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日本、美國、丹麥、英國、法國、德國、以色列等發達國家,無土栽培生產實現了高度機械化、自動化、電子化、專業化。其溫室的環境條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通風、光照)、營養液配制都完全由計算機調控,其生產過程,包括播種、間苗、移栽、病蟲害防治、采收、分級包裝全部實現自動化,實現了一條龍的工廠化生產,產品全年供應,產值高,經濟效益好;雖然前期投入較高,但隨著技術和設備的逐漸成熟,以及后期人工和能耗的降低,收益水平一直在持續增長。對于花卉生長來說,更要求在干凈的環境中,如果有了害蟲等因素,花卉生產不僅難看,而且生長發育都會受到影響。福建無土栽培**
北方硬水區水源中鈣鎂離子含量高,不適合直接進行水培養,但可以將當地的木渣、草灰、爐屑等固體作為無土培養基質。固體基質主要分為有機生態型基質和袋型、槽型、壟型基質。前者是國內較早研發的高效固體基質培養體系,有效解決了我國無土栽培發展中遇到的各種投資與效益問題。它是將蒿桿粉、雞糞等物質進行高溫發酵消毒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栽培基質中,然后在基質上鋪軟滴灌,這種方式既簡單又節約。后者是結合農作物生長需求從基質中選擇單種或者多種比例,然后將其放置在塑料袋或者其他形狀的基質里,通過在上面放置滴灌設備進行營養液滴灌,這種方式應用范圍更廣。 專業無土栽培蔬菜通過適當添加無機肥料的配方施肥來代替基質栽培中營養液的有機生態型無 土栽培技術。
生物質裂解炭化工程技術是新近發展的新型綠色工程技術。該技術在安全處置廢棄物的同時,可進一步實現生物質的分離、分質以及分值化資源綜合利用,在處理生物質廢棄物上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可實現低碳、環保、循環。近年來生物質炭在農業領域的研究及應用日趨成熟和多樣化,原材料已從農林廢棄物開發到牲畜糞便再到動物骨頭。生物質炭由于其擁有多孔表面積結構等特殊性質施入土壤后可改變容重、孔隙度和持水持肥能力,近年來一些研究人員開始嘗試在花卉基質中使用生物質炭代替泥炭使用。利用竹材料炭化形成的生物質炭替代花卉基質中的泥炭,研究發現用35%的生物質炭替代對桂花的生長相當有優勢,根據單位價格內的有效含量計算成本,得出生物質炭的價格要遠低于泥炭的價格。有研究利用餐廚廢棄物和生物污泥協同厭氧炭化制成的生物質炭為主要原料,發現當用于苗木(桂花、枇杷等)栽培時,生物質炭所占比較好比例為40%—50%;當用于室外盆栽花卉(三色堇等)栽培時,生物質炭所占比較好比例為50%;當用于室內花卉(萬年青、吊蘭等)栽培時,生物質炭所占比較好比例為10%.
中國的無土栽培技術**早開始于1937年的上海,在上海的農場通過對番茄進行非土壤基質的栽培完成番茄整個的生命周期。根據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規定,只要在栽培的過程中不使用天然的土壤,無論是用營養液還是用其他的礦質營養都可以叫做無土栽培[1]。但是1937年爆發戰亂,使無土栽培技術一度走向消亡。20世紀60年代末,在中國臺灣的農校出現了用沙礫代替了土壤種植蔬菜,無土栽培技術在這個時候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緊接著山東農業大學開始對蔬菜、水果進行無土栽培的研究。一直到20世紀的80年代,中國開始對園藝投入經費進行無土栽培的實驗和研究。園藝的無土栽培在中國開始的比較晚,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觀賞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在國際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要想真正的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加快現代農業的建設,解決目前出現的關于無土栽培技術的問題。觀賞植物的無土栽培技術探索李建忠(天津警備區農副業基地。無土栽培克服了有土栽培中施肥異味、堆肥等重要環節,這些環節會使得產生很多害蟲、危害作物的安全生長。
與傳統的有土栽培相比, 無土栽培更為先進, 這是近幾年來新興起的技術, 無土栽培具有很明顯的優勢, 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而且無土栽培的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會更高, 因為無土栽培技術是根據植物自身的養分需求所配置的培養基, 根據的是比較好異的配比, 而且不存在天災的風險。近幾年來, 國家相關部門在進出口貨物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 不允許帶土的植物出境, 無土栽培是順應發展潮流的產物, 是我國植物栽培有關方面的一次深刻變革。并且, 它不僅應用于人工觀賞方面, 在屋頂綠化、水培花卉、室內盆景、以及對輻射的防治方面都有深遠的意義, 屋頂綠化是為了方便減輕屋頂的承重性。基質能吸附肥料中的營養元 素供作物吸收利用 。EC值過小 ,基質吸附能力差、營養 離子 易流失,需要經常施肥 。浙江專業無土栽培先進
土壤栽培的一個劣勢是經過多年耕作之后,無法使得土壤提高肥力,需要大面積采用輪耕的方法才能恢復。福建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技術已有 100 多年的發展歷史,但其應用于花卉園藝方面的時間較短,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近年來,通過不斷的探索及發展,我國花卉的無土栽培規模已頗具成效,發展前景極為廣闊。現階段,我國由于各個地區經濟水平存在差異,導致花卉在無土栽培方面還需要較長時間實現設施化及簡易栽培,同時,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導致缺乏一個完善的銷售市場。但經過園藝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無土栽培技術已不再局限于試驗階段的小面積。我國作為一個園藝大國,花卉的無土栽培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福建無土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