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紐帶音樂考研·中國音樂史考點解析何為變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傳的一種說唱形式,其名稱來源于佛教語匯。佛教徒在宣講教義時,為了使更多的百姓樂于接受,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將佛教哲理通俗化,這種方式稱為“俗講”所用的講唱底本叫做“變文”。2、變文的表演形式變文是一種散文和韻文交替出現的說唱形式,一般由散文敘述一遍故事內容,再用韻文演唱一遍,常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曲調,深受人們喜愛。3、變文的內容①演繹佛經故事,如《目蓮變文》、《維摩詰經變文》、《地獄變文》等,多為宣傳因果報應、輪回思想的佛教經義。②演繹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孟姜女變文》等等。4、現存早期的變文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變文,是我國目前保存早的說唱本子。星紐帶音樂考研,專注音樂類全科輔導,音樂史帶背音頻,全程助教督導,祝你一戰成碩。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史要考哪些
星紐帶音樂考研干貨分享·中國古代音樂史·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又叫南管、南曲等,傳統器樂合奏絲竹樂的一種,流傳福建中國臺灣香港等,UN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內容之一。南音有“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之稱,有三大組成部分,即曲、指、譜,包括清唱和器樂演奏兩種藝術形式,器樂演奏形式分為“上四管”和“下四管”兩種,譜式屬于工尺譜體系,樂器有拍板,琵琶等,曲調優美柔婉,節奏舒緩,風格古樸優雅,四大名譜是《四時景》《梅花操》《走馬》《百鳥歸巢》 華南理工大學中西音樂史考研星紐帶音樂考研音樂學院中西方音樂史考點分析。
星紐帶音樂考研·中國音樂史考點解析唐代的音樂機構唐代的音樂機構規模空前,太常寺是唐代至高的禮樂行政機構,大樂署鼓吹署是隸屬于太常寺的音樂機構。教坊、梨園也是唐代重要的音樂機構。梨園為唐代宮廷訓練樂工的機構之一。梨園專門演習法曲,需要有精湛的技藝,唐代梨園有三處:宮廷有一處梨園,專演習法曲,有男藝人300,女藝人數百名,訓練地點在宜春北院,其藝人由唐玄宗親自教習,故被稱為“皇帝梨園弟子”;宮廷梨園中還有30多名15歲的兒童組成的“小部音聲”。在西京長安有屬西京太常寺管轄的“太常梨園別教院”,除演習法曲外,并擔任新作品,人數約1000人左右。另有東京太常寺管轄的“梨園新院”,表演范圍較廣,約1500人。梨園創立于唐開元二年(714年),至唐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年)解散,歷時65年,這反映了唐代音樂由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
星紐帶音樂考研-陜西師范大學中西音樂史考研真題敦煌樂譜名詞解釋 敦煌樂譜是20世紀初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三件曲譜資料。20世紀初,在敦煌莫高窟發現了一個北宋時期的藏經洞,1908年被法國人伯希和盜走,現藏于巴黎圖書館。這些曲譜資料抄寫在佛教經卷背面,其中一份經卷背后記有琵琶演奏指法字譜二十個;一份經卷背面是《浣溪沙》殘樂譜;還有一份經卷背面抄有二十五首樂曲,也被稱作“敦煌琵琶譜”。樂譜的字符基本相同 ,因此可以推測敦煌樂譜是一種琵琶指位譜。以上為部分答題思考要點,想了解更多歡迎咨詢星紐帶音樂考研。音樂史復習一定要把所有時間的前后順序,因果關系必須梳理清楚。
星紐帶音樂考研中國音樂史央音真題整理簡述漢魏晉南北朝樂律學發展成果 以上為部分答題思考要點,想了解更多歡迎咨詢星紐帶音樂考研。 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探求新律時期,主要為了解決黃鐘不能還愿的現象。漢朝時期的京房六十律開啟了影響了樂律學在這個時期的發展,京房首先從理論上確立了“變律”的地位,對后世律學發展有重要影響。南朝時期,錢樂之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礎上繼續用三分損益法網下勝率,一直生到三百六十律,達到了八度細分的程度。西方音樂史劃分依據有: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20世紀。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史要考哪些
音樂考研音樂史如何復習?在線急等。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史要考哪些
星紐帶音樂考研干貨·中國古代音樂史重難點·七部樂七部樂:隋朝建立初期的燕樂體制,據《隨書·音樂志》記載“始開皇初定令,置七部樂一曰國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文康伎、七曰龜茲伎”這些時以國名、地名作為樂部名稱的隋代宮廷燕樂,包括漢族傳統樂舞,兄弟民族和外來的各種歌曲,國伎,即西涼樂,泛指流行于甘肅一帶的音樂。高麗伎是古代朝鮮的樂舞,龜茲伎是古龜茲國的樂舞,位于今新疆庫車一帶。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史要考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