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床,混床是混合離子交換柱的簡稱,是針對離子交換技術所設計的設備。混床是將陰陽離子交換樹脂按一定混合比例裝填在同一個離子交換器內,由于混合離子交換后進入水中的H離子與OH離子立即生成電離度很低的水分子,可以使交換反應進行得十分徹底。混床一般設置于一級復床之后,對水質的進一步純化處理。當水質要求不高時,也可以單獨使用。有機玻璃離子交換裝置耐腐蝕、無色透明、適用于食品、醫藥、制糖及電子工業小規模純水制備。碳鋼襯膠離子交換裝置具有制水量大、強度高、成本低等特點,適用于大型鍋爐軟化水及大規模純水制備。EDI超純水還能降低生產廠商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符合綠色制造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揚州濾美EDI超純水的基本原理
EDI膜堆對進水水質要求及各指標對膜堆運型的影響,其中PH較重要,硬度也比較重要,這兩條是在EDI系統中要充分考慮到。RO系統產水往往偏酸,RO膜對氣體、二氧化碳沒有脫除率。硬度偏高,會造成RO膜結垢,RO產水后硬度>0.5PPM,也會造成EDI系統濃水室和極水室的結垢。EDI模塊的選型。每個EDI模塊都有額定的標準產水量,從0.5T-5T/H,除了進口的西門子模塊有17T/H大流量EDI模塊,目前國內較大的流量達到5T/H。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過濾工藝。城市自來水一般采用一級反滲透+EDI系統,當原水電導率>400μS/cm時,建議采用雙級反滲透作為EDI系統的進水,因為可以在一級和二級反滲透中間加堿控制二級出水的PH,水質電導率也可以控制在10μS/cm以下,可保證EDI系統長期穩定的運行。上海專業生產EDI超純水市場價EDI超純水在制藥、電子、半導體、醫療、化工、微電子等行業有著普遍的應用需求。
EDI技術被制藥工業、微電子工業、發電工業和實驗室所普遍接受。在表面清洗、表面涂裝、電解工業和化工工業的應用也日趨普遍。超純水制造歷史進程:第一階段:預處理過濾器——>陽床——>陰床——>混合床;第二階段:預處理過濾器——>反滲透——>混合床;目前階段:預處理過濾器——>反滲透——>EDI(無需酸堿)。EDI設備優點:①水質穩定;②容易實現全自動控制;③不會因再生而停機;④不需化學再生;⑤運行費用低;⑥廠房面積小;⑦無污水排放。
EDI工業超純水設備,新膜元件:1、膜元件在出廠前都經過了通水測試,并使用1%的亞硫酸鈉溶液進行儲藏處理,然后用氧氣隔絕袋真空包裝。2、膜元件必須一直保持在濕潤狀態,即使是為了確認同—包裝的數量而需暫時打開時,也必須是在不損壞塑料袋的狀態下進行,此狀態應保存到使用時為止。3、膜元件較好保存在5-10攝氏度的低溫下,在溫度超過10攝氏度的環境中保存時要選擇通風良好的場所,并且避免陽光直射,保存溫度不要超過35攝氏度。4、膜元件如果發生凍結就會發生物理破損,所以要采取保溫措施,不要使之凍結。5、堆放膜元件時,包裝箱不要超過5層,并要確保紙箱保持干燥。EDI技術是許多高技術領域的較新發展。
什么是EDI超純水?EDI 工藝一般適合生產純度較高的EDI超純水 和實驗室用水。EDI 是一種將半透膜技術與離子交換介質相結合的工藝,以提供高效率的脫鹽工藝。電滲析采用電流和特殊制備的膜,這些膜基于離子的電荷、電流和根據電荷還原離子的能力對離子具有半滲透性。通過電滲析,電勢傳輸和分離帶電的水性物質。電流用于連續再生樹脂,無需定期再生。這些再生樹脂允許電離中性或弱電離的水性物質,例如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硅。電離之后是通過直流電和離子交換膜去除。EDI超純水對環境的影響很小。無錫專業生產EDI超純水價格
EDI超純水的工作方式非常穩定,不受惡劣環境影響,比傳統離子交換設備更加可靠。揚州濾美EDI超純水的基本原理
TEA(總可交換陰離子,以CaCO3 計):<35ppm。TEA包括所有陰離子及以陰離子形式被EDI除去的物質。由于水中所含的CO2 、SiO2和H3BO3以HCO3- / CO32-、HSiO3- / SiO32-和B(OH)4-的形式被EDI清理,根據經驗計算TEA時分別以電荷為-1.7、-1.5和-1.0計。給水中HCO3- 也有一部分是以CO32-形式被清理,在計算TEA時電荷也以-1.7計。TEA計算公式如下:TEA=50[CCl-/35.5+2CSO42-/96+1.7CCO2/44+1.7CHCO3-/61+1.5CSiO2/60+ …]其中所有物質濃度均以mg/L計,pH :6.0~9.0,當總硬度低于0.1ppm時,EDI較好工作的pH范圍為8.0~9.0。注:PH是入水的參考指標,其是影響入水CO2含量的指標之一。揚州濾美EDI超純水的基本原理
上海濾美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可靠的品質,旗下品牌上海濾美水處理科技有限公以高質量的服務獲得廣大受眾的青睞。業務涵蓋了純化水設備,反滲透純水設備,超濾設備,去離子水設備等諸多領域,尤其純化水設備,反滲透純水設備,超濾設備,去離子水設備中具有強勁優勢,完成了一大批具特色和時代特征的環保項目;同時在設計原創、科技創新、標準規范等方面推動行業發展。我們在發展業務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品牌價值完善。隨著業務能力的增長,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也逐漸形成環保綜合一體化能力。公司坐落于滬宜公路5358號2層J,業務覆蓋于全國多個省市和地區。持續多年業務創收,進一步為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