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在第11屆醫療創新峰會上宣布了2017年**醫療創新的榜單,腸道菌群檢測位列榜單**。近10年來,比較大的科學發現是:我們的微生物會釋放出化學物質來干擾食物的消化,藥物的吸收利用,甚至是疾病的進展過程。普林斯頓大學的生物學家BonnieBassler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大約有1萬億個人體細胞,而他體內的細菌數量卻可以多達10萬億個。所以某種意義上,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大街上走的時候,我們“看到”的90%是細菌!通過菌群檢測,我們可以提早發現可能導致疾病的微生物變化。山東醫院菌群檢測風險預測
約50%的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對甲氨蝶呤改善不產生充分的應答,但缺乏可預測患者應答的預后標志物。Arthritis and Rheumatology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對比分析了對甲氨蝶呤改善應答及不應答的RA患者在改善前的腸道菌群差異,發現基于菌群建立的模型可較準確地預測患者對甲氨蝶呤改善的應答。另外,體外共培養腸道菌群與甲氨蝶呤的結果表明,腸道菌群對甲氨蝶呤的代謝或消失可能抑制甲氨蝶呤的改善效果。①納入26名新發RA患者,16名對甲氨蝶呤改善不應答;②應答患者與不應答患者的糞便菌群多樣性、組成及功能存在差異;③不應答患者的菌群多樣性更高,厚壁菌門/擬桿菌門比值增加,廣古菌門豐度升高,MAPK信號、DNA復制、脂肪酸降解、嘌呤代謝等相關通路明顯富集;④在另外21名新發RA患者中,基于菌群的模型可較準確地預測對甲氨蝶呤改善的應答(AUC=0.84);⑤體外共培養患者的糞便菌群與甲氨蝶呤,培養后的甲氨蝶呤水平與患者應答明顯相關。陜西糞便菌群檢測臨床應用腸道菌群檢測有哪些益處?
腸道微生物對于幫助消化食物物質以釋放營養、控制病原體、刺激或調節免疫系統以及影響許多系統(如肝臟、大腦、和內分泌系統。微生物代謝物在這些相互作用中發揮多種作用。此外,研究提供的證據支持生命早期腸道微生物群的失衡(稱為生態失調)與特定的兒童或成人疾病結果有關,例如特應性皮炎、糖尿病、過敏性疾病、肥胖癥、心血管疾病(CVD),和神經系統疾病。這些發現支持人類腸道微生物群可能在獲得可能在生命早期被編程的疾病的風險中發揮重要作用。事實上,探索人類腸道微生物群在生命早期的作用至關重要。稱為生態失調,與特定的兒童或成人疾病結果相關,例如特應性皮炎、糖尿病、過敏性疾病、肥胖癥、心血管疾病(CVD)和神經系統疾病。這些發現支持人類腸道微生物群可能在獲得可能在生命早期被編程的疾病的風險中發揮重要作用。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及細菌表位變化:①納入127名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與123名健康人,對糞便菌群進行宏基因組測序;②鑒定出7個菌種在AS患者與健康人中有明顯差異,在菌株水平未發現AS患者與健康人的明顯差異;③抗TNF改善與AS患者的菌群變化(患者失調的菌群更趨近于健康人,包括一些與AS相關的菌種)相關;④AS患者糞便中可檢測到特定細菌表位(與HLA-B27呈遞的表位相似)的富集,抗TNF改善與這些潛在交叉反應性細菌表位的減少相關! 上海沃本--目前腸道菌群檢測的靠譜產品。
16SrRNA基因測序以細菌16SrRNA基因測序為主,主要是研究樣品中的物種分類、物種豐度系統進化、功能預測以及微生物與環境互作關系等。16SrRNA基因是編碼原核生物核糖體小亞基的基因,長度約為1542bp,其分子大小適中,突變率小,是細菌系統分類學研究中常用和有用的標志。16SrRNA基因序列包括9個可變區和10個保守區,保守區序列反映了物種間的親緣關系,而可變區序列則能體現物種間的差異。16SrDNA是細菌染色體上編碼16SrRNA相對應的DNA序列,16srRNA是由16srDNA轉錄來的,一般擴增檢測和分析的對象都是16srDNA。上海沃本——您身邊的腸道菌群檢測選擇;云南醫院菌群檢測準確性高
自閉癥患者的菌群檢測與正常人存在較大差異。山東醫院菌群檢測風險預測
菌群在風濕病及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文章,介紹了一些在風濕病及自身免疫疾病領域中的標志性菌群研究,并討論了風濕病相關菌群研究中存在的機會與挑戰,展望了將菌群研究應用于風濕病診療中的未來可能。①腸道菌群是觸發和驅動自身免疫疾病必需的,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的腸道菌群多樣性降低,擬桿菌屬等減少,共生致病菌(梭桿菌屬等)升高;②藥物微生物組學可改善風濕病藥物的選擇;③通過飲食、益生菌/元等間接調節菌群或可改善風濕病,例如地中海飲食可能對類風濕關節炎有益,益生元可能緩解脊柱關節炎;④通過糞菌移植直接調節菌群也可能改善風濕病,但目前還缺乏決定性證據;⑤菌群研究有助于風濕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精細調節。山東醫院菌群檢測風險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