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供從原理圖設計到批量生產的全程服務:硬件團隊可完成ARM/ DSP架構設計,軟件部門提供嵌入式系統開發(支持RTOS/Linux),結構工程師擅長散熱與EMC優化。典型案例包括為歐洲客戶開發的帶TüV認證的工控主板,以及為日本企業定制的符合JIS C 6950標準的耐候性控制板。所有項目均簽訂NDA協議,建有專屬BOM庫管理替代料方案。在家電領域,我們開發的無刷電機控制板實現0-30000rpm無級調速;醫療設備控制板通過ISO 13485認證;汽車電子控制板符合AEC-Q100標準。近期研發的物聯網控制板集成LoRaWAN協議,傳輸距離達15km。針對工業4.0需求,推出支持Modbus/Profinet協議的PLC控制板,已成功應用于30+自動化產線改造項目。控制板兼容多種操作系統,方便客戶進行系統集成與調試。常州控制板品牌
40余名 QA 專業人員構成控制板品質防線,建立 “研發 - 生產 - 出廠” 三級檢測體系。研發階段通過仿真軟件模擬極端工況,提前排查設計隱患;生產中每小時抽樣進行功能測試,確保參數偏差在 ±2% 以內;出廠前進行 48 小時老化試驗,剔除早期失效產品。QA 團隊每月開展可靠性驗證,模擬控制板 5 年使用壽命的衰減曲線,持續優化工藝細節,以 “零缺陷” 目標保障產品質量,讓客戶使用無憂。為提升控制板性能,茵莉電子持續升級設備與技術。近年引進的 X-Ray 檢測機,可清晰識別多層板內部焊點缺陷;自動化調試臺實現參數一鍵校準,效率較人工提升 3 倍。技術團隊定期參與行業峰會,將 AI 算法、物聯網模塊融入控制板設計,開發出支持遠程監控的智能型號。目前,其控制板已實現與智能家居系統互聯互通,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應用也在穩步拓展。過流保護電源控制板推薦廠家控制板響應時間短至毫秒級,滿足高速設備的控制需求。
東莞茵莉電子有限公司的控制板研發實力,植根于 30 余年開關電源與 PCBA 領域的技術積累。專業團隊深諳控制板在設備中的 “神經中樞” 作用,從電路架構設計到主要程序編寫,形成標準化研發流程。針對工業控制的高精度需求,通過算法優化實現微秒級響應;面對消費電子的低功耗要求,采用新型芯片方案降低待機能耗。研發中融入過溫、過流雙重保護設計,經數千次模擬測試驗證,確保控制板在復雜工況下穩定運行,為下游設備提供可靠的控制。
依托完善的供應鏈體系,茵莉電子控制板具備快速交付能力。與 10 余家元器件供應商簽訂長期協議,確保芯片、電容等物料穩定供應;智能倉儲系統實現物料精確調配,配合柔性生產線,小批量訂單 72 小時內交付,大批量訂單 15 天內完成。這種高效響應能力,幫助客戶縮短產品上市周期,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成為眾多企業的推薦合作伙伴。展望未來,茵莉電子將聚焦控制板 “綠色化 + 智能化” 升級。計劃研發無鉛環保控制板,降低生產碳排放;加大車規級產品投入,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高可靠性的要求。同時,建設數字化設計平臺,實現控制板與客戶設備的虛擬適配,縮短開發周期。通過持續創新,力爭 3 年內將控制板市場份額提升 20%,成為行業較好的控制板解決方案供應商。
茵莉控制板通過耐鹽霧測試,適應沿海高濕度環境使用。
控制板主要技術優勢:東莞茵莉電子在控制板研發領域擁有30余年技術積淀,自主研發的智能控制板采用工業級MCU芯片與模塊化電路設計,支持-40℃~85℃寬溫工作環境。我們的"三重信號過濾"技術能有效抑制電磁干擾,使控制精度達到±0.5%。目前已完成第六代控制板的迭代升級,集成過壓/過流/短路保護功能,通過UL認證的2000V耐壓測試。生產線配備全自動ICT測試儀和AOI檢測設備,確保每塊控制板都經過72小時老化測試,不良率控制在500PPM以下。模塊化控制板設計,便于客戶快速更換維修降低停機時間。廣東控制板ODM
茵莉控制板不斷迭代升級,緊跟行業技術發展前沿趨勢。常州控制板品牌
嚴格的品質管控措施:品質是控制板制造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建立了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出貨共設置28個質量控制點。SMT車間保持恒溫恒濕環境,采用日本進口貼片機確保貼裝精度。所有控制板必須通過功能測試、環境測試、壽命測試等12項檢測,關鍵參數采用六西格瑪方法管控。實驗室配備先進的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設備,可進行信號完整性分析和電源完整性測試。近三年來,我們的控制板產品不良率始終控制在300PPM以下。常州控制板品牌
東莞市茵莉電子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廣東省等地區的電工電氣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東莞市茵莉電子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