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如何防患于未然常用的護理措施(一般性的護理措施)●共用器械的消毒滅菌污染的器械如呼吸機、纖支鏡、霧化器等是VAP發生的又一重要傳播途徑。纖支鏡檢查后病發肺部的發生率約0.5%-3.0%,部分與纖支鏡消毒不徹底有關。呼吸機管路的污染是VAP病原體的重要來源。這主要是醫務人員在常規更換呼吸管道時,污染了管道系統,從而傳播來源于其它患者或醫務人員的病原體。呼吸機霧化器及氧化濕化瓶的污染也是VAP發病的一個重要源。呼吸機濕化器是應用熱濕化原理,溫度應在50℃左右。較高的溫度可預防幾乎所有病原菌在濕化器中的定植和生長。但許多醫療機構使用濕化器溫度常偏低。一般應保持在45℃-50℃之間為宜。濕化器和波紋管、濕化水每日至少徹底更換1次。●病房管理將病人安置在單人監護病房,醫護人員進入病房應衣帽穿戴整齊;嚴格控制探視,必要時家屬應穿隔離衣,帶口罩、帽子,換拖鞋,避免交叉;病房定時開窗通風,每日紫外線消毒2次,地面用消毒靈拖擦3次;潮濕是各種細菌滋生的良好環境。醫院環境,特別是重癥監護室內應保持干爽,監護室內不應設洗手池、放置鮮花和存放拖把等物品。設備的壓力設置范圍:20cmH20到45cmH20,共分為5檔。重慶氣囊監測管路連續監測與控制儀是什么
早期國外VBM廠家研發出手捏式充氣測壓機械表,但是不能實時監控,由于氣囊位于氣管部位,醫護人員不能直接看出氣囊的壓力,迫使醫護人員經常要到病床邊檢測囊內壓力,但是每次再次檢測時,由于囊的氣密性不達標等問題,發現壓力已經過低,易發生誤吸的風險,從而使得病人容易有肺炎。本公司目前采用MCU依據預設壓力值及壓力傳感器探測的值,通過對微型氣泵、微型放氣電磁閥的控制來實時控制氣囊的充氣、放氣及內部壓力。外部氣體連接管路具有氣壓穩定壺,其目的是用于穩定氣壓,減少容積較小的管道系統中充放氣導致的壓力瞬間大的波動。軟件開發過程使用螺旋模型,將高風險、高難度模塊放置在軟件開發前期,合理避免軟件風險,其風險等級較低。從系統使用安全性角度來說,系統提供手工操作方式,避免再次插入氣囊而對患者產生二次傷害。從軟件自身的信息安全,系統提供實時壓力數據,并實時顯示,具有操作權限的護工方可使用,能夠確保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得性。傳統VBM的手捏方式產品很難達到這個要求,也無法滿足目前發展的需要。因此,改善傳統充氣測壓方式的缺失,研發生產出智能精細、性能、品質優異的產品遂成為醫護器械使用人員的期望,也是患者的福音;上海機械通氣連續監測與控制儀生產企業氣囊管理是人工氣道管理的重要環節而氣囊壓力又是氣囊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道管理不暢所致的常見并發癥醫院獲得性肺炎(HAP):是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潛伏期,而于入院48小時后發生引起的各種類型的肺實質炎癥。其中以呼吸機相關肺炎(VAP)常見,它是指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切開)和接受機械通氣(MV)48h后發生的肺炎。HAP/VAP給臨床造成沉重負擔HAP和VAP是院內常見的重度疾病,臨床發病率和病死率很高。HAP是美國目前第二大常見院內獲得性,是我國排位的醫院內,在我國發病率為1.3%~3.4%,機械通氣患者VAP發病率為4.7%~55.8%,ICU內幾乎90%的VAP發生于機械通氣時,在氣管插管早期發生VAP的危險性比較高。
