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形成60°大小角度間隔的螺母上料工位、螺桿上料工位、預擰緊工位、擰緊工位、預下料工位及下料工位共六個工位,這六個工位上對應設置有螺母上料裝置1、螺桿上料裝置2、預擰緊裝置3、擰緊裝置4、預下料裝置5及下料裝置6。在各工位上,還對應設置有一個抱持裝置7,其用于在垂直于圓形轉盤02徑向的方向上抱持拉鉚螺母。抱持裝置7包括一螺母承托塊72,螺母承托塊72的上端朝下凹陷形成一持料槽72a。持料槽72a的徑向內(nèi)側一端內(nèi)凹形成弧形的定位部73a,另一端沿圓形轉盤02的徑向朝外延伸至螺母承托塊72的表面。持料槽72a的底部開設有給拉鉚螺桿05讓位的開口槽72b。抱持裝置7還包括法蘭壓片73、座板...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球閥把手密封墊圈組裝機構。背景技術:球閥包括球閥閥體、球閥密封圈和球閥把手等零部件,需要把密封墊圈、球閥把手和螺母依次安裝在球閥閥體上,才能組成完整的球閥。由于現(xiàn)在通常采用人工進行球閥閥體、球閥密封圈、球閥把手和球閥把手鎖緊螺母的組裝,組裝的精度不高,成品良率不夠理想,而且組裝效率較低,需要多個工位進行流轉,使得制作流程比較復雜,需要改進。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球閥把手密封墊圈組裝機構,把密封墊圈、球閥把手和螺母自動組裝在球閥閥體上,提升自動化水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球閥把...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組裝領域,具體是一種成品組裝機。背景技術:在組裝編碼器成品時,需要將蓋體鉚壓固定到編碼器主體上,然后將旋轉軸穿過蓋體然后鉚壓固定到編碼器主體上,目前一般是通過人工操作來逐個進行組裝,這樣就使得組裝效率較低,而且編碼器主體內(nèi)部經(jīng)常會有灰塵,需要對編碼器主體內(nèi)部進行除塵,除塵操作也需要人工進行,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組裝效率。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品組裝機,其組裝效率較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成品組裝機,它包括:一工作臺,工作臺上設置有一多工位轉盤和一固定臺,多工位轉盤可轉動的安裝在工作臺上,多工位轉盤上設置有多個周向均勻間隔...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體組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閥體浮動組裝機構。背景技術:在自動化生產(chǎn)線上進行閥體組裝過程中,通過使用真空吸取的方式把閥芯裝入閥體中,因為整個閥體組裝精度要求很高,并且閥體與載座一般都是剛性材料,這樣在組裝過程中往往在對接過程中會造成閥體磨損,使產(chǎn)品的合格率降低。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浮動組裝機構,該機構通過多個平面軸承的配合,使機構與載座進行定位以及產(chǎn)品本身安裝時都產(chǎn)生一定的浮動量,來防止剛性對接產(chǎn)生的磨損,提高產(chǎn)品的合格率。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浮動組裝機構,包括底座、機架、支撐座、主板、首先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