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光透明度:在 之間任意波長、帶寬為 、中心 透過率不小于50%的彩色可見光透明帶(透過色可以是藍綠、墨綠、翠綠、黃綠、黃色、橙色)。 (2)誘導濾光片膜系 由于需要截止的紫外和紅外波段很寬,截止度又很深,只有金屬誘導濾光膜系有可能實現。在設計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①這里并不需要窄通帶,可選用三層金屬膜層,既可以增加通帶的寬度,又能夠加深截止度。 ②使用高折射率層做金屬層之間的間隔層,有利于抑制紫外區的短波透射次峰。 ③調整金屬層厚度的比例,可以調整通帶波形。 如圖給出了實際設計膜系 的透射率曲線,其中由于波段近似,L濾鏡可以被用作紅外截止濾鏡,也就是IR-Cut。陜西高級天文濾鏡購買
套圈2的底部設置有凸臺10,凸臺10向內側、套圈2的軸線方向延伸,以限定***基片1a的位置。在第二基片1b上表面,則設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與隔圈3具有相同的結構。套圈2內側表面*靠凸臺10周向地設置有環形的***溝槽5,并且***溝槽5的寬度小于***基片1a的厚度,從而保證裝配后***基片1a不會嵌入于***溝槽5中。套圈2內側表面在***溝槽5的上方,還設有環形的第二溝槽6,第二溝槽6的位置滿足:濾光片裝配好后,第二溝槽6跨于第二基片1b和密封圈3b側面,并且第二溝槽6的下端高于第二基片1b的下緣,第二溝槽6的上端低于密封圈3b的上緣,從而保證第二基片1b和密封圈3b不會嵌入于第二溝槽6中。甘肅使用天文濾鏡銷量公司擁有先進的進口及國產的鍍膜和檢測設備。
為兩反射膜的 反射率; 和 為 反射膜的 反射相移; 為間隔層相位厚度。 令 ,可得 式子的特點是相位關系和振幅關系可以分別研究, 和 只決定于兩個反射膜系的反射率,而因子 *取決于兩個反射膜系的反射相移和間隔層厚度。 [1] 帶通濾光片帶通濾光片的應用 編輯 帶通濾光片寬帶濾光片的應用 在光學工程實際應用中,并不是所有需要帶通濾光片的地方都希望通帶越窄越好,還有一部分需要是寬帶濾光片。例如用于電焊防護的自動變光面罩,要求使用一塊對可見光透明,而對紫外和紅外深度截止的帶通濾光片,其應用特點如下: (1)強光防護濾光片的性能要求 ①紫外線、紅外線隔離性:對波長 波段的紫外線和大于 的紅外線的透過率小于 。
目前,市面上現有的照相機、攝影機等拍攝設備在使用過程通常都會在鏡頭前通過濾鏡支架安裝不同的濾鏡鏡片,以達到不同的效果。而且現有這些濾鏡支架包括鏡頭接圈和濾鏡支架;但申請人發現:鏡頭接圈的接圈本體與濾鏡支架可相互轉動地裝配一體,而且濾鏡支架上通過鏡片夾片安裝有多片不同的濾鏡鏡片,在使用過程中只能同時對所有濾鏡鏡片進行轉動調節,根本無法滿足各種不同拍攝環境的構圖需求,嚴重影響拍攝質量。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既可同時對濾鏡支架上所有的濾鏡鏡片進行轉動調整,又可單獨對每層濾鏡片子安裝架的濾鏡鏡片進行轉動調整,適用拍攝環境廣,濾鏡效果變化多樣,使用十分靈活、方便,操作簡單的鏡頭濾鏡支架。木星條紋的顏色大致從紅色至棕紫色,他們的色調變化雖不像火星的海與沙漠那麼強烈。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溝槽在所述通孔的軸向上跨于所述第二基片和所述密封圈外側,所述套圈的內側表面將所述第二基片和所述密封圈阻擋于所述第二溝槽之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密封膠和所述第二密封膠為環氧樹脂密封膠。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濾光片,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并且在制作時步驟簡單,容易控制產品質量。經實踐檢驗直接貼合的膠合方式的濾光片使用壽命或者存儲壽命為半年左右,而中間有隔圈的封合方式使用和儲藏壽命超過3年沒有發現性能衰減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濾光片的常規結構; 圖2為另一種濾光片的常規結構;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濾光片沿其軸向的剖視圖;淡藍色的濾鏡在使用十字絲測量云系經緯度時特別有用,因為藍光能加強暗云系邊緣的反差與銳利度。福建濾光片天文濾鏡代理
其他切割,研磨,拋光等其他輔助設備。陜西高級天文濾鏡購買
厚度不同的銀膜,曲線a表示 和 銀膜的厚度是 和 ,曲線b表示 和 銀膜的厚度是 和 。由圖可知,改變金屬膜層總厚度,可以改變通帶透射率和截止帶深度;調整金屬膜的厚度,通帶波形將被改變。 雙半波濾光片的光譜特性 [2] 帶通濾光片窄帶濾光片的應用 長期以來,F—P干涉型膜系作為獲得窄帶通濾光片的***途徑,在光學波段得到了***的應用。 特別是近幾年在光纖通信DWDM(Dense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密集波分復用器)技術中,采用F—P干涉型光學超窄帶濾光片擴展單根光纖的信道容量,陜西高級天文濾鏡購買
昊躍光學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是以提供天文觀察濾光片,太陽光譜模擬濾光片,儀器用濾光片,望遠鏡為主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昊躍光學是我國電子元器件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制定的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昊躍光學致力于構建電子元器件自主創新的競爭力,將憑借高精尖的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加速推進全國電子元器件產品競爭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