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監測PETCO2的基本原理二氧化碳在受到紅外光譜照射時會在4.3μm處產生選擇性的吸收峰,通過對動態呼吸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特征進行識別,在二氧化碳濃度的波形上找出呼氣末和吸入二氧化碳的濃度值,即呼吸二氧化碳波形圖。組織細胞代謝產生二氧化碳,經***和靜脈運輸到肺,二氧化碳的彌散能力很強,極易從肺***進入肺泡,呼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濃度應與肺泡相同(圖1)。依據測定原理,PETCO2測定分為紅外線法、質譜儀法、比色法,臨床常用的紅外線法又依據氣體采樣方式分為主流型和旁流型。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是小耗材,覆蓋廣,應用多,不受管控。黑龍江麻醉機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
有臨床證據表明,腦血管對二氧化碳的反應性比較敏感,注入腹腔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很強的彌散性能,極易通過腹膜吸收入血使呼末二氧化碳分壓升高,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量增加,將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40-45mmHg可以提高血管吻合時的腦氧飽和度,減少POCD的發生。另有研究顯示術中二氧化碳分壓適當提高可減少術后知覺速度和字詞時記憶功能的損害,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并可抑制腦代謝,同時可對抗低溫氧離曲線的影響,有利于和血紅蛋白向組織釋放氧。呼末二氧化碳監測無創、簡便、實時、連續等優點。監測設備小型、多樣,監測結果精確。在一定范圍內,結合其他相關指標,可以準確指導臨床診斷。海南麻醉耗材呼氣末二氧化碳曲線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是避免通氣不足的監測手段。
波形直觀,有特征性、數值高,較手控通氣后PETCO2更有助于迅速準確地判斷導管位置,(2)有助于判斷無通氣期間體內CO2蓄積情況,尤其在插管時間較長情況下,機體尚未缺氧,但已出現CO2蓄積,因此,在無通氣時間超過90秒后,應終止插管操作,重新面罩給O2通氣,所以PETCO2波形圖是指導經鼻插管的基本原則。3、看到正常的順應性環(PV環),由此可以避免發生氣管導管誤入食管內的錯誤判斷。(四)及時發現呼吸機的機械故障如接頭脫落,回路漏氣,導管扭曲、氣管阻塞、活瓣失靈以及其他機械故障等,PETCO2圖形在臨床上可以發生變化,呼吸環路接頭脫落、回路漏氣常見于氣管導管與螺紋管之間的脫落,螺紋管與麻醉機之間的脫落或呼吸囊連接處的脫落,頭面部手術的操作容易造成接頭處脫落而觀察者往往由遮擋而難以發現,如作了PETCO2監測時,可及時發現二氧化碳波形消失,同時伴有氣管壓力驟然下降。導管扭曲打折,氣道阻塞、活瓣失靈,也會發生二氧化碳波形的消失或明顯的下降,同時也會發現氣道壓力猛增,這時只要能及時發現并排除阻塞就可轉危為安。如導管為部分梗阻表現為PETCO2增高,同時伴有氣道壓力增高,壓力波形變尖,平臺降低,應及時解除梗阻。
呼吸損傷、呼吸抑制、低通氣、呼吸衰竭,講者都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廣大青年麻醉醫師應當區分對待,不能混淆。講題中提及的無痛診療麻醉配方(咪達唑侖+芬太尼)有別于中國,但是無論麻醉如何選擇,無痛診療中的呼吸損傷、低通氣、呼吸抑制等問題都不容忽視,處理不及時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依據講課中列舉以及發表的文章來看,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PETCO2監測)尤其是微旁流PETCO2監測任重道遠,現階段臨床醫師可以先將其應用于老年人、合并癥較多患者,以期未來可以逐漸普及應用于所有無痛診療之中,將呼吸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降低。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在靜脈復合麻醉過程中連續監測呼末二氧化碳規避麻醉醫生風險。
呼末二氧化碳監測已經被多個指南列入,歐洲麻醉學會、美國麻醉學會以及香港麻醉學會于2018年相繼將呼末二氧化碳監測列入中度以上麻醉及麻醉診療指南(必須監測)。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組2019年專家共識建議無痛胃腸鏡術中應該監測呼末二氧化碳。中國麻醉科質控專家共識(2020修訂)強烈推薦:任一醫療機構麻醉科的麻醉單元均應配備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儀,麻醉恢復室,麻醉重癥監護室也在推薦之列。中國神經外科重癥專家共識(2020版)也有強調: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儀是神經外科重癥的一般配置。呼氣末二氧化碳過高,其重要的生理意義是肺泡通氣不足或輸入肺泡的CO2增多。湖南麻醉復蘇呼氣末二氧化碳采樣
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可以幫助醫生正確判斷氣管導管位置。黑龍江麻醉機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
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常用方法是紅外線吸收光譜技術,是基于紅外光通過檢測氣樣時,其吸收率與二氧化碳濃度相關的原理(CO2主要吸收波長為4260nm的紅外光),反應迅速,測定方便。同時,還有其他方法如質譜分析法、羅曼光譜法、光聲光譜法、二氧化碳化學電極法等。依據傳感器在氣流中的位置不同,常用取樣方法有兩種:主流與側孔取樣。主流取樣是將傳感器連接在病人的氣道內,優點是直接與氣流接觸,識別反應快;氣道內分泌物或水蒸氣對監測效果影響小;不丟失氣體。缺點為傳感器重量較大;增加額外死腔量(大約20ml);不適用于未插氣管導管的病人。側孔取樣是經取樣管從氣道內持續吸出部分氣體作測定,傳感器并不直接連接在通氣回路中,且不增加回路的死腔量;不增加部件的重量;對未插氣管導管的病人,改裝后的取樣管經鼻腔仍可作出精確的測定。不足之處是識別反應稍慢;因水蒸汽或氣道內分泌物而影響取樣;在行低流量麻醉或小兒麻醉中應注意補充因取樣而丟失的氣體量。目前大部分監測儀是采用側孔取樣法。黑龍江麻醉機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