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研究發現,很多ASD患者伴有腸胃問題,如消化不好、腸內病菌過度生長(細菌和病毒)以及腸道通透性增加導致的“腸漏”。很多研究報道ASD患者有constipation、腹瀉、噯氣、肛門排氣異常和(或)大便異味等。臨床活組織切片檢查發現許多ASD兒童有一種ASD特有的回結腸淋巴結增生癥狀。因此研究者開始懷疑胃腸道菌群組成紊亂與ASD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由于ASD患者通常有不尋常的細菌特征和胃腸道問題,因此不難認為菌群移植(FMT)具有通過重塑腸道菌群來改善此類疾病的潛力.腸道菌群移植可能會改善愈后睡眠不佳情況。廣東小腸菌群移植療效
早在2003年,神經解剖學家Heiko Braak提出假說:帕金森病可能始于腸道。某種病原體通過迷走神經侵入大腦,而α-突觸蛋白的異常聚集正是這一過程的“路標”。后續研究佐證了這一猜想——排便困難患者數十年后患病風險更高,而切除闌尾或切斷迷走神經的人群風險降低。更關鍵的是,動物實驗顯示,無菌環境中的轉基因小鼠(易產生α-突觸蛋白)運動癥狀出現更晚;移植帕金森患者的腸道菌群后,小鼠癥狀甚至加劇。
“即便病理不始于腸道,癥狀終將蔓延至此。緩解腸道問題本身就有價值,若能延緩疾病進展,更是錦上添花。” 陜西自閉癥使用菌群移植適用人群沃本菌群移植,把健康人腸道功能菌群移入患者腸道,重建正常菌群生態,改善腸道及腸道外疾病。
帕金森病 (PD) 的發生和發展已被證明與腸道菌群失調有關,然而,糞便微生物群移植 (FMT) 對 PD 患者菌群植入的影響尚不確定。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中國陸軍醫科大學西南醫院神經內科進行了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56 名患有輕度至中度 PD (Hoehn-Yahr 1-3 期) 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 FMT 和安慰劑組,FMT 組 27 名患者和安慰劑組 27 名患者完成了整個試驗。在隨訪期間,未觀察到嚴重的不良反應,與安慰劑組相比,FMT 患者在本試驗結束時表現出 PD 相關自主神經癥狀的顯著改善 (MDS-UPDRS 總分,組×時間效應,B = -6.56 [-12.98, -0.13],P < 0.05)。此外,FMT 改善了胃腸道疾病,并顯著增加了患者微生態系統的復雜性。這項研究表明,通過口服給藥進行 FMT 在臨床上是可行的,并且有可能提高當前藥物對 PD 患者臨床癥狀的有效性。
研究對象與方法:研究納入111例T1D患者及健康對照,通過腸道微生物組測序和膽汁酸代謝組學分析,評估菌群移植對胰島功能的影響。
2研究發現:T1D患者腸道次級膽汁酸合成受損,FMT通過恢復腸道微生物群及提升LCA和isoLCA水平,改善胰島功能。
3微生物群失調:T1D患者腸道菌群多樣性降低,有害菌(如Veillonella parvula)豐度升高,有益菌(如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減少,與胰島功能指標相關。
4膽汁酸關聯:次級膽汁酸LCA、isoLCA水平降低與胰島功能受損相關,其代謝通路在T1D中下調。
5診斷潛力:基于腸道菌群和膽汁酸標志物的模型對T1D診斷AUC達0.988,可區分胰島功能亞組。
6FMT療效:FMT安全有效,3個月后HbA1c下降,每日胰島素需求減少,響應者腸道菌群和膽汁酸代謝恢復更明顯。 菌群制備需經過過濾、離心等步驟制成混懸液,新鮮菌群或凍存菌液的選擇需結合臨床場景與儲存條件。
阿爾茨海默病難治難醫?菌群移植帶來新曙光!《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阿爾茨海默病(AD)和其他形式的癡呆癥已經成為全球占據重要死因之一。截至2019年,我國有超過1千萬名AD患者,是全球AD患者數量很多的國家,占世界AD患者總人口的1/4,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隨人口老齡化不斷攀升。近年來,一些臨床和實驗證據都提示腸道菌群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及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腸道菌群移植(FMT)有望成為預防或診療AD的良方.菌液制備需經多層過濾、離心等工藝,低溫保存以維持菌群活性,保障移植效果。山西自閉癥使用菌群移植費用
受體移植前后要做好準備與監測,像移植前腸道清潔,移植后留意身體反應。廣東小腸菌群移植療效
香港中文大學的團隊發表研究,表明糞菌移植(FMT)可能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應用在急性后COVID-19綜合征(PACS)導致睡眠障礙的方法;2招募60名患有睡眠不好的PACS患者,隨機接受FMT或者對照應用在,接受FMT的患者在12周后睡眠不好緩解率明顯高于對照組(37.9% vs 10.0%);3從基線到第12周,從基線到第12周,FMT組患者的睡眠不好嚴重指數(ISI)、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性焦慮障礙-7量表(GAD-7)、埃普沃思嗜睡量表(ESS)、血液皮質醇均有所下降,但在對照組中沒有明顯變化;4FMT后,有益細菌如Gemmiger formicilis增加,而產生甲萘醌衍生物的微生物途徑減少,這些變化與臨床癥狀的改善相關;5在第12周時,FMT應答者的腸道微生物群譜與供體相似,而非應答者則不相似,沒有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廣東小腸菌群移植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