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智能低碳供電解決方案**「聚能優電」有能力、有信心幫助礦產企業提升節能降碳能力、提高碳排放管理能力,助力推動礦產行業加速向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高質量快速發展。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責任主體,礦產行業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作為特約合作伙伴,聚能優電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礦山新能源供電解決方案可以高效服務于偏遠礦區用電,具有可實現生產過程接近零碳排放,不依賴電網、能源自主的兩大優勢。通過自主基礎控制算法、調度管理策略,優化機組帶載效率,降低發電機組的油耗,節約供電成本。臨時用電審批單
集中式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315MW,包括1臺10/0.4kV/315KVA箱式變壓器,2臺500KW/500KWh鋰電集裝箱儲能電站,一臺400KVA柴油發電機組,通過電站內一級配電柜向各路負載供電,而距離電站較遠的施工區域增設升降壓以滿足負載正常使用,現場根據使用需求共增設了4臺300kW升降壓設備,并且可以隨著施工進度和負載使用要求靈活增加或者減少現場穩壓器配置。本案例中,我司采用了自主研發的能量管理系統(EMS),除了在市儲系統中起到能量調度的功能外,還能夠根據現場負載情況,自動控制電站內的設備投入和退出運行,實現無人或者少人值守,提升了設備運行可靠性,有效地節約人力成本,同時減掉了柴油發電機設備及燃油成本投入,很大程度降低了該項目施工費用。便攜式鋰電儲能發電機組、儲能、市電、光伏等構成多能互補的混合微電網發電系統;
上橫高速公路是廣西基礎設施補短板“五網”建設三年大會戰中交通網的重要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上林、賓陽、橫縣直接聯系的紐帶,是沿線地區通往大灣區的通道之一,對拉動地方工業經濟、推動項目沿線旅游業快速發展、全方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早期,上橫高速公路三標段項目施工時,現場并無市電接入,也沒有發電機提供電能。智能微網電站入駐現場后,改變了電力短缺的狀況,在為項目部提供好的質量高效電能的同時,還明顯降低了用電成本。
智能微網電站有啥用?首先,智能微網電站NDES在局部地方建設相對成本較低,整套系統的成本比架設大電網的方式更低,更加經濟實惠。智能微網電站很靈活,可實現新能源就地消納。利用這些新能源進行發電,并實現就地消納,供當地居民使用,多出來的電還能儲存起來以后再使用。近年來,分布式電源的大量投入,對電網的運行造成了一定影響,國家大力倡導提升非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引導發展分布式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通過儲能裝置、負荷等保障功率穩定,有助于大電網調控。加 強日常運維、供電安全管理及效能分析。
隨著能源儲存和配送效率的不斷提高,世界能源系統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使用化石燃料的大型公用事業單位,正面臨小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加劇的競爭。小型創新項目如智能微網電站等,這些項目可以把電力輸送到電網無法保障等地方、社區,而不用電網,對那些遠離電力供應的農村地區、基建工程、項目等尤為重要。智能微網電站通過儲能削峰填谷,多模式自動切換、優化油機帶載曲線,可實現比較高30%以上的用油節約,有效的減少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質排放。電網儲能、柜式儲能電站。220v儲能電源
結合智能化EMS自動控制、智能運維監控云平臺管理,可實現現場無人值守化運行;臨時用電審批單
智能微電網是未來電力新能源發展趨勢,是推進電力新能源經營管理方式和發展變革的重要載體,是“互聯網+”在電力能源領域突破性的一次應用,對實現新能源可持續發展和推進節能減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智能微電網NDES-是以電力/電網110kV變電站為拐點,涵蓋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發電站的智慧能源供電系統,建設在用電需求側,圍繞社區或者園區進行配置各種可再生能源電力變換與過程建設,讓微電網真正成為國家智能電網的有機組成部分。臨時用電審批單
深圳市聚能優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03-24,位于深圳市光明區鳳凰街道塘尾社區南太云創谷5棟1601,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規范化運營和高質量服務,贏得了客戶及社會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本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微網電站,新能源移動儲能電源車,智能儲能電站,儲能變流器領域內的智能微網電站,新能源移動儲能電源車,智能儲能電站,儲能變流器等產品的研究開發。擁有一支研發能力強、成果豐碩的技術隊伍。公司先后與行業上游與下游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的關系。智能微網電站,NDES以符合行業標準的產品質量為目標,并始終如一地堅守這一原則,正是這種高標準的自我要求,產品獲得市場及消費者的高度認可。我們本著客戶滿意的原則為客戶提供智能微網電站,新能源移動儲能電源車,智能儲能電站,儲能變流器產品售前服務,為客戶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務。價格低廉優惠,服務周到,歡迎您的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