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形直觀,有特征性、數值高,較手控通氣后PETCO2更有助于迅速準確地判斷導管位置,(2)有助于判斷無通氣期間體內CO2蓄積情況,尤其在插管時間較長情況下,機體尚未缺氧,但已出現CO2蓄積,因此,在無通氣時間超過90秒后,應終止插管操作,重新面罩給O2通氣,所以PETCO2波形圖是指導經鼻插管的基本原則。3、看到正常的順應性環(PV環),由此可以避免發生氣管導管誤入食管內的錯誤判斷。(四)及時發現呼吸機的機械故障如接頭脫落,回路漏氣,導管扭曲、氣管阻塞、活瓣失靈以及其他機械故障等,PETCO2圖形在臨床上可以發生變化,呼吸環路接頭脫落、回路漏氣常見于氣管導管與螺紋管之間的脫落,螺紋管與麻醉機之間的脫落或呼吸囊連接處的脫落,頭面部手術的操作容易造成接頭處脫落而觀察者往往由遮擋而難以發現,如作了PETCO2監測時,可及時發現二氧化碳波形消失,同時伴有氣管壓力驟然下降。導管扭曲打折,氣道阻塞、活瓣失靈,也會發生二氧化碳波形的消失或明顯的下降,同時也會發現氣道壓力猛增,這時只要能及時發現并排除阻塞就可轉危為安。如導管為部分梗阻表現為PETCO2增高,同時伴有氣道壓力增高,壓力波形變尖,平臺降低,應及時解除梗阻。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操作簡單,連接方便,可轉接多個廠家多種CO2監護設備。廣東監測過濾型呼吸管路套組呼氣末二氧化碳正常值
呼末二氧化碳監測反映通氣情況,可立即發現通氣不足和窒息;氧飽和度SpO2反映氧合,對于通氣不足和窒息的判斷滯后。2018年Anesthesiology的PSA實踐指南推薦:在PSA中常規使用PETCO2持續監測通氣功能。歐洲麻醉協會成人PSA指南同樣建議:所有PSA患者都應使用PETCO2監測,從而早期發現通氣問題(證據水平A級,強烈推薦)。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常見消化內鏡手術麻醉管理專家共識》建議:用鼻罩、面罩、鼻導管、鼻咽通氣道或經氣管導管監測PETCO2變化,可在患者SpO2下降前發現窒息和低通氣狀態,建議常規監測。山東監測過濾型呼吸管路套組呼氣末二氧化碳采集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是全麻就需要術中和復蘇時需要的連續監測。
JuliaMetzner等人回顧了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已結案的麻醉意外賠償記錄后得出結論,與手術室內麻醉相比,手術室外麻醉的死亡風險更高、患者發生呼吸功能障礙的風險更高、患者發生氧供或通氣不足的風險更高,文章于2009年發表在CurrOpinAnaesthesiol。作者指出,手術室外麻醉風險增加的原因在于麻醉科醫師警惕性不足、采用了不恰當的麻醉方式、麻醉監測不足,因此作者呼吁“建立手術室外的麻醉實踐指南和監測標準”。與手術室外麻醉相關的醫療訴訟體現在以下方面:在手術室外麻醉中,62%由于過度***導致的索賠被認為“可通過有效的監測”來預防;過度使用***藥物或阿片類藥物導致的呼吸功能障礙是監護性麻醉中索賠的主要原因,其中一半被認為可通過加強監測來避免;非手術麻醉中68%因過度***導致的索賠可以通過合理***來避免,其中92%與未使用合理監測有關;呼吸功能障礙是手術室外麻醉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其中81%的低通氣發生可以通過提前預警來避免(表)。需要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作為解決方案。
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是指呼氣終末期呼出的混合肺泡氣中所含二氧化碳分壓或二氧化碳濃度。臨床上通常采用PETCO2來評價患者的通氣功能、循環功能、肺血流、肺泡通氣、細微的重復吸人以及整個氣道及呼吸回路的通暢度等情況,其正常值為35~45mmHg。PETCO2受機體CO2的產量肺泡通氣量以及肺血流灌注量的影響。CO2的彌散能力很強,極易從肺***進人肺泡內,肺泡和動脈血CO2能在極短時間內達到完全平衡。因此,對正常人而言,PETCO2≈PaCO2;但在病理狀態下,肺泡通氣與肺血流比值(V/Q)的變化以及肺內分流的存在PETCO2就不能完全**PaCO2。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導管收費項目是吸氧管,是可單獨收費項目,單醫院銷售額年度可達300萬。
不管是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都會發生無效腔的改變,此時上側肺有良好的通氣而血流灌注不足,下側肺則灌注充分而通氣不足,可增加無效腔。(八)監測循環功能休克,心跳驟停及肺梗塞,肺血流減少或停止,CO2濃度迅速為零,CO2波形消失,PETCO2消失和PETCO2迅速下降持續30秒以上,表示心跳驟停,PETCO2作為復蘇急救時心前區擠壓是否有效的重要的無創監測指標,而且判斷其預后價值更大,此時,PETCO2水平與心輸出量為相應變化。四、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的優點與不足臨床研究證實,PETCO2監測是目前有重要價值的監測方法,對判斷病情的發展有現實意義。有報道經鼻氧管采樣測定的PETCO2與PaCO2,呈正相關關系,且該方法有許多的優點:①監測清醒病人自主呼吸時經鼻導管采樣測定的PETCO2,并未受到鼻咽部死腔氣體的存在而影響其結果,在非封閉條件下PETCO2亦能準確評價PaCO2,達到無創連續監測肺功能通氣、換氣的目的。②可用于非氣管插管的病人,特別是小兒,能連續監測危重病人的PETCO2,可減少抽取動脈血的次數,減少病人的痛苦。③不僅可以連續監測肺通氣、換氣功能,而且能反映循環、代謝功能的改變。④簡單易學,不需要特殊的技術。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是92%的過度麻醉的投訴原因。北京一次性使用呼氣末二氧化碳曲線
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是高危低通氣患者ETCO2監測的解決方案。廣東監測過濾型呼吸管路套組呼氣末二氧化碳正常值
腦血管對二氧化碳的反應性比較敏感,注入腹腔的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很強的彌散性能,極易通過腹膜吸收入血使呼末二氧化碳分壓升高,腦血管擴張,腦血流量增加,將二氧化碳分壓維持在40-45mmHg可以提高血管吻合時的腦氧飽和度,減少POCD的發生。有研究顯示術中二氧化碳分壓適當提高可減少術后知覺速度和字詞時記憶功能的損害,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流,并可抑制腦代謝,同時可對抗低溫氧離曲線的影響,有利于和血紅蛋白向組織釋放氧。呼末二氧化碳監測無創、簡便、實時、連續等優點。監測設備小型、多樣,監測結果精確。在一定范圍內,結合其他相關指標,可以準確指導臨床診斷。廣東監測過濾型呼吸管路套組呼氣末二氧化碳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