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常綠映山紅初都來自于亞洲。除了塔詩洛映山紅(R.tashiroi,它有自己的副系列),它們都屬于奧波圖斯穆映山紅(Obtusm)的副系列。根據皇家園藝協會的映山紅手冊,副系列包含四十個品種,其中二十四個品種不被栽培。剩下的十六個品種中,大約有一半被普遍用于雜交。主要的有:牧珂洛娜圖姆映山紅(R.mucronatum,意譯為白花映山紅)、麗娜日芙麗幕映山紅(R.linearifolium)、印蒂卡映山紅(R.indicum,意譯為藍花映山紅)和卡木普菲日映山紅(R.kaempferi)。選好種植土壤以后還要把土壤進行修正,耙細,讓土壤更加疏松。福建精品映山紅生產基地
若想春節見映山紅,可于1月或春節前20天將盆花移至20℃的溫室內向陽處,其他管理正常,春節期間可觀花。若想“五一”見花,可于早春萌動前將盆移至5℃以下室內冷藏,4月10日移至20℃溫室向陽處,4月20日移出室外,“五一”可見花。因此,溫度可調節花期,隨心所愿,四時開放,另外,花后即剪的植株,10月下旬可開花;若生長旺季修剪,花期可延遲40天左右;若結合扦插時修剪,花期可延遲至翌年-2月。因此,不同時期的修剪,也影響花期的早晚。福建精品映山紅生產基地映山紅高山冷涼地帶多在7~8月開放。
要把映山紅老樁盆景養護好土壤是首要問題,因為映山紅老樁對土壤的要求很高,一般要選擇土質疏松透氣,里面具有一定養分的微酸性土壤,建議可以用腐葉、田園土、沙土進行配置,可以在土壤里加入一些有機肥,促進老根生長。把土壤準備好之后就要將映山紅老樁栽種進去,一般選擇在春秋兩季進行種植,栽種的時候動作盡量要輕,避免傷害老樁的枝葉與花苞,種好之后用土覆蓋好下層根系為它澆透水,將盆土放在陰涼通風的環境中,等植株適應即可。
比起大多數人來,比利時根特的種植者們對映山紅分類的怪異之處更了然于心。因為他們除了培育抗寒能力強的落葉映山紅雜交種外,還在印蒂卡映山紅(R.indicum,意譯為藍花映山紅)基礎上培育了一系列的常綠雜交映山紅。這些映山紅現在仍被認作是比利時印蒂卡雜交映山紅。它們抗寒能力不強,很多都不能抵抗霜寒。它們葉片較大,花朵艷麗、碩大,通常重瓣。花色繁多,從鮭魚紅到品紅到富麗的紫羅蘭色,富于變化。根特映山紅的顏色則為黃色、焰紅等。這兩類映山紅都有白色品種。更重要的是,這兩類雜交都傾向于培育出擁有考究的完美花型,花朵為重瓣或疊瓣的映山紅,以迎合19世紀華麗風尚(這一時期女士的穿著和飾物就是很好的說明)。映山紅又名杜鵑、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
事實上,人們對前面的兩種牧珂洛娜圖姆杜鵑(R.mucronatum,意譯為白花杜鵑)和麗娜日芙麗幕杜鵑(R.linearifolium)是否真的是常綠杜鵑品種存在懷疑。它們在日本已經栽培了三百多年,野生的已無可尋覓了。但是常綠雜交杜鵑是完全是人工的。它們的譜系不再只是現在還能在野外找到的原始母本了。常綠杜鵑偶爾也會被叫做日本杜鵑。這有些誤導性,因為并非所有的原生母本杜鵑都來自于日本,也并非所有的雜交品種都在日本培育。這也容易引起混亂,因為它易引發人們對日本杜鵑(R.japonicum)的誤會。它實際上是一種落葉杜鵑,是露特幕杜鵑R.luteum的副系列。在選好土壤以后,等到春天就可以準備進行映山紅種植了。福建精品映山紅生產基地
映山紅的花朵顏色豐富,有粉色、白色和紅色等多種顏色。福建精品映山紅生產基地
映山紅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映山紅專類園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映山紅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于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映山紅栽植地土壤板結,堿性嚴重,所以必須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映山紅苗長得很慢,5-6月份才長出2-3片真葉,這時在室內做初次移栽,株行距2-3厘米,苗高2-3厘米(大約11月份),大苗移栽在10厘米盆中一株,小苗栽三株。福建精品映山紅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