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命名:上面所介紹的各類染料,不但數量多,而且每類染料的性質和使用方法又各不相同。為了便于區別和掌握,對染料進行統一的命名方法已經正式采用。只要看到染料的名稱,就可以大概知道該染料是屬于哪一種類染料,以及其顏色、光澤等。染料的三段命名法,使用比較方便。例如還原紫RR,就可知道這是帶紅光的紫色還原染料,冠稱是還原,色稱是紫色,R表示帶紅光,兩個R表示紅光較重。目前,有關染料的命名尚未在世界各國得到統一,各染廠都為自己生產的每種染料取一個名稱,因此出現了同一種染料可能有幾個各稱的情況。熒光染料在紫外線下發光,普遍用于安全標識和藝術創作。北京尼龍用染料
酸性染料:在酸性介質中,染料分子內所含的磺酸基、羧基與蛋白纖維分子中的氨基以離子鍵相合,故稱為酸性染料。常用于蠶絲、羊毛和聚酰胺纖維以及皮革染色。也有一些染料,其染色條件和酸性染料相似,但需要通過某些金屬鹽的作用,在纖維上形成螯合物才能獲得良好的耐洗性能,稱為酸性媒染染料。分散染料:這類染料分子中不含水溶性基團,水溶性小,染色時需借助分散劑的作用使染料成分散狀態而使疏水性纖維染色。故稱為分散染料。主要用于各種合成纖維的染色,如滌綸、錦綸、醋酸纖維等。河南尼龍用染料生產商水溶性染料常用于紡織品染色,而油溶性染料則適用于塑料和涂料。
物體呈現的顏色與其吸收的光波波長密切相關。量子化學原理揭示,分子、原子和離子內部的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當這些物質受到光照射時,電子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并發生躍遷。這種躍遷只有在能級差位于可見光范圍內時,我們才能觀察到顏色。對于無機化合物,特別是含有過渡金屬離子的化合物,由于其d軌道在陰離子和其他配體的作用下發生能級分裂,分裂后的軌道能級差通常落在可見光范圍內,因此這些化合物大多呈現色彩。無機顏料則具有優良的耐候性和耐化學性,適用于室外涂料和建筑材料。
溶劑染料中不少品種就是其它類別的染料,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結構,其中尤以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堿性染料更為突出.所以溶劑染料具有不同類型染料的化學結構,其中主要有蒽醌類,偶氮型(單偶氮和雙偶氮),偶氮金屬絡合型,三芳甲烷游離堿類,酞菁類(銅酞菁,鋁酞菁),以及雜環類等。主要成分:溶劑染料主要分為油溶性染料和醇溶性染料兩大類,它的成分主要有醇、醚、酯、酮、烴等溶劑和氯代烴、苯烴以及油、脂、蠟等,當然還要有許多的其他物質才能制成溶劑染料。染色時,染料濃度和溫度對染色效果起著關鍵的作用。
1992年4月德國在關于日用品法律的頭一條款中寫上了有關禁用染料的內容,但不明確,于是在1994年7月、1994年12月、1995年7月、1996年7月分別發布了第二次至第五次修正案,并于1997年7月再就有關條款進行更詳細的補充公布。按德國Bayer公司1994年的分析,在德國市場上涉及的禁用染料有118只,依其應用類別包括直接染料77只、酸性染料26只、分散染料6只、冰染色基5只、堿性染料3只和氧化色基1只。在1999年SDC resource file 中登載著德國VCI(德國化學工業協會)根據內部研究和1994年第三版“染料索引”所收集的可還原裂解出22種致病芳香胺的偶氮染料有141只,它們與德國Bayer公司1994年提出的118只禁用染料相比,有113只染料結構是相同的。若將VCI與Bayer公司提出的禁用染料合并,則共有禁用染料146只,其中直接染料84只、酸性染料29只、分散染料9只、堿性染料7只、冰染料色基5只、氧化色基1只、媒染染料2只和溶劑染料9只。活性染料分子含活性基團,可與纖維共價結合,染色牢度佳。江西尼龍用染料
隨著科技進步,染料的合成與應用將更加高效與環保。北京尼龍用染料
古代的著色材料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能夠溶于水的有色物質,這類染料主要用于染色絲、毛、棉等紡織材料;另一類則是不溶于水,需要通過與油或膠等物質混合后才能涂布在材料上的顏料。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染料來源于植物,盡管也有少數采用動物分泌物作為染料。中國,這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染料的使用上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到了明清時期,民間用于染色的植物已多達數十種,紅色染料也因此在染色工藝中占據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北京尼龍用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