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確定合適的淬火溫度,并能有效加以控制。合適的鍛造余熱淬火溫度需根據試驗確定,實際操作中可通過控制鍛造加熱溫度、鍛后停留時間來實現,鍛后停留時間推薦碳鋼不大于60s、合金鋼在20~60s之間。配置紅外測溫儀和溫度分選系統,將低于淬火溫度的鍛件分選出去;當鍛造加熱溫度穩定、鍛造過程也穩定時可配置工序時間測量和報警系統,通過控制工序時間達到控制淬火溫度的目的。⑶良好的淬火系統。在保證淬火效果的前提下選擇冷卻能力較慢的淬火劑,以防止嚴重淬火變形和開裂。由于鍛造余熱淬火溫度比普通淬火溫度高,因此鍛件淬透性好,故碳鋼和合金鋼一般選用油或PAG淬火劑。P20鍛件具有優異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可滿足客戶對產品的特殊需求。南京P20鍛件生產廠家
鍛造按成形方法可分為:①開式鍛造(自由鍛)。利用沖擊力或壓力使金屬在上下兩個抵鐵(砧塊)間產生變形以獲得所需鍛件,主要有手工鍛造和機械鍛造兩種。②閉模式鍛造。金屬坯料在具有一定形狀的鍛模膛內受壓變形而獲得鍛件,可分為模鍛、冷鐓、旋轉鍛、擠壓等。按變形溫度鍛造又可分為熱鍛(加工溫度高于坯料金屬的再結晶溫度)、溫鍛(低于再結晶溫度)和冷鍛(常溫)。鍛造用料主要是各種成分的碳素鋼和合金鋼,其次是鋁、鎂、鈦、銅等及其合金。無錫P20鍛件多少錢P20鍛件具有好的的耐熱性和耐寒性,可適用于不同的環境條件。
鍛造余熱正火(退火)鍛造余熱正火(退火)是鍛件成形后,當溫度高于Ar3(對亞共析鋼)時,進入正火爐、冷卻箱或退火爐內進行正火或控制冷卻,得到正火組織。由于鍛造加熱溫度高,采用此方法處理后鍛件的晶粒較粗,一般用于預備熱處理,不適用對于晶粒度有較高要求的鍛件。同時,處理后得到的組織為珠光體+鐵素體平衡組織,粗晶粒在后續熱處理中不存在組織遺傳,晶粒可重新細化。鍛造余熱等溫正火鍛造余熱等溫正火是鍛件成形后,當溫度高于Ar3(對亞共析鋼)時急速冷卻,冷卻到等溫溫度后保溫一段時間后空冷至室溫。
3折疊 折疊是金屬變形過程中已氧化的表層金屬匯合到一起而形成的 (見下圖)。產生折疊的主要原因:折疊與原材料和坯料的形狀、砧子形狀、圓角過小、送進量小及鍛造的實際操作等有關。折疊不僅減小了零件的承載面積,而且工作時由于此處的應力集中往往成為疲勞源。4白點 鍛件內部出現的銀白色、灰白色圓形裂紋。 產生白點的主要原因:應力和氫的共同作用是白點形成的主要因素。當坯料的冶金質量較差、含氫量過高、鍛后冷卻或退火制度不合適時就會在鍛件內部形成白點。白點會降低零件的承載能力,成為零件的裂紋源,對產品的危害較大。P20鍛件采用前列的包裝技術,確保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壞。
轎車變速箱齒輪材料為20MnCr5JV和27MnCr5JV,鍛件要求進行等溫正火處理。等溫正火后組織為鐵素體+珠光體,不得有粒狀貝氏體,晶粒度為6~9級。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同時滿足對晶粒度的要求,利用部分鍛造余熱進行等溫正火處理。經過試驗,確定部分余熱等溫正火工藝為,鍛件成形后通過傳送帶送至加熱爐,在此過程中鍛件溫度降低至550~600℃,鍛件在加熱爐中重新加熱至900~920℃,保溫后進入速冷室進行速冷;速冷后鍛件溫度不低于600℃,然后進入等溫爐進行等溫,鍛件等溫溫度為580~600℃,等溫時間1h,然后出爐空冷。P20鍛件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具有強度、高韌性、高耐磨性等優點。杭州P20鍛件報價
P20鍛件采用先進的技術,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南京P20鍛件生產廠家
⑵急冷冷卻速度控制。急冷工序中要求鍛件快速冷卻,同時冷卻后同一鍛件和同批鍛件溫度均勻一致(或相近)。同時需要對急冷速度加以控制,過快的急冷速度會在鍛件組織中產生魏氏組織。一般急冷速度控制在30~42℃/min。⑶急冷后溫度控制。急冷后必須保證鍛件溫度在珠光體轉變區,不能低于貝氏體轉變開始溫度(Bs),否則組織中會出現貝氏體(或粒狀貝氏體)組織;如急冷后溫度過高會導致先共析鐵素體量增多,組織轉變后珠光體片層間距大,造成零件硬度低。鍛件急冷后溫度一般控制在材料Bs溫度以上在80~100℃。南京P20鍛件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