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源性猝死急救“生命鏈”中,AED急救設備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猝死并非絕癥,如果院外發生猝死,目擊者作為施救者,撥打120后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并且盡早取出AED進行電擊除顫。AED可代替醫師,自主分析病人心律,并判斷是否需要電擊。AED作為緊急救護“救命神器”,通常被安置在人流量較密集的公共場所,因其便攜、易于操作而被稱為“救命的傻瓜機”。近年來,隨著心血管事件數量的不斷攀升,猝死事件頻發。2019年蘇州市區院前急救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蘇州市區發生心臟驟停1695起,占急救總量的,成功復蘇的32例,占約2%。一個個慘痛的教訓都告訴我們,改變院前急救設備不足和急救知識匱乏的現狀還需要社會和公眾攜手努力。為此,在園區黨工委、管委會指導下,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聯合久心醫療啟動健康“心”園區公眾互助AED急救系統項目,項目計劃在園區完善AED急救設備布防,同時與胸痛中心、急救中心等互聯互通,打造院內與院外聯通急救系統,除了設備和急救體系的完善,項目也將對設備管理人員和周邊人員進行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為人員賦能,直擊當前急救痛點,切實幫助健康“心”園區――公眾互助AED急救系統落地。“守護生命。攜帶AED和呼吸氣囊感到現場。陜西 應急 服務寶客戶至上
值此紅橋區第34屆科技周之際,依據市、區科協工作部署,近日,三條石街科協聯合區紅十字會邀請藍心救援隊的專業人員,舉辦了心肺復蘇術應急救護科普培訓。培訓中,講師采取了理論+實踐的培訓模式。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居民們講解了如何判斷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復蘇的指征等基礎理論知識,以及成功實施心肺復蘇的具體案例。隨后,利用模擬人進行心肺復蘇技術操作演示,詳細講解心肺復蘇的流程、位置、深度、頻率以及要點,讓大家明白急救的每一個步驟及其重要性。現場氣氛活躍,居民們的學習積極性極高,紛紛上臺請老師指導進行實際演練。此次科普活動,普及了心肺復蘇知識,提高了心肺復蘇技能普及率和知曉率,提升了居民自救互救的意識和能力,使他們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和技能,幫助他們在突發心臟驟停、遭遇溺水等情況下能進行及時、科學、有效的自我施救和互救,同時,也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的、文明的社區氛圍。北京 急救服務寶認真負責2-3分鐘內飛行至緊急報警地點。
頻率:100—120次/分鐘、深度:5—6厘米,你get了嗎?下壓的力量應來源于雙手的掌根部,按壓過程中,掌根不要離開按壓部位,但是在胸廓回彈階段,要讓它充分回彈。按壓深度的把握以成人胸廓下壓至少5至6厘米為準。開放氣道做胸外按壓30次后,立刻開放病人的氣道。具體做法是:用你的靠近病人頭部的手下壓病人的前額,另一個手的中指和食指抬起病人的下巴,使病人的頭充分后仰。接著必須檢查病人口中是否有嘔吐物等口腔異物,并及時處理。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時候,按在病人額部的手同時用中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子,張大自己的嘴,大于病人的嘴,然后正常吸氣,包住病人的嘴緩慢吹氣,看見病人胸廓明顯抬起即為良好通氣,再松口、松鼻,氣體呼出后胸廓回落。共進行2次,再繼續按壓心臟30次,按30:2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不間斷操作。自動體外除顫儀(AED)教學AED是全自動智能機器,有語音提示,被稱為“傻瓜機”。新民晚報新媒體徐鳴慧(見習)攝首先,取出并按下電源按鍵,按照語音提示撕開密封的貼片包裝;在操作過程中,CPR不能停。第二,其中的黃色與紅色兩片貼片即作用于患者的電極片,根據圖示分別貼于左胸部下方與右胸部上方,并將電極線插入AED相應插口處。
