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油煙治理“綠島”是省內政策支持和引導的重要方向。江陰高新區餐飲油煙集中治理“綠島”項目通過統一標準的治理模式,協助餐飲服務企業一次性解決油煙污染治理難、投資高、運維繁的問題,節省了管理及執法人員的人力資源成本,促進區域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區域細顆粒物及臭氧系統控制提供了重要保證。對于環境污染治理的投入,一直是中小企業的沉重負擔。如何為中小企業減負?王亞男分享了一個方法,根據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綠島”。通過綠島模式的實施,我們有效緩解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業務
8月11—12日,由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支持、中華環保聯合會VOCs污染防治專業委員會等單位承辦的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檔次高論壇暨首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大會(簡稱“大會”)將在美麗的濱海城市——江蘇鹽城舉辦,為期一天半的大會將以“讓共享治污發揮共贏效應”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省市領導、專業人士學者和企事業單位等表示共同聚焦研討工業集聚區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涉VOCs“綠島”項目建設與運營等議題開展研討交流,普遍凝聚共識。江蘇活性炭綠島模式哪家強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要通過節約用地和資源、促進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汪子潤介紹,“綠島”的產生較早可追溯到廣東省的“共性工廠”理念。在廣東省中山市有很多涂抹涂料產業,涉及較大的VOCs排放量。為解決這一問題,2017年,中山市建設了一個家具制造的“共性工廠”,為相關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共享場所,讓其“拎包入住”,集中治污。“經過建設推廣,中山市的空氣環境得到了較好改善。隨后中山市又將‘共性工廠’的理念推動至汽車配件生產、汽車維修等典型行業,形成了良好的經驗模式。”汪子潤說。
日前,位于杭州灣上虞經開區的浙江虞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年回收26000噸飽和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順利通過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申領驗收工作,為集中高效處理較大區域范圍內的VOCs(揮發性有機物)打下了堅實基礎。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投運后,每年可再生活性炭產品1萬噸,基本覆蓋園區所有工業生產企業,可幫助周邊企業減少VOCs排放1000噸左右。“相當于減少3.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節約4.5萬噸標準煤,真正實現減污降碳、綠色環保。”該負責人說。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以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復原能力為依托。
雨花區構建VOCs治理“綠島”新模式,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基本情況,2022年,雨花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78.2億元,高質量發展排名躍升至全國強區(地級城市市轄區)第9位,穩居中西部省份城區頭一。雨花區牢固樹立“兩山”理念,統籌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以污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為抓手,強力推進重要行業、重點企業VOCS深度治理,走出了一條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同時,以創建國家等級“兩山”基地、美麗河湖為契機,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分類完成省級下達的7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任務,修復面積23.4847公頃,鞏固生態修復成果。綠島模式強調科技創新與生態保護的融合,推動了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業務
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尊重和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業務
解難題,好模式用實走穩“綠島”項目建成后如何運行?遵照這12個字的原則—— 市場主導、專業運營、受益付費。也就是說,建設方可委托第三方或依托設施所在園區、規模企業進行專業的運行管理,所需運行經費由市場主體按市場規則分攤,地方government可給予適當補貼。記者了解到,“綠島”項目投資較大,雖然能使用“環保貸”,但一些感興趣的市場主體還是望而卻步,或觀望糾結。去年底,江蘇生態環境、財政部門出臺“綠島”項目獎補辦法,對工業和服務業“綠島”項目、農業“綠島”項目,原則上按照不超過核定環保設施投資總額的20%、40%給予獎補。江蘇活性炭分散吸附綠島模式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