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龍介紹,電煤約占火電發電成本的70%,每噸煤價超過650元就會虧損,目前,5500大卡電煤每噸成交價都在千元左右。這對發電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作為山西頭部發電企業,晉能控股電力集團燃料管理中心主任段峰透露,公司6月平均標煤單價810元/噸,同比去年升高365元/噸,同比漲幅82%。今年以來,煤價持續攀升,確實給火電企業生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公司承擔的山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電量交易電廠,現金流已出現不足,造成虧損。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的交易價格通常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天津推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電價
電力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理位置,會產生不同的成本,并反映到價格上。電力是瞬時發用平衡的,我們可以假定半小時內電力同質、供需關系不變,每隔半小時產生一個價格,也就是每天24小時會產生48個不同的電價。受市場實際供需形勢變化的影響,現貨市場的價格波動幅度較大。這樣的價格波動和買魚也是一個道理,不同的購買策略會導致魚的價格不一樣。如果我們直接和魚塘主簽訂長期買魚合同,那價格肯定比去菜場買便宜些;如果我們直接去碼頭買魚,那價格也肯定比在菜市場便宜一些。當然,由于電能不能大規模存儲,必須時刻保證供需平衡。所以如果中長期市場簽約的電量不能被滿足時,就需要通過現貨市場對實際用電需求進行補充。如果中長期市場的電量有剩余時,則可通過現貨市場進行銷售。江門無憂電力市場交易中心銷售電力市場交易中心,建立誠信交易體系,營造良好市場氛圍。
原本今年1月要開的現貨月交易被推遲到5月,這場姍姍來遲的現貨月也被掙扎在生死線上的售電公司視為“救命稻草”。然而被寄予厚望的5月現貨市場,并未給售電公司帶來期盼的“回血”機會?,F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5月17日22時的實時平均節點電價甚至達到1.5元/千瓦時的天價。這根“救命稻草”對于一些售電公司而言,卻成了“壓死駱駝的沒有想到一根稻草”。沒有想到沒有想到來了一個血本無歸,不少售電公司,就退出了市場,只能夠虧本退出去。
位受訪的當地獨自售電公司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并非不愿多簽長協,是因為今年廣東的中長期量太少,獨自售電公司很難簽到年度長協。根據廣東省能源局發布的數據,廣東2021年年度長協規模2100億千瓦時,約占2021年全年市場化交易總電量的78%,而去年這一比例是90%。廣東電力交易中心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適度縮小年度交易電量,是為了讓市場具備一定的彈性。而獨自售電公司認為,是電力交易中心錯誤地估計了今年的市場情況。對售電公司而言,長協相當于預售,其作用是提前鎖定部分電量的價格,防范市場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所以,往年廣東會要求中長期交易合同電量原則應占全部市場化電量的90%以上。交易中心通過科學的價格機制,引導電力資源實現高效市場配置。
電力市場現狀9號文發布以來,為了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化建設,國家層面成立了北京和廣州兩大國家電力交易中心,各省成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形成年度長協、月度競價、現貨等多類型交易品種,推進了八個現貨試點市場陸續開展,初步搭建了層次多元、品種多樣的市場交易體系,但是距離實現全國范圍的電力資源優化配置還存在一定差距。當前,中國的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已近一半。根據中電聯統計,2021年全國電力市場化交易電量3778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3%,占全社會用電量45.5%,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占剔除城鄉居民用電后的生產用電的52.93%。電力市場交易中心的主要職責是促進電力供需的平衡。北京現代化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是什么
電力市場交易中心是一個專門用于電力交易的機構。天津推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電價
今年,廣東用電增長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我們簽的鋼鐵企業這樣的高電量需求客戶,銅鐵漲價以后,拼命開機生產,用電量猛增?!睆V東一家獨自售電公司負責人蔣科說,有些客戶半年就用掉了1億度電,用電量增長了一倍多。電量增長過快,危機也接踵而至。售電公司發現,自己的長協電量無法應付用電需求的猛增。大量電量需求無處著落,售電公司被逼進月度競價交易,來填補用戶的需求。長協,指的是年度電力長協交易。售電公司與發電廠簽訂電力交易時,交易的周期以年作為約定周期,一般在每年的年底進行來年的電量交易,售電公司通過長協可以獲得比較大的電價優惠幅度。而月度競價,是售電公司與發電廠根據月度進行電量交易,雙方在每個月的月底時,對下一個月的計劃用電進行交易。簡單而言,長協價是固定差價,而月競價則是浮動差價?!伴L協旱澇保收,跟發電廠一簽,一年的收益就基本上鎖定了。”專業人指出,但售電公司有投機心理,“會希望現貨比例大一點,搏一搏。”天津推廣電力市場交易中心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