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體系是保障。工業互聯網安全體系涉及設備、控制、網絡、平臺、工業APP 、數據等多方面網絡安全問題,其主要任務就是要通過監測預警、應急響應、檢測評估、功能測試等手段確保工業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與傳統互聯網安全相比,工業互聯網安全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涉及范圍廣。工業互聯網打破了傳統工業相對封閉可信的環境,網絡攻擊可直達生產前線。聯網設備的爆發式增長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普遍應用,使網絡攻擊面持續擴大。二是造成影響大。工業互聯網涵蓋制造業、能源等實體經濟領域,一旦發生網絡攻擊、破壞行為,安全事件影響嚴重。三是企業防護基礎弱。目前我國廣大工業企業安全意識、防護能力仍然薄弱,整體安全保障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工業互聯網為5G通信技術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推動萬物互聯。湖北AI工業互聯網應用
其中,數據傳輸典型技術包括嵌入式過程控制統一架構(OPC UA)、消息隊列遙測傳輸(MQTT)、數據分發服務(DDS)等;數據語義語法主要指信息模型,典型技術包括語義字典、自動化標記語言(automation ML)、儀表標記語言(Instrument ML)等。標識解析體系實現要素的標記、管理和定位,由標識編碼、標識解析系統和標識數據服務組成,通過為物料、機器、產品等物理資源和工序、軟件、模型、數據等虛擬資源分配標識編碼,實現物理實體和虛擬對象的邏輯定位和信息查詢,支撐跨企業、跨地區、跨行業的數據共享共用。四川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
工業互聯網在三大產業中的應用,工業互聯網在頭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中的應用模式各具特色,且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強大的潛力。頭一產業(農業):智慧農業與農業機械智能化,工業互聯網普遍應用于智慧農業領域。通過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農田環境參數,精確把握作物生長狀況。大數據分析則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此外,工業互聯網還應用于農業機械的智能化管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第二產業(工業):智能制造、供應鏈協同與個性化定制,在第二產業中,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模式豐富多樣。智能制造是主要應用之一,實現生產設備、產品與用戶之間的實時互動,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柔性化發展。同時,工業互聯網在供應鏈協同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實現跨部門、跨企業之間的協同設計、生產、服務,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運營效率。此外,工業互聯網還支持個性化定制生產,滿足多樣化需求。第三產業(服務業):服務創新與新業態發展,在第三產業中,工業互聯網主要應用于服務創新。
行業滲透率方面,根據《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數據地圖(2021)》統計數據,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約為17.50%,整體滲透率不高。根據工信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將達到45%。市場空間方面,《中國統計年鑒(2023)》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約為47.20萬家,以每家單位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費用為500萬元、市場滲透率45%測算,對應2025年市場空間超萬億元。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靈活用工模式,增強企業用工靈活性。
以下是一些關鍵方面:數據安全:加密通信: 通過使用加密協議確保在網絡上傳輸的數據是安全的,防止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竊取或篡改。數據備份和恢復: 定期備份關鍵數據,并確保有可靠的恢復計劃,以應對數據丟失或損壞的情況。安全培訓與意識:員工培訓: 對工業系統的用戶進行安全培訓,教育他們有關安全較佳實踐,如防范社交工程攻擊和安全使用密碼等。安全文化: 建立一個安全文化,使所有工作人員都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勵報告任何可疑活動。數字化孿生技術結合工業互聯網,實現虛擬與現實的無縫對接。湖北AI工業互聯網應用
工業互聯網促進能源管理優化,實現節能減排。湖北AI工業互聯網應用
個性化定制是面向消費者個性化需求,通過客戶需求準確獲取和分析、敏捷產品開發設計、柔性智能生產、精確交付服務等,實現用戶在產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參與,是以低成本、高質量和高效率的大批量生產實現產品個性化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的一種制造服務模式。服務化延伸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產業形態,指的是企業從原有制造業務向價值鏈兩端高附加值環節延伸,從以加工組裝為主向“制造+服務”轉型,從單純出售產品向出售“產品+服務”轉變,具體包括設備健康管理、產品遠程運維、設備融資租賃、分享制造、互聯網金融等。湖北AI工業互聯網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