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自主選擇設立非營利性或者營利性民辦學校,但不能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校,即小學、初中民辦學校不以營利為目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不得獲得辦學收入,所有辦學結余全部用于辦學;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可以獲得辦學收入,辦學結余按《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辦理。民辦學校收購項目普遍存在以下重要法律問題和風險:1、民辦學校收入產出2、不動產和土地使用權存在嚴重瑕疵3、重大債務問題4、稅收問題5、關聯方資金占用問題6、未取得辦學許可證、未登記為法人問題7、投資人未出資8、聯合辦學問題。教育投資并購服務是源真所的重要服務。株洲品牌教育投資并購法律服務
在民辦高校領域,通過教育投資并購可以形成資源互補開新項目,探索多元化的業務發展,進一步地增強學校的招生吸引力,此外在高等教育領域民辦高校具有自主定價權,調費靈活。協同效應下,聚焦業績可達成共贏。也正是這些原因,民辦高等學校關于并購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可以說是到了群雄逐鹿的階段。02K12民辦學校加速國際擴張,更注重融合度。K12民辦學校正在大舉跨國收購。K12民辦學校在并購上傾向選擇具有潛在生源基礎以及活躍就業市場的學校為出發點,同時考慮教育資源競爭的激烈程度以及地區政策扶持力度。而且,K12民辦學校一方面開始加大在海外自己建學校,也正在通過海外并購擴大國內外生源,進行橫向整合。南昌專業教育投資并購律所教育投資并購法律厲害的律師可以找湖南源真的熊主任。
回顧一下2017年國際教育行業發展情況。那年隨著國際教育行業的高速發展,國際教育圈的“跨界投資”屢見不鮮。以投資并購入局教育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其中遵循規律,穩扎穩打做教育者有之;更多的是不了解發展規律,單純想靠砸錢切入這個行業的機構。據藍鯨教育不完全統計,2017年A股市場主要發生了31起教育投資并購事項,涉及209億元資金。2017年教育行業的教育投資并購,以勤上股份業績對賭致利潤暴跌開始,一年內上市公司并購教育標的大多波折不斷。對上市公司而言,這無疑敲響了警鐘——藐視教育發展規律的跨界,必然要付出代價。2018年,我們相信上市公司投資并購教育標的的行為將越發實際;更多踏實肯干的公司,也將獲得自己應得的回報。
民辦高校**喜歡通過教育投資并購進行外延擴張。希望教育在并購路上顯得十分激進,在2018年上市時,希望教育旗下有8所學校,而今,集團旗下有15所民辦學校,其中有10所為并購所得。今年,上半年希望教育步履稍稍停歇,在8-10的三個月內動作頻頻。8月,希望教育擬配售融資11.86億港元繼續收購國內學校,9月,以1.4億美元完成收購馬來西亞英迪教育;10月,完成收購南昌學校。起源于四川成都的希望教育在西南地區的院校較多,近兩年也會收購國外院校。教育投資并購法律厲害的律師可以找湖南源真律所的熊主任。
2020教育投資并購大年:拼規模、拼速度、跨界隨著國家政策及市場需求這兩架馬車對于教育培訓行業影響,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整體趨勢向好,不過,2020年變數增多。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億情”波及了全球各行各業,線下教育培訓行業遭受損失,而在線教育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整個教育培訓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尤其在現今資本頭部集中的大環境下,機遇與挑戰并行,仍有更多的中小型在線教育機構正面臨著退出市場的風險。20年上半年,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表示:““億情”之后,中國的教育板塊大概率會迎來一波市場整合浪潮。”教育投資并購法律厲害的律師可以找源真律所的熊主任。株洲品牌教育投資并購法律服務
教育投資并購服務建議找源真律師事務所。株洲品牌教育投資并購法律服務
2020年,受**影響,一些民辦學校組織者打算出售學校,這將增加并購上市私立學校的機會。從教育投資并購的角度來看,2020年民辦學校中,高等教育是并購的主力軍、K12學校在國內外相互追逐,搶占先機。K12民辦學校試圖通過并購從K12教育向高等教育擴張,這說明并購的趨勢***于橫向整合。普通高等教育采用K12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K12民辦高等教育領域,出現了走出、購買國際學校的新趨勢。許多私立學校在財務報告中提到,報告期內,將在海外設立和購買學校,開展新的國際教育業務。總體來看,**增加了行業并購的機會。隨著“新市民促法”的提出,明確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學校為非營利性,營利性民辦學校的舉辦者從辦學平衡中獲得合法權益,為民辦教育企業***資本市場掃清了道路。株洲品牌教育投資并購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