氣囊的合理充氣可達到封閉氣道,固定導管,保證潮氣量的供給,預防口咽分泌物進入肺內,防止誤吸,從而減少肺部vap發生率等作用。1、小漏氣技術將聽診器放于患者氣管處,向氣囊內緩慢注氣直到聽不到漏氣聲為止,然后從0.1mL開始抽出氣體,直到聽到漏氣聲為止。優點:預防氣囊對氣管壁損傷。缺點:容易發生誤吸,增加肺內vap發生率。2、小閉合容量技術將聽診器放于患者氣管處,向氣囊內緩慢注氣直到聽不到漏氣聲為止,抽出0.5mL氣體,可聽到少量漏氣聲,再注氣,直到再吸氣時聽不到漏氣聲為止。優點:可減少氣囊對氣管壁損傷,不易發生誤吸,不影響潮氣量。小閉合容量技術雖然可使氣囊剛好封閉氣道且充氣量小,但往往不能有效防止氣囊上滯留物進入下呼吸道。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使用小閉合技術,但大部分患者的氣囊壓力仍低于20cmH2O。氣囊的合理充氣可達到封閉氣道,固定導管,保證潮氣量的供給,預防口咽分泌物進入肺內,防止誤吸,從而減少肺部vap發生率等作用。該產品用于置于機械通氣時,置入帶套囊的氣管的患者,進行人工氣道氣囊壓力的控制。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向各省市衛健委醫政醫管處發出便函(同時抄送各質控中心):《2021年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國衛辦醫函〔2021〕76號)的印發,為開展以目標為導向的醫療質量安全持續改進工作提供了重點方向,在此基礎上,醫政醫管局組織各專業質控中心圍繞本專業醫療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點,提出了2021年質控工作改進目標(共33項)。其中和病診治和防控領域密切相關的有5個項目。分別為:●醫院管理專業的“提高住院患者藥物治療前病原學送檢率”●性疾病專業的“提高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率”●護理專業的“降低血管內導管相關血流發生率”●重癥醫學專業的“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整形美容專業的“降低乳房再造手術部位率”重癥醫學的兩項國家醫療質量安全改進目標:1、提高ICU患者靜脈血栓栓塞征規范預防率;2、降低呼吸機肺炎發生率;研究發現,持續監測套囊壓力并使壓力控制在25cm-30cmH2O范圍之間,可有效降低VAP的發病率。湖北ICU連續監測與控制儀銷售電話
應用科室:NICU(神經外科重癥監護)、EICU(急癥重癥監護)? 、RICU(呼吸重癥監護)、CCU ( 加強監護)。重慶氣囊監測管路連續監測與控制儀是什么
影響氣囊壓力的因素●姿態不同姿態下氣囊壓力是不同的,壓力由低到高順序為半臥位→平臥位→左側臥位→右側臥位。其中平臥位時氣管后壁受壓迫,容易出現黏膜損傷,極易發生氣管食管瘺,臨床護理中注意避免平臥位。半臥位時氣囊壓力明顯低于平臥位及左、右側臥位時的氣囊壓力,也建議人工氣道患者盡量采取半坐臥位,以減輕氣囊壓力對氣管黏膜的影響,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吸痰吸痰時容易導致患者嗆咳,使氣囊壓大幅度波動,而在吸痰后的30min,大部分的壓力會下降至正常低限。建議臨床上在吸痰后30min內調整氣囊內壓力,必要時應立即調整。聲門下吸引負壓可降低氣管切開患者氣囊壓,負壓越大,氣囊壓下降越快。對氣管切開行持續聲門下吸引的患者,應每3h監測調整氣囊壓1次。●吞咽反射吞咽時氣囊壓力相對增高,導致漏氣速度較常壓時加快。因此對于收入ICU治理的人工氣道的患者(尤其是吞咽反射存在的),應及時對氣囊壓力測量調整,才能防止氣囊漏氣。●插管型號插管的規格不同,氣囊充氣量有所差異。同時,由于人的身高、年齡、體重等因素的不同,人的氣管內徑、形狀也是不同的。重慶氣囊監測管路連續監測與控制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