相容劑分子本身不適合,而是由于其分子結構與相應的基體不匹配(如分子量差異懸殊)或者加工條件選擇不合適(強剪切將相容劑分子從兩相界面處拉出)等因素造成的。對于相容劑的生產廠家而言,一方面要根據客戶的需要設計出不同結構的,適應不同體系的相容劑,另一方面還必須培養一批業務過硬的技術服務人員,能幫助客戶解決相容劑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同樣的相容劑產品時。相容劑又稱增容劑。塑料共混、改性、合金的關鍵是解決不同聚合物的相容性。
1乙丙橡膠(EPR)改性PP為了改善PP的抗沖性能,人們很早就采用橡膠與PP共混。由于EPR與PP相容性良好,所以成為增韌PP中常用的橡膠品種。用EPR與PP共混可以改善PP的沖擊強度、低溫脆性。當EPR含量為20%時,PP/EPR共混物的缺口沖擊強度比純PP高10倍,脆化溫度比純PP下降4倍之多。2三元乙丙橡膠(EPDM)改性PPEPDM對PP的增韌與EPR相似,隨著EPDM含量的增加,體系沖擊強度有較大的提高。當EPDM含量為20%時,PP/EPDM共混物的缺口沖擊強度比純PP高4倍左右,耐低溫性能有所改善。3PP/BR共混體系順丁橡膠(BR)具有高彈性、良好的低溫性能(玻璃化溫度為-110℃左右)和耐磨性、耐撓曲性等優良特性。而且它的容度參數與PP相近,實踐證明,它們的相容性較好,增韌效果明顯。以國產容體指數;15(質量比)共混,所得PP/BR共混物的常溫沖擊強度比純PP高6倍,脆化溫度下降4倍。同時該共混物比PP、PP/LDPE、PP/EVA等的擠出膨脹比都小,成型后尺寸穩定性較好。4PP/SBS共混體系SBS具有高彈性、耐低溫性等特點,同時它兼具有硫化橡膠和熱塑性的優良性能。研究表明,PP/SBS體系的沖擊強度、斷裂伸長率隨著SBS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SBS含量在10到15份時,共混物的綜合力學性能。正確地選用相容劑,充分發揮不同組分的性能,防止產品在 終使用過程中失效是很重要的。常州低成本相容劑直銷
使體系 終形成具有宏觀均勻微觀相分離特征的熱力學穩定的相態結構。湖州環保相容劑VtecPCA EX725
相容劑又稱增容劑,是指借助于分子間的鍵合力,促使不相容的兩種聚合物結合在一體,進而得到穩定的共混物的助劑。廣泛應用于塑料合金、聚合物改性、回收廢塑料、填料與塑料的偶聯、極性樹脂的增韌、改善塑料的性能。萬豐自行研發生產的PPO相容劑是一種理想的相容劑。一、為什么要加入相容劑通俗來講就像兩個毫無相干的人,如A與C,如何能拉到一起?其中,可能需要一個“連接載體”B,而B與A關系不錯,與C的關系也不錯。因此通過B,A與C就能認識并成為好朋友。因此,相容劑也像一座橋,連接沒有關聯的兩座“島嶼”。回到高分子領域,簡而言之,就是在制造高分子合金時,如果兩種材料是不相容的,我們可以加入第三種成分,它既可以和第一種材料相容,又能與第二種材料相容,我們稱之為相容劑,它是相容化技術的關鍵。二、相容劑的作用相容劑的主要作用:降低兩種聚合物之間的表面張力,促進相的分散,阻止分散相的聯并;增加界面層的厚度,增加相間的粘結力,改善熱穩定性,增加應力傳遞效率;降低分散相的粒徑,形成穩定相結構,為材料提供均一穩定的性能。因此,在添加相容劑后,對于原本不相容的體系導致缺口沖擊性能上的劣化,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湖州環保相容劑VtecPCA EX725
上海孚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是化工,擁有一支專業技術團隊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公司業務分為阻燃劑,塑料助劑,加工助劑,穩定劑等,目前不斷進行創新和服務改進,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公司注重以質量為中心,以服務為理念,秉持誠信為本的理念,打造化工良好品牌。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持續創新,不斷鑄造***服務體驗,為客戶成功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