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雙工理論,同樣地,只要把一個普通的雙聲道音頻在兩個聲道之間進行相互混合,便可以使普通雙聲道聲音聽起來具有三維音場的效果。這涉及到以下有關音場的兩個概念:音場的寬度和深度。音場的寬度利用時間差的原理完成,由于是對普通立體聲音頻進行擴展,所以音源的位置始終在音場的中間不變,這樣就簡化了我們的工作。要處理的就只有把兩個聲道的聲音進行適當的延時和強度減弱后相互混合。由于這樣的擴展是有局限性的,即延時不能太長,否則就會變為回音。音場的深度利用強度差的原理完成,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回聲.音場越深,則回音的延時就越長.所以在回音的設置中應至少提供三個參數:回音的衰減率、回音的深度和回音之間的延時。同時,還應該提供用于設置另一通道混進來的聲音深度的多少的選項。配音雖然屬于麥克風之前的語言藝術范疇,但與播音不同。常州上海視覺音頻學院
音頻藝術專業對聲音記錄及處理的質量要求很高,大家聽到的CD,電視聲,廣播聲,等等,都由音頻藝術專業人員經過一系列漫長的過程,將聲音記錄,混合等等的處理后,再由各種人們需要使用的電器的揚聲器(如CD機,電視機,音箱,耳機等等),播放出來。然后播放出來的效果,也是聲音的佳效果。一般記錄的聲音質量,是高于CD的聲音質量(CD則是錄制后的壓縮格式)。〔mp3,wma等等的格式,被稱為有損壓縮格式,為CD之后的壓縮格式(注:聲音質量損失極多,但是容量也就相應小,適于儲存)。wav格式為無損格式(注:質量高的格式,對儲存空間需求很大)。ape、flac為無損壓縮格式(注:是壓縮格式,不進行還原操作一樣會損失音質,可完全還原為壓縮之前的音質,適于傳輸和保存)〕常州上海視覺音頻學院復合游戲音頻制作過程盡量遵從自然發聲。
模擬時代是把原始信號以物理方式錄制到磁帶上(當然在錄音棚里完成了),然后加工、剪接、修改,后錄制到磁帶、LP等廣大聽眾可以欣賞的載體上。這一系列過程全是模擬的,每一步都會損失一些信號,到了聽眾手里自然是差了好遠,更不用說什么HI-FI(高保真)了。數碼時代是第一步就把原始信號錄成數碼音頻資料,然后用硬件設備或各種軟件進行加工處理,這個過程與模擬方法相比有無比的優越性,因為它幾乎不會有任何損耗。對于機器來說這個過程只是處理一下數字而已,當然丟碼的可能性也有,但只要操作合理就不會發生。后把這堆數字信號傳輸給數字記錄設備如CD等,損耗自然小很多了。
我們注意一下身邊的CD片就會看到很多CD都有如:ADD、AAD、DDD等標記。三個字母按順序各表示該片在音頻、編輯、成品三個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模擬(Analog)還是數字(Digital)。當然A表示模擬,D表示數字。AAD就說明其音頻和編輯是用模擬方式的,而然后灌片是用數字方式的,這類唱片多是將過去錄制的音樂轉成CD片而不做任何修改。ADD則是有一個修改過程。許多古典音樂大師的演奏或指揮多錄制于模擬時代,我們聽到的CD是經過修改后灌錄的,很多這類唱片都有標記ADD。而DDD的唱片必然是較現代的音頻品。自然,CD片必然以D結尾,而磁帶可以姑且認為是AAA,雖然好像并沒有這種說法。游戲音頻的好壞成了評判游戲質量高低的一個標準。
MP3格式壓縮音樂的采樣頻率有很多種,可以用64Kbps或更低的采樣頻率節省空間,也可以用320Kbps的標準達到極高的音質。我們用裝有Fraunhofer IIS Mpeg Lyaer3的 MP3編碼器(現在效果好的編碼器)MusicMatch Jukebox 6.0在128Kbps的頻率下編碼一首3分鐘的歌曲,得到2.82MB的MP3文件。采用缺省的CBR(固定采樣頻率)技術可以以固定的頻率采樣一首歌曲,而VBR(可變采樣頻率)則可以在音樂“忙”的時候加大采樣的頻率獲取更高的音質,不過產生的MP3文件可能在某些播放器上無法播放。我們把VBR的級別設定成為與前面的CBR文件的音質基本一樣,生成的VBR MP3文件為2.9MB。ogg格式完全開源,完全廉價, 和mp3不相上下的新格式。數字化處理的中心是對音頻信息的采樣,通過對采集到的樣本進行加工,達成各種效果。常州上海視覺音頻學院
數字音頻:指所有用數字技術進行錄制、儲存和傳送音頻的手段。常州上海視覺音頻學院
后期影視配音制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為了消除雜音,提高音質,達到某種效果。2,由于目前錄音技術的限制,同步錄音頻果不太理想,而且同步錄音成本很高,所以就有了后期的配音制作。這樣不光能節約成本,還能達到很好的音頻。3,語言不通,好萊塢大片一般是英文的看起來不是很方便,所以配音是比較好的選擇。演員在后期階段的任務是錄對白。在錄音室里,面對放映出來的畫面,演員一面看著自己在銀幕上的表演,盡可能地尋找到自己在拍攝時對角色的感受,尋找到人物正確的心理動作和感情的變化脈絡,一面配出動情受聽的臺詞。同時,非常重要的是要對上口型。真的是難為演員了。常州上海視覺音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