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罐的使用指南
一、準備工作檢查設備確認發酵罐完整性:檢查罐體、密封圈、閥門、管道、攪拌槳、傳感器(溫度、pH、溶氧等)是否完好。測試氣密性:關閉所有閥門,注入壓縮空氣或惰性氣體,保壓測試是否漏氣。校準傳感器:確保pH計、溫度探頭、溶氧電極等讀數準確。清潔與滅菌清洗:用清水沖洗罐內殘留物,頑固污漬可用中性洗滌劑或75%酒精擦拭。滅菌:高壓滅菌(小型玻璃罐):121℃、30分鐘(液體培養基需適當縮短時間)。在線滅菌(SIP)(工業罐):通蒸汽至罐內溫度≥121℃,維持20-30分鐘。化學滅菌:用2% NaOH或過氧乙酸浸泡管路,滅菌后需用無菌水徹底沖洗。 滿足奈腐蝕的攪拌罐。貴州攪拌攪拌罐/發酵桶圖紙
四、安全與應急措施壓力安全發酵罐工作壓力嚴禁超過設計壓力(一般為0.3-0.5 MPa),超壓時立即停止加熱/通氣。安全閥每年校驗一次,爆破片更換周期不超過2年。防爆與防火乙醇、bing同等易燃產物發酵時:罐體接地防止靜電,使用防爆電機和EXd II BT4等級電器。充氮氣維持微正壓,排氣口連接阻火器。高溫區域(如蒸汽管道)加裝隔熱層,避免人員燙傷。應急處理預案染菌處理:立即停止發酵,取樣鑒定污染源(細菌/噬菌體)。徹底清洗罐體(1% NaOH + 0.1% SDS浸泡12小時),更換過濾器。工業攪拌罐/發酵桶定制發酵罐需嚴格滅菌與氣體交換(如通入無菌空氣),攪拌罐更關注溫度與剪切力控制。
③槳式攪拌器 有平槳式和斜槳式兩種。平槳式攪拌器由兩片平直槳葉構成。槳葉直徑與高度之比為 4~10,圓周速度為1.5~3m/s,所產生的徑向液流速度較小。斜槳式攪拌器(圖4)的兩葉相反折轉45°或60°,因而產生軸向液流。槳式攪拌器結構簡單,常用于低粘度液體的混合以及固體微粒的溶解和懸浮。④錨式攪拌器 槳葉外緣形狀與攪拌槽內壁要一致(圖5),其間jin有很小間隙,可delete附在槽壁上的粘性反應產物或堆積于槽底的固體物,保持較好的傳熱效果。槳葉外緣的圓周速度為0.5~1.5m/s,可用于攪拌粘度高達 200Pa·s的牛頓型流體和擬塑性流體(見粘性流體流動。唯攪拌高粘度液體時,液層中有較大的停滯區。
二、使用原理機械能傳遞:電機驅動攪拌槳旋轉,將機械能轉化為流體動能,形成流動、剪切和湍流。混合機制:對流混合:槳葉推動流體大范圍循環。剪切混合:高速區域產生剪切力,分散顆粒或液滴。擴散混合:分子級均勻化,適用于低粘度流體。影響因素:槳葉類型、轉速、物料粘度、罐體形狀、擋板設置等。-------------------------------------------------------------------------------------------------------------------------發酵罐的缺點有哪些?
過濾器完整性空氣過濾器:每次滅菌后檢查疏水性(通氣阻力是否正常),0.22 μm濾芯每批次滅菌后需測起泡點(≥0.3 MPa)。排氣過濾器:定期更換(防止冷凝水堵塞),避免發酵液倒吸污染。二、滅菌與防污染關鍵點滅菌參數精細控制在線滅菌(SIP):確保蒸汽穿透所有死角(如取樣閥、補料管路),需監測滅菌冷點溫度≥121℃并維持30分鐘。液體培養基滅菌:避免過熱導致碳源焦化(如葡萄糖在>115℃易分解,需分開滅菌或使用過濾除菌)。滅菌后冷卻:緩慢降溫(避免負壓倒吸污染),冷卻時保持罐內正壓(通無菌空氣或氮氣)。高粘度物料(如樹脂)需搭配錨式或螺旋帶式攪拌器,避免底部沉積。黑龍江發酵攪拌罐/發酵桶
如何選擇發酵罐的容量。貴州攪拌攪拌罐/發酵桶圖紙
四、攪拌槳分類及作用攪拌槳的設計直接影響混合效率,常見類型如下:
類型 結構特點 作用 適用場景
槳式 平直葉片(2~4片) 產生徑向流,溫和混合 低粘度液體(如溶液配制)
渦輪式 多葉片(類似離心泵葉輪) 高剪切力,分散氣/液、固/液 氣液反應、乳化(如發酵罐)
推進式 螺旋槳狀(3葉片) 強軸向流,大流量循環 低粘度液體快速混合(如廢水處理)
錨式 輪廓貼合罐壁(帶刮板) 貼近罐壁攪拌,防止結垢,強化傳熱 高粘度物料(如樹脂、膠體)
框式 多橫梁連接槳葉 擴大攪拌范圍,減少死角 中高粘度物料(如涂料、油漆)
螺帶式 螺旋帶狀結構 低速強剪切,軸向-徑向復合流動 極高粘度物料(如橡膠、瀝青)
鋸齒圓盤式 圓盤邊緣帶鋸齒 chao強剪切,微米級分散 納米材料、乳液制備 貴州攪拌攪拌罐/發酵桶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