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物理學的原理,等量的物質,從液態轉變為氣態的過程中,需要吸收定量的熱能;當物質由氣態轉為液態時,會放出等量的熱能,這種熱能稱為“潛熱”。該系統設有汽液分離室、液膜潛熱主換熱器、液膜顯熱輔助換熱器、循環泵、真空泵、液體輸送泵、離心(羅茨)式蒸汽壓縮機、疏水裝置、電控系統、自控系統等。待處理液體由設備入口順序連接原料泵、輔助換熱器、進入汽液分離室;汽液分離室下部連接濃縮液排出管道和液體循環泵及液體輸入和循環管道;主換熱器外供蒸汽換熱,主換熱器與汽液分離室相互連接離心(羅茨)式蒸汽壓縮機和液體循環管道;排出的冷凝后的蒸餾液可以回收再利用。機械蒸汽再壓縮降低了一次能源的消耗,所以也降低了環境負載。膜生物反應器:突破傳統處理工藝,提升處理效果。浙江中轉站滲濾液處理解決方案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幾種方法:1、預處理后匯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合并處理.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處理工藝相對簡單,同時降低了城市污水廠的風險,但缺點是投資較大,且城市污水廠的安全隱患依然存在。2、單獨建設污水站,滲濾液經污水站處理達標后排放,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出水水質有保證,真正實現了滲濾液的有效處理,對環境的危害較小,缺點是對工藝的要求較高,運行和管理費用較高。綜合以上因素,垃圾填埋場主要采用單獨建設污水站的方法進行處理,這些滲濾液處理廠一般采用物化(預處理)+生化(包括厭氧和好氧)+物化(深度處理)的組合工藝實現達標排放。上海中轉站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滲濾液處理在飲料行業的應用。
M. Heavey 等用愛爾蘭Kyletalesha 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進行煤渣吸附實驗,結果發現:COD 平均為625 mg/L、BOD 平均為190 mg/L、氨氮平均為218 mg/L 的滲濾液經過煤渣吸附處理后,COD 去除率為69%、BOD 去除率為96.6%、氨氮去除率為95.5%。由于煤渣資源豐富且可再生,沒有二次污染,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活性炭吸附處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活性炭價格較貴,而且缺乏簡單有效的再生方法,故其推廣應用受到限制。目前吸附法處理垃圾滲濾液大多為實驗室規模,還需進一步研究后才能用于實際。
技術特點:活性污泥濃度高,系統抗沖擊的能力強;具有很好的脫氮效果;系統運行穩定,保證出水水質;剩余污泥少 運行管理方便 占地面積小;生物處理單元(MBR技術);超濾(Ultrafiltration,UF)是以壓力為推動力,污水中透過液與部分低分子量溶質穿過膜上微孔到達膜的另一側,活性污泥及其它乳化膠束團被截留,實現泥水分離的目的。超濾材料大多數是有機復合高分子膜,如聚偏氟乙烯(PVDF)、磺化聚醚砜(PES)。無機膜材料也開始得到制備和應用,如陶瓷膜等。 超濾膜的形式種類較為繁多,在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中被普遍應用,根據膜與生化池的組成形式分為外置式超濾膜和內置式超濾膜。污泥減量化:通過生物技術降低滲濾液中污泥產量。
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發展過程,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我國衛生填埋起步較晚,真正意義上的衛生填埋場從20世紀80 年代末才開始建設。滲濾液處理廠的建設開始于90年代,滲濾液的處理經歷了三個階段。頭一階段:此階段在90年代初期,處理工藝主要參照城市污水的處理方法,主要采用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活性污泥等),滲濾液處理廠在填埋初期,由于滲濾液的有機物、氨氮濃度較低、可生化性較好,因此可以滿足排放要求。隨著填埋時間的延長,垃圾滲濾液的濃度越來越高、成分越來越復雜、可生化性降低,且變化幅度大、變化規律復雜,使得處理難度越來越大。第二階段:90年代中后期,考慮到滲濾液的水質獨特性,如高濃度的氨氮、高濃度的有機物等,采取了脫氨措施,采取的處理工藝一般為氨吹脫+厭氧處理+好氧處理。有效地解決了滲濾液的氨氮問題。該階段的處理方法仍以生化為主要,其處理目標大多為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要求,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中表1的三級標準(COD<1000 mg/L)。滲濾液處理在養殖行業的應用。浙江中轉站滲濾液處理解決方案
智能化滲濾液處理系統:實現遠程監控和自動調節。浙江中轉站滲濾液處理解決方案
“MBR+膜深度處理”工藝流程,對于老齡填埋場垃圾滲濾液、用地緊張項目等,多采用“預處理+兩級DTRO”的膜處理工藝。預處理經混凝沉淀后去除容易造成膜堵塞的金屬離子,然后進入兩級DTRO系統,一級DTRO清液產率75%,二級DTRO清液產率可達90%。并且二級DTRO濃縮液可回流至一級DTRO進一步處理,系統清液產水率約為75%。“預處理+兩級DTRO處理”工藝流程,焚燒廠的垃圾滲濾液水質相對穩定,未經過厭氧發酵等過程,具有高COD、高氨氮、高有機物含量、可生化性高等特征,目前主流的處理工藝為“厭氧+MBR系統+膜深度處理”。其中,“厭氧+MBR”是高濃度COD和高氨氮廢水的有效解決方法,膜深度處理保障出水穩定達標,經反滲透處理后可達到回用水標準,產水在廠區內循環使用。浙江中轉站滲濾液處理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