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數據采集和分析能力不足。中國在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方面與美、德之間的差距較大,在邊緣計算層,平臺發展所必需的智能感知、自動控制、協議解析、邊緣智能模塊等一系列基礎性產業高度依賴國外,缺乏完整的行業數據采集方案。截至2018年底,我國制造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為45.9%,數字化設備聯網率為39.4%,尤其是中小企業基礎薄弱,設備改造和數據采集難度較大。其次,發達國家工業設備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GE、西門子等企業依托自身產品可采集跨區域、跨行業、跨領域的海量數據。而且美國、德國具有大量經驗豐富和初創的數據分析企業,通過合作能幫助平臺快速提升能力。但是中國市場巨大,一旦解決數據采集等基礎環節問題,網絡效應必然帶來后發優勢。工業互聯網助力產品質量追溯,提升消費者信任。四川企業工業互聯網
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IoT,是應用在工業上的物聯網,是互聯的感測器、儀表以及其他設備和電腦的工業應用程序以網絡相連所成的系統,其中包括了制造以及能源管理。網絡連線可以進行資料搜集、交換以及分析,有助于提升生產力以及效率,也有其他的經濟效益。IIoT是由分散式控制系統(DCS)演進而成,利用云端運算完善和優化過程控制,達到較高程度的自動化。 維基百科的概念更加符合工業互聯網的本質,百度百科更多在闡述一種社會學科的概念,維基百科則是技術本身。且,工業物聯網屬于大物聯網范疇的一個應用領域,即物聯網在工業中的應用。因此所謂”工業互聯網“其實就是”工業物聯網“。以下我們都會以工業物聯網相關的知識來解讀和認識它。 四川企業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我國制造業國際地位。
面臨的發展難點與挑戰,技術挑戰 ,連接能力:工業設備種類、通信協議、數據格式繁雜,尚缺乏有效的技術手段低成本、便捷地實現連接數據能力:數據種類少、標準各異、質量較低、有效性不足。企業對數據共享開放的意愿不強;技術落地:融合新興技術的應用有效性有待驗證、場景挖掘有待強化。應用挑戰 :基礎設施:工業企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多數企業數字化基礎薄弱;方案應用模式:標準化、通用解決方案數量有限;人才:缺少既懂信息技術又懂工業知識的復合型專業人士人才。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方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是第四次工業革新的重要基石。工業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在工業的簡單應用,是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工業互聯網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既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也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應用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業態、新產業,將重塑企業形態、供應鏈和產業鏈。工業互聯網為食品行業提供全程追溯,保障食品安全。
相關技術點,IIoT相關的基礎技術有計算機安全、云端運算、邊緣運算、移動技術、機器對機器、3D打印、進階機器人學、大數據、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以及認知計算。其中較重要的五點條列如下:實體系統(CPS):是物聯網(IoT)及IIoT較基礎的技術平臺,也是可以連結以些以往無法連結之實體系統的媒介。CPS整合了實體程序的動態以及軟件以及通訊,因此可以進行抽象化、建模、設計及分析技術。云運算:云端運算讓IT服務及資源可以上傳到互聯網上,也可以在網絡存取,不是只能透過和某一主機連線才能存取。檔案可以儲存在云端空間,而不是某一個實體的儲存媒介中。工業互聯網助力工廠實現無人化生產,降低人力成本。四川企業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實現智能交通,緩解城市擁堵問題。四川企業工業互聯網
在精心部署和堅強領導下,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已步入快車道。一方面,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得到全方面推進。我國在網絡支撐能力方面實現了大幅提升,華為、海爾等先進企業攜手信息通信企業與制造企業,積極探索利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企業內網,推動工業網絡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另一方面,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也取得了明顯進展,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等五大國家節點已全方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為工業互聯網的標識解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四川企業工業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