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現以下這兩種情況時,需要對獲得認證的產品和相關生產條件與管理進行監督:一是認證機構在認證方案中明確要進行監督的情況,通常認證機構會根據認證模式、認證證書與標志的使用期限確定如何監督以及監督管理;二是某類獲證產品(或其包裝,或所附資料)需要持續使用認證標志時,應建立監督機制,以確保符合產品要求的證書持續有效。這種情況是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需要持續使用的特性決定的,目的是確保在持續使用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期間,產品持續符合認證依據標準的要求。產品認證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品牌差異化。北京測試標準
CCC認證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認證標志的名稱為"中國強制認證"(英文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的縮寫"CCC")。對列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批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的產品實施強制性的檢測和審核。凡列入目錄內的產品未獲得指定機構認證的,未按規定標貼認證標志,一律不得出廠、進口、銷售和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中國強制認證標志實施以后,將逐步取代原實行的"長城"標志和"CCIB"標志。原有的"長城"標志和"CCIB"標志自2003年5月1日起廢止。折疊CCEE認證CCEE的認證標志--長城標志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CCEE)于一九八四年成立,英文名稱為ChinaCommissionforConformityCertificationofElectricalEquipment(以下簡稱CCEE),是中國參加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安全認證組織(IECEE)瑞典國家測量測試局產品認證SASO產品認證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品牌忠誠度。
認證機構的認證證書,沒有按規定加施認證標志,一律不得進口、不得出廠銷售和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又名中國強制認證(英語: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簡稱CCC,也可簡稱為"3C"標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的國家標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AQSIQ)及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CNCA)根據2001年12月3日公布的《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5號)制定,由CNCA執行,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根據授權新成立的國家"認監委"的工作職能,實施強制性的產品認證制度。
PSE是日本電器安全認證,日本的電器產品市場極大,同時日本消費者對電器產品的安全性也非常的重視。從2001年4月1日起,在日本行之多年的電氣用品取締法(ElectricalApplianceandMaterialControlLaw),已被電氣用品安全法(ElectricalApplianceandMaterialSafetyLaw)所取代,于日本境內銷售的大多數家用或商用電氣產品及部分重要零、配件,均受新法的管制。新法旨在使舊法更加合理化,同時也更符合世界潮流。新法中,絕大部分之電氣產品均采廠商自愿性的申報,讓日本的介入小化。執行檢測的測試機構也由公益法人,放寬至認可的民間實驗室,加入了市場自由競爭的機制。同時新法增加了危險品回收的相關規定,也加重了違規的罰則。產品認證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效益。
認監委對產品強制性認證,將啟用新的統一的"中國認證"標志(CCC標志),實行內外一致的新的認證收費標準,進一步整頓和規范市場。國家質檢總局已授權中國進出口質量認證中心(CQC)開展產品認證(CCC標志)的有關工作。同時,CQC按照ISO/IEC導則65評定認可開展非強制性產品認證。CQC是國家質檢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設置的具有第三方公正性質的專業認證機構。CQC分已加入了國際認證聯盟(IQNET)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測試與認證組織(IECEE)并成為中國國家認證機構(NCB)。產品認證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品牌戰略。上海港口監裝流程
產品認證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品牌文化。北京測試標準
復核與認證決定復核與認證決定主要是從于評價的角度,由有能力的人員依據認證方案和具體申請,對評價過程和結果以及相關信息進行核查后作出認證決定的過程。復核主要涉及這些方面:認證申請材料是否完整、充分;單元劃分是否適宜;采信的與認證相關的評價結果是否完整、有效,是否符合認證方案的要求;選取的型式試驗樣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型式試驗的依據是否正確,項目是否充分,檢測結果能否證明產品滿足標準要求型式試驗不合格整改的過程和結果是否滿足認證機構的要求;產品描述(可以含在型式試驗報告中)是否完整、充分、一致、正確;檢查組的資質是否滿足要求;工廠檢查北京測試標準
安徽企拓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是我國服務認證,體系認證,專項技術服務認證專業化較早的有限責任公司之一,公司成立于2019-04-26,旗下安徽企拓科技,已經具有一定的業內水平。企拓科技致力于構建商務服務自主創新的競爭力,多年來,已經為我國商務服務行業生產、經濟等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