開平市志愿救傷協會開展自動體外除顫器宣傳培訓。江門日報訊(文/圖記者/敖轉優)被譽為“救命神器”的自動體外除顫器(簡稱AED),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能夠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通過電擊除顫,搶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目前,開平市公共場所投放了三臺自動體外除顫器。據悉,5月23日,開平市志愿救傷協會在開平街頭(三埠街道港口路88號)投放了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器。此后,該協會又分別在長沙文體活動中心和教倫中學各投放了一臺自動體外除顫器。據開平市志愿救傷隊大隊長、開平市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黃銳榮介紹,自動體外除顫器易于操作,非專業人員稍加培訓即能熟練使用。未來,開平市志愿救傷協會還將在公共場所投放更多自動體外除顫器,并形成一個AED急救地圖,同時,積極向市民宣傳培訓,進一步提高市民的急救意識,讓更多人學會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器,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真正讓“救命神器”發揮作用。救護車和專業醫療救護人士到來。
但為了保證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起到“救命”的效果,駿馬客運委托北京市急救中心對本次配備AED車輛的乘務管理員進行了專項訓練,并發放了AED+CPR操作資格證書。保證遇有乘客突發情況能夠采取及時、恰當的救助工作。同時駿馬客運也將進一步完善應急急救體系建設工作,持續開展全員搶救技能、AED使用技能培訓,保證心肺復蘇(CPR)強化訓練不少于5小時,持續推進初級搶救員證上崗工作,為在公交車廂上及可能覆蓋到的乘客和人民**提供及時的應急急救做好充足的準備。20名參訓人員獲得心肺復蘇+AED培訓證書為了進一步增強公交乘務管理員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和自救互救能力,配合公交車輛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投入使用,在乘客突發昏厥時,可以為乘客提供科學及時的救助,保障乘客生命安全,2019年11月7日駿馬客運舉辦自動體外除顫器專項培訓,20名乘務管理員參加了本次培訓。培訓邀請了北京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兩位專業老師授課,培訓分為理論課和急救技能操作訓練,培訓結束后通過筆試及實操考試,20名參訓人員取得了心肺復蘇+AED培訓證書。培訓中老師講解了心臟驟停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及AED設備、CPR心肺復蘇術對挽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重要意義。語音快來救我,同時撥通電話并對講。云南服務 服務寶救援
解決我國目前醫院外猝死拯救成活率極低的社會痛點。陜西 應急 服務寶客戶至上
突發猝死怎么辦?蘇冠華教授呼吁,心臟驟停后急救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如果能在急救人員到達之前的幾分鐘內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將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當家人出現呼吸或心跳中止癥狀時,應立即撥打120緊急呼救;第二步,讓患者頭部后仰,下頜上抬,頭部偏向一側,使嘔吐物盡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帶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臟按壓。心臟按壓怎么做?兩手手掌重疊,手指抬起,放在患者的心前區(胸骨下1/3部位偏左側),垂直往下按壓。按壓幅度為3至5厘米,頻率為每分鐘100次;同步采用人工呼吸,每30次心臟按壓輔以兩次人工呼吸。AED可使我國每年近百萬的猝死患者有望獲得及時救治,從而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與搶救成功率高于我國的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相比,我國AED知曉率明顯偏低。針對于這一矛盾,我國需要出臺相關政策,例如:社會企業接受專業團隊的知識培訓;校園內開設CPR和AED應用的相關課程,并且加大經費投入,增加AED公共設施建設。陜西 應急 服務寶客戶至上
深圳市捷智達急救科技有限公司屬于醫藥健康的高新企業,技術力量雄厚。捷智達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企業,一直“以人為本,服務于社會”的經營理念;“誠守信譽,持續發展”的質量方針。公司業務涵蓋家用應急服務寶,移動應急服務寶,移動應急服務寶(下載版),智能公共急救站,價格合理,品質有保證,深受廣大客戶的歡迎。捷智達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走正規化、專業化路線,得到了廣大客戶及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與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