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十局三建公司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項目支洞施工用電提供供電方案和服務。各個支洞的主要負荷為工程施工設備,如隧道空壓機、鋼筋加工場設備、風機和攪拌站設備、絞車等;此外,還需要為生活區用電提供電力服務。目前,該4個支洞都沒有接入市電,只有5支洞的生活區用電接了市民的電,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項目采用的是12臺純柴油機供電的方案,由此也陷入了用電成本居高不下,供電也不太穩定等的困境。通過前期交流與工勘,我司建議項目經理部把各個支洞工點的純柴油機替換、升級成“智能微網電站”新方案只需在每個支洞安置2套設備,共計8套設備便足以滿足現場的用電需求。用戶可通過web端或者手機App端登錄查看自己的 設備運行狀態及相關信息。微電網監測
智能微網電站NDES——是聚能優電專門為臨時用電、應急供電、孤島應用和備電保電場景用戶開發的供電系統。智能微網電站整體靜音箱式設計,運行時不開門,噪音水平≤75分貝。通過儲能調節,機組運行管理,實時監控,系統具備高供電可靠性。在非限電期間,儲能系統可以參與峰谷調差賺取峰谷及峰平電價差收益。智能微網電站以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為基礎,結合能量管理系統和自動化控制,配合智能運維監控云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安全可靠、高性價比、可無人值守運行的供電解決方案。節能環保小知識電網儲能、柜式儲能電站。
“智能微網電站”全部抵達云南,順利交付中鐵十局三建公司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項目,并開始投入使用。單套智能微網電站由儲能子系統、發電機組子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和智能運維監控云平臺等主要部分構成。本項目采用柴儲混合模式,柴油發電機組作為主供電源,控制工作在50~70%帶載之間滿足負載常用功耗需求,儲能系統(短時1.2倍峰值能力),可以和柴油機一起抵扛峰值功耗需求。根據運行過程根據負載的波動,EMS管理儲能系統出力,平滑油機輸出,削峰填谷,保證油機在大部分情況保持比較好的帶載出力。
智能微網電站的意義:推動新能源產業的進步,實現能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微電網運行的經濟高效,能夠有效地解決分布式能源接入電網的問題,并實現微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提升用戶服務質量,終促進電網的節能減排。推廣價值-有機結合現有配電網結構,建設“具有獨特的多級智能微電網系統”,實用性強,安全可靠,具有很大的推廣價值。技術節能-通過電力需求、智能交互用電,及電價政策研究和推廣,引導用戶經濟、合理、有序用電。
智能微網電站是深圳市聚能優電公司專門為臨時用電、應急供電、孤島應用和備電保電場景用戶開發的供電系統。產品以發電機組和儲能系統為基礎,結合能量管理系統和自動化控制,配合智能運維監控云平臺,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安全可靠、高性價比、可無人值守運行的供電解決方案。產品特點:1、市電&儲能混合、發電機組&儲能混合、市電&儲能&發電機組混合等多模式供電,應用場景廣;2、通過自主控制算法、調度管理策略,優化機組帶載效率,降低發電機組的油耗,節約供電成本;3、適應各類型負載(阻性、感性、電機載、混合載),滿足用戶多樣化負載的供電需求;4、結合智能化EMS自動控制、智能運維監控云平臺管理,可實現現場無人值守化運行;5、使用者可通過監控云平臺APP或者微信小程序,隨時隨地掌控現場用電安全數據。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統,優化基礎設備工況,均衡設備使用率,降低設備故障率;
智能微網電站存在兩種典型的運行模式
1是正常情況下微電網與常規配電網并網運行,稱為并機模式;
2是當檢測到電網故障或電能質量不滿足要求時,微電網將及時與電網斷開而單獨運行,稱為單機運行模式。
兩者之間的切換平滑而快速
并網運行就是微電網與公用大電網相連,微網斷路器閉合,與主網配電系統進行電能交換。
離網運行也稱孤島運行,是指在電網故障或計劃需要時,與主網配電系統斷開,由DG、儲能裝置和負荷構成的運行方式。
儲能變流器PCS工作于離網運行模式為微網負荷繼續供電,光伏系統因母線恢復供電而繼續發電,儲能系統通常只向負載供電。 并機可實 現多臺機組并聯運行組成單獨電網;鐵路節能降耗
主要用于分散小型用電現場,或是大型臨電項目前期或 者后期分散點用電現場。微電網監測
一、儲能削峰填谷
二、自動控制儲能系統可以在負荷超過機組帶載能力時放電緩解負荷高峰壓力并保障供電,在負荷低峰時儲能系統吸收多余的容量,實現負荷曲線“削峰填谷”,讓柴油機組一直保持在比較好帶載曲線附近,降低油耗。經過實際運行測算,對于負荷曲線波動較大的場景可以節油30%以上。
在儲能的調節下,控制系統根據負荷波動有效控制機組啟動,提升機組整體運行效率,保證比較好能效,減少人工運維成本;有效管理每臺機組運行時間。 微電網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