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骨盆,是由左右兩塊髖骨以及后方的骶骨和尾骨組成的。骨盆有3個關節:兩側的骶髂關節和前方的恥骨聯合。這三個關節平時活動的幅度很小,但在懷孕期間會發生很大變化。孕期隨著胎兒逐漸降入骨盆,我們的上骨盆會呈扇形打開。這種扇形打開,是每個孕媽媽都會經歷的。隨后,若胎兒經陰道分娩,胎兒會經過產道走向下骨盆,此時骨盆下口將會打開,使胎兒順利娩出。 懷孕期間分泌的松弛素使我們骨盆周圍用來穩定骨盆的肌肉和韌帶變得松弛,從而打開骨盆的各個關節。這本有助于媽媽們的順利分娩,卻也給媽媽們帶來困擾。因為這一過程會導致原本十分穩定的骶髂關節和恥骨聯合變得松弛不穩,活動度和間距增大,牽扯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從而導致骶髂關節及恥骨聯合區域的疼痛以及骨盆圍度增大。產后經驗寶媽告訴你,這樣做,輕松恢復!黔西南產后恢復保養
行走期經專業醫生復查許可后,開始負重和平衡練習隨骨折愈合的牢固程度,負重由:1/4體重→1/3體重→1/2體重→2/3體重→4/5體重→100%體重逐漸過渡。可在平板健康秤上讓患腿負重,以明確部分體重負重的感覺。逐漸至可達到患側單腿完全負重站立。5分鐘/次,2次/日。(1)開始前后、側向跨步練習: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上體不晃動。力量增強后可雙手提重物為負荷或在踝關節處加沙袋為負荷。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2~4組連續,2~3次/日。(2)恢復髖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練習:要求動作緩慢、有控制,無或微痛,逐漸增加力度和運動量。20次/組,組間間隔30秒,2~4組連續,2~3次/日。注意:骨盆骨折手術后患者可以根據醫師評定結果,如果骨折內固定穩定可以提早進入行走期訓練。盆骨恢復儀器設備學會這六招,產后修復都不是大事兒!
產后42天篩查,建議產婦們一定要做產后42天篩查,既可以判斷月子期間的身體恢復情況,又可以為以后的產后康復規劃提供依據。產后42天篩查主要包括:一般情況、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壓、傷口情況、子宮卵巢及附件、盆底情況等。重視形體恢復,產后腹直肌分離、肥胖、骨盆松弛或移位等會導致產后大肚子松垮下不去、身材走形等,因此,產后形體恢復很有必要!姣好的身材不僅讓你重返職場時更加自信、有魅力,還可以讓你為孩子樹立自律的榜樣。有句話說的好,“如果不能控制體重,何以掌控人生”,當然體重只是塑形的一個方面,塑形不止是體重,更重要的是形體的塑造。
運動訓練增強骨盆穩定運動訓練是產后骨盆恢復的法寶。科學主動的肌肉力量和耐力訓練可以很好地強化骨盆周圍的穩定肌群,如盆底肌、腹橫肌、臀肌的力量和協調性。在骨盆手法診療后搭配進行中心肌肉穩定性訓練也可以很好地穩定手法診療的療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習慣要注意日常我們總喜歡在放松的時候來個“葛優癱”,或者翹個“二郎腿”,殊不知長時間保持這種兩邊骨盆受力不均的動作也會使骨盆逐漸喪失平衡和穩定性。因此,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盡量減少長時間保持重心偏向一側的站姿和坐姿。月子中心產后修復調理+舒適環境+可口營養月子餐,你還在等什么?
如果對于自己是否是骨盆后傾通過目測法還是覺得模棱兩可不能確定,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簡單的方法判斷是不是骨盆后傾:◆靠墻站立法:背部和臀部都貼住墻壁,手握拳后放到腰椎和墻壁見的空隙中,正常的腰椎弧度剛好將拳頭塞滿空隙,骨盆后傾人的拳頭無法塞入這個空隙;◆稱重法:使用兩個相同的電子秤,骨盆左右兩側體重不同的骨盆有問題;◆體式檢測法:以坐位前屈體式檢測骨盆是否后傾,會感覺到雙腿后側肌肉僵硬,伸直不能伸直,腰背部肌肉容易緊張,背部向后弓起。原來月子中心靠這些方法幫助產后恢復!南明區骨盆恢復怎樣自我修復
順產寶媽,拒絕松垮!專業貴陽產后骨盆修復,重塑好身材!!黔西南產后恢復保養
骨盆后傾時髂前上棘與恥骨形成的三角形平面向后與地面呈一定夾角,骨盆水平面也相應向后傾斜一定角度。骨盆位置的變化讓腰椎的弧度過于平直,胸椎上端接近腰椎的位置也會比較直,肩胛骨突出,側面看起來是一個含胸駝背、挺髖臀下垂的站立姿態,看起來很沒有精神,走路也會有外八字或內八字的問題;通常頸部也會前傾,引起肩頸部的酸痛,甚至是頭疼。骨盆的日常維護和保養:1、保持正確的站姿及走姿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平衡。2、日常保持正確的坐姿,避免“葛優躺”“二郎腿”等不良坐姿。3、避免負重行走及突然發力的舉起重物。4、保持良好的營養,注意營養均衡,適當補充鈣劑。5、保持良好的身體鍛煉習慣。6、正規醫院進行骨盆檢測評估,了解自身骨骼狀態,及時進行骨盆修復。黔西南產后恢復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