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對策:在實際使用中,對環境中的透明介質,特別是表面接近鏡面的透明介質,需要做特殊處理,避免產生不穩定或錯誤的測量結果。具體的處理方式可以是對介質表面做漫反射半透明處理,降低透明度和反射能力,或者在處理測量數據時對這些位置做屏蔽。當雷達對鏡面目標進行測量時,需要注意!!只當目標表面與入射激光垂直時才能有效測量,如果激光入射角不垂直,其漫反射率很低,導致無法有效測量,實際測量到的結果是鏡面反射光路上的鏡像目標距離,雷達投射在鏡面目標產生了全反射,全反射光投射在目標,雷達實際測試出距離是虛線邊框目標距離。港口作業借助激光雷達引導裝卸,提升集裝箱操作準度。廣東覓道Mid-360激光雷達供應
反射率,反射率是指物體反射的輻射能量占總輻射能量的百分比,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20%,表示物體接收的激光輻射中有20%被反射出去了。不同物體的反射率不同,這主要取決于物體本身的性質(表面狀況),如果反射率太低,那么激光雷達收不到反射回來的激光,導致檢測不到障礙物。激光雷達一般要求物體表面的反射率在10%以上,用激光雷達采集高精度地圖的時候,如果車道線的反射率太低,生成的高精度地圖的車道線會不太清晰。旋轉掃描鏡激光雷達,作為頭一款量產的L3級別自動駕駛的乘用車——奧迪A8上搭載的激光雷達就是旋轉掃描鏡激光雷達。與機械旋轉激光雷達不同的是,其激光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是不動的,只有掃描鏡在做機械旋轉。激光單元發出激光至旋轉掃描鏡(Mirror),被偏轉向前發射(掃描角度145°),被物體反射的光經光學系統被左下方的探測器接收。優點:可車規,壽命長,可靠度高。缺點:掃描線數少,掃描角度不能到360度。安徽測繪激光雷達城市規劃憑借激光雷達獲取空間數據,輔助科學規劃。
LiDAR還能夠用于確定測量目標的速度。這可以通過多普勒方法或快速連續測距來實現。例如,可以使用LiDAR系統測量風速和車速。另外,LiDAR系統能夠用于建立動態場景的三維模型,這是自動駕駛中會遇到的情形。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通常使用的是掃描的方式。LiDAR 技術中的挑戰,在可實現的LiDAR系統中存在一些眾所周知的挑戰。這些挑戰根據LiDAR系統的類型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示例:隔離和抑制發射光束的信號——探測光束的輻射亮度通常遠大于回波光束。必須注意確保探測光束不會被系統自身反射或散射回接收器,否則探測器將會因為飽和而無法探測外部目標。
測距精度:激光雷達對同一距離下的物體多次測試所得數據之間的一致程度,精度越高表示測量的隨機誤差越小。多傳感器標定:將多傳感器得到的各自局部空間坐標下的測量數據轉換到一個統一的空間坐標系的過程。可靠性:一般指產品可靠性,是組件、產品、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無故障地執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安全性:產品在使用、儲運、銷售等過程中,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免受傷害或損失的能力或可能性,包括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激光安全等。激光雷達在環境監測中用于監測大氣污染物的濃度。
激光雷達的市場概況:全球市場概況,激光雷達過去用于工業測繪、氣象監測等領域,未來車載領域將成為較重要細分。氣象監測、地形測繪與車載、機器人領域對激光雷達的技術要求不同,分屬不同細分市場。下游需求刺激行業快速發展,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百億美元。受益于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需求,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期。據Velodyne預測,2022年智能駕駛將占總市場規模的60.5%,成為激光雷達產業較大的增長極,工業、無人機、機器人領域各占比24.4%、8.4%、4.2%。激光雷達通過發射激光束,精確測量目標距離,是自動駕駛的關鍵傳感器。安徽測繪激光雷達
覽沃 Mid - 360 探測距離 可為10cm,小盲區配合小巧體積,輕松實現無盲區覆蓋。廣東覓道Mid-360激光雷達供應
泛光面陣式(FLASH),泛光面陣式是目前全固態激光雷達中較主流的技術,其原理也就是快閃,它不像 MEMS 或 OPA 的方案會去進行掃描,而是短時間直接發射出一大片覆蓋探測區域的激光,再以高度靈敏的接收器,來完成對環境周圍圖像的繪制。我們以目前較為成熟的車載 MEMS 式激光雷達為例,講解其關鍵的硬件參數。這主要是因為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不能做在一起導致的,此方案本身便存在小量的誤差。現在很多方案,都是向著共軸努力。激光雷達的測距精度,隨著距離的變化而變化。廣東覓道Mid-360激光雷達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