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草案)其中第2條氣囊充放氣方法與壓力監測:1、推薦意見3:應使氣囊充氣后壓力維持在25~30cmH2O(推薦級別:D級)。可采用自動充氣泵維持氣囊壓(推薦級別:B級);無該裝置時每隔6~8h重新手動測量氣囊壓,每次測量時充氣壓力宜高于理想值2cmH2O;應及時清理測壓管內的積水(推薦級別:E級)。小閉合技術是根據氣囊充氣防止漏氣的原理,患者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輔助通氣后,當氣囊充氣不足以封閉氣道時,在患者喉部可聞及漏氣聲,此時將聽診器放于該處,邊向氣囊內緩慢注氣邊聽漏氣聲,直至聽不到漏氣聲為止。雖然該技術可使氣囊剛好封閉氣道且充氣量小,但往往不能有效防止氣囊上滯留物進入下呼吸道。研究結果顯示,雖然使用小閉合技術,但大部分患者的氣囊壓力仍低于20cmH2O。2、推薦意見7:當患者的氣道壓較低或自主呼吸較弱以及吸痰時,宜適當增加氣囊壓;當患者改變后,宜重新測量氣囊壓(推薦級別:E級)。儀器可連接中央監護系統。上海氣道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廠家
國家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2021年質控工作改進目標函第33項明確指出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對保障ICU患者安全,減少醫療資源浪費具有重要意義。江蘇省醫療保障局,江蘇衛生健康委員會,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關于新增、完善部分醫療服務的通知證明使用氣囊壓力連續控制和監測的重要性。無錫華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研發、生產、銷售氣囊壓力連續監測控制儀的企業,公司由專業的技術團隊組建,致力于滿足現代社會對醫療設備的精細、人性化的要求,為加快患者的康復助力。江蘇氣管壓力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大概費用氣囊管理是人工氣道管理的重要環節而氣囊壓力又是氣囊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氣囊壓力監控儀軟件”設計研發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當前使用的間斷手捏充氣測壓表實時檢測程度不高,手工操作等缺陷。本產品通過與氣管相連,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采集數據,判斷患者氣管內壁與氣囊之間的壓力程度,輔助患者產生的痰不進入肺內,減少肺炎的滋生。作為系統提供的組件軟件,其主要功能:氣囊壓力傳感器數據實時采集、開啟/關閉氣泵、開啟/關閉氣閥、數據顯示等。除與氣囊撐開氣管之外,系統與使用者不發生任何身體上的接觸,適用于醫院ICU等場所,輔助醫護人員臨床監護。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如何防患于未然VAP的發生率:VAP是指原無肺部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診療48小時后,或拔管48小時以內發生的肺部,為機械通氣的常見并發癥,并嚴重影響機械通氣患者的預后。有研究表明,VAP多發生在機械通氣診療后7.2天,小于4天VAP發生率低。VAP發生率隨機械通氣診療時間增加而升高,進行機械通氣第10天肺炎累積患病率6.5%,第20天時19%,在整個機械通氣過程中,肺炎危險性平均每天增加1%,約為未行機械通氣患者的3~21倍。總的發生率9%~70%。不同患病群體VAP的病死率24%-76%。引發VAP的危險因素:●患者年齡較大,自身狀態較差;●患者慢性肺疾病者,長期臥床,意識喪失;●有痰不易咳出;●機械通氣時間長,上機前已使,特別是光譜素引致菌群失調;●消化道細菌易位,長期使用H受體阻斷劑和質子泵抑制劑,胃酸缺乏易于細菌在消化道寄生繁殖。VAP的主要預防措施在VAP的防治中,護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護理工作適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減少VAP發生。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也能夠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從而減少醫護人員的人力成本,提高整體工作效率。應用科室:NICU(神經外科重癥監護)、EICU(急癥重癥監護)? 、RICU(呼吸重癥監護)、CCU ( 加強監護)。
氣管插管的并發癥1、氣管插管操作過程中心跳、呼吸驟停;2、口腔舌咽部損傷出血及血腫形成;3、咽喉部、會厭發生率;4、牙齒脫落、環杓關節脫位、氣管軟骨脫位;5、喉頭水腫、聲帶水腫、氣管狹窄、氣管食管瘺;6、長時間應用呼吸機可能導致肺不張;7、正壓通氣引起血液動力學的改變、低血壓、氣胸等;8、因患者肺功能差難以脫離呼吸機或不能脫離呼吸機。氣管插管拔管指證1、患者神志清楚;2、血流動力學穩定;3、PS≤8;4、PEEP≤5;5、肌力恢復正常;6、咳嗽反射恢復,咳痰有力;7、動脈血氣分析各項指標正常或相對正常;8、氣囊漏氣試驗陰性(喉頭是否水腫);9、氧合指數PO2/Fi02>150(反映患者真實的氧合狀況);10、呼吸淺快指數(RVR)≤105(f/VT)(反映患者真實的呼吸狀況)。設備工作時在氣囊壓力穩定狀態下(電磁閥關閉、氣泵不啟動的狀態下)每分鐘系統壓力下降小于2cmH20。湖北氣管壓力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器材
氣囊壓力監測值是由氣囊本身的彈性回縮力、氣管壁對氣囊的擠壓力及氣道壓產生的沖擊力組成。上海氣道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廠家
那如何監測氣囊的壓力是合適的?都有哪些方法?01指觸法,根據經驗判斷充氣是否足夠,但此種方法往往會導致過度充氣的發生,而且結合人工氣道氣囊的管理共識:推薦意見2:不能采用根據經驗判定充氣的指觸法給予氣囊充氣,(推薦級別:C級),因此,不宜采用根據經驗判斷充氣的指觸法充氣。02聽診法:小閉合技術、小漏氣漏氣技術,此種方法是在無法測量氣囊壓的情況下,可臨時采用。03氣囊壓力表測壓法,因此種方法可靠、測壓準確,操作簡單,所以在我們臨床上使用。04自動充氣泵持續測壓法,此種方法可持續監測氣囊壓力,預防氣囊壓過大或者過低。上海氣道連續監測與控制儀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