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王智能水表——智慧社區的“節水管家”,讓每一滴水都有跡可循
數字化技術賦能城市水資源管理,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行業洞察:水資源管理的時代挑戰
2025年,我國城鎮化率已突破70%,但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仍高達12%,年浪費水量超70億噸。老舊社區因管道老化、人工抄表誤差導致的糾紛頻發,而新興商業體則面臨公區用水分攤不透明、節水政策落地難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明確提出,需通過智能計量設備實現用水精細化管理,目標到2030年將漏損率降至8%以下。
施王物聯推出的4G預付費智能水表,以“精細計量+云端分析+場景適配”為,成為社區、園區、商業綜合體實現節水目標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技術突破:從計量到決策的三重升級
1. 微流計量與防漏預警
搭載施王自研的微流傳感技術,可檢測每分鐘的微小水流,精度較市面同類產品更高。結合AI算法,當監測到連續12小時流量(如水管滲漏)或異常高峰(如爆管)時,自動觸發警報并定位問題區域。杭州某老舊小區改造后,漏水事故減少82%,年節水超3萬噸。
2. 多場景用水模型
社區公攤智能核算:按樓層、戶型的實際用水量自動分攤綠化、消防等公區消耗,數據實時同步至業主APP,糾紛率下降90%。
落地案例:從社區到城市的節水
案例1:老舊小區改造的“寧波模式”
寧波海曙區秀水社區為典型的老舊小區,水管老化導致漏損率長期超20%。2024年引入施王智能水表后:
通過水平衡分析,精細定位12處隱蔽漏點,維修成本降低70%;
獨居老人家庭加裝“安全用水”模塊,若24小時用水量低于1升自動通知社區網格員,成功避免3起意外事件。
案例2:工業園區的水資源循環
蘇州某電子產業園部署施王水表系統,實現:生產廢水與生活用水的分項計量,中水回用率從15%提升至45%
生態價值:政企民協同的綠色閉環
監管:數據直連住建局“智慧水務”平臺,輔助制定階梯水價與節水政策;
企業增效:商業綜合體年均降低運維成本18萬元,保險公司減少漏水理賠風險;
居民普惠:用戶通過小程序查看用水排名、獲取節水貼士,家庭水費支出平均減少12%。
未來展望:構建城市級水平衡網絡
施王智能水表將持續深耕租賃場景,以“精細計量+數據互聯”為,重塑租賃管理的水務管理模式,減少房東催繳成本,助力構建透明、規范的住房租賃市場,讓房東省心、租客安心、監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