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派遣公司提供的是派遣工;而勞務外包提供的卻是針對某個相對項目的全部勞務服務。二、用工需求不同對勞務派遣而言,用工單位需要的是派遣公司為自己提供約定數量的“派遣工”,至于派遣工完成多少工作量,這與派遣公司并不相關。對勞務外包而言,發包單位需要的是外包公司為自己完成約定的“工作量”,至于承包方使用多少勞動力,這與發包單位沒有實質關系。三、用工范圍不同勞務派遣是為用工單位提供特定崗位而非特定項目的派遣員工,而派遣工通常只占某個相對項目用工總數的一部分。勞務外包卻是為用工單位提供特定項目而非特定崗位的外包員工,并且外包員工應該占整個項目用工數量的全部。四、合同性質不同勞務派遣簽訂的是勞務派遣合同,勞務外包簽訂的是勞務外包合同,服務性質不同協議性質也完全不同。勞務派遣協議中用工單位是以派遣公司提供的派遣工數量結算費用,結算方法是“工作人數乘單價”。勞務外包協議中發包單位依據承包方完成的工作量結算費用,結算方法是“工作數量乘單價”。五、結算標準不同勞務派遣服務的結算標準是“勞動力”,是“員工數”;勞務外包服務的結算標準是“工作量”,是“項目數”。勞務派遣避免了長期雇傭的風險和成本。崇義鞋業廠勞務派遣服務
勞務外包不是用工形式,其在法律中的定義叫“承攬”,外包承攬是屬法律定義的一種經營形式,(濟)勞務派遣是勞動合同法明確的一種用工形式,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基于此,兩者是(南)不能混在一起去考慮。(邦)勞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公司內的部分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發包給相關的機構,由其自行安排人(芒)員按照企業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業務或職能工作內容。(人)勞務派遣是指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單位派遣人員到用工單(力)位從事用工單位安排的工作內容的一種用工形式。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共同之處是,用工單位或發包單位都不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他們的區別在于:1.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派遣適用勞動合同法,勞務外包適用合同法。2.勞務承包單位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實體。(不建議發包給個人,實際中個人外包往往會被判為勞動關系)勞務派遣單位必須是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依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主要的區別。發包企業對勞務承包單位的員工不進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組織形式和工作時間安排由勞務承包單位自己安排確定。廣東合規勞務派遣服務勞務派遣幫助企業提高效率。
并不止于此,還有一些細節的區別。)無義務也無權利,貌似也很合理,但實際情況不言而喻,你作為一個外包工到人家單位上班或人家派過來一個所謂的領導監督,你想不受人管理那可能嗎?所以勞務外包幾乎就=勞務派遣-用工單位義務。也就是說被轉成了勞務外包后表面上好像對員工沒什么影響,可一旦一些情況出現(例如工傷,職業病等)就只能找派遣單位而很難要求用工單位負責,可職工實際上又沒在派遣單位上班,這就更容易導致大家扯皮。所以說勞務派遣關系總體上是要強于勞務外包關系的,那職工若遇到被強轉成勞務外包,應該怎么辦呢?勞務派遣被強轉成勞務外包,職工可以怎么做?首先你當然可以“趁機”提出離職,這相當于是派遣單位違背了勞動合同,所以即使是職工提出離職也可以索償,按在該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可獲賠一個月工資。若你暫時還無法離職,那么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你的合理要求,例如調到一家更好的用工單位,或者申請回到派遣單位本部上班。然后如果因一些原因你與派遣單位一直就沒簽訂勞動合同,也沒繳納五險一金,你也可以借此機會要求補簽勞動合同,補繳社保。小快小貼士:社保是勞動法和社保法都規定必須繳納的,只要你主張權利,企業“逃不掉”。
出國勞務組織形式我國的勞務出口主要有三種組織形式:一是國家有計劃有組織地根據與外國簽訂的協議安排勞務出口;二是有關公司、企業等根據與外國公司或企業簽訂的勞務合同派遣勞務出口;三是具備勞務出口條件的個人通過國外的親友等聯系的勞務出口。出國勞務勞務需求海外勞務市場需要的勞務主要有:(1)勞動密集型:也就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一般性勞動,如建筑工人、石油工人、礦山工人、農業工人、園林工人、清潔工人等以消耗體力為主的勞務;(2)技術密集型:也就是以技術技藝為主的勞動,如規劃設計人員、設備安裝人員、高級廚師、工程技術人員、園藝工藝人員等以自身技術為主的勞務;(3)知識密集型:也就是以專業知識為主的勞動、如教授、高級管理人員、高級研究人員等以消耗腦力為主的勞務。出國勞務勞務輸入國勞務輸入國主要以發達國家為多,如美國、德國、法國、瑞士、加拿大、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也有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伊朗、伊拉克、巴西、阿根廷等。出國勞務勞務輸出國如今世界上的勞務輸出國以發展中國家居多,如亞洲的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中國等,非洲的埃及及拉美的墨西哥等每年都有幾十萬。勞務派遣模式下勞動者的基本特征:專業技能、輔助性崗位。
稅率為20%。例如:A銷售人員當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200元個稅;當月提成5000元,則要交5000*(1-20%)*20%=800元個稅。單次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2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20%。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的,不超過5萬元的:應納稅所得額*30%-2000。單次應納稅所得額超過5萬的: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40%-7000。勞務費稅法規定編輯1、個人取得的勞務報酬收入,應當交納個人所得稅。應交稅款=(勞務報酬收入-費用扣除額)*稅率。根據題中情況,相關的費用扣除額和適用稅率為800元和20%。2、勞務報酬項目應交的個人所得稅,由支付人為扣繳義務人。扣繳義務人應當按照稅法規定,向其主管稅務機關交納。3、帳務處理問題。根據會計制度、稅法及相關法規的規定,企業支付的勞務費支出,不構成工資總額,應當計入“管理費用——勞務費”科目,并不計提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不交納各項社會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在計算應交企業所得稅時,勞務費應當在當地稅務機關規定的勞務費扣除標準(注意,不是工資標準,如計稅工資標準等)內,據實扣除.勞務費相關信息編輯勞務費對所有赴澳工作的勞工依法收取勞務費用。其標準:技術勞工為400MOP/月。根據用工單位開具的通知單,由人力資源派遣公司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一式三聯),與員工面談后交與本人。羅湖區勞務派遣服務鞋業廠
勞務派遣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崇義鞋業廠勞務派遣服務
承包方在發包方支付的外包費用中向外包員工支付勞動報酬,勞務外包費用不納入發包方的工資總額。二、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在法律上的認定《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以承攬、外包等名義,按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使用勞動者的,按照本規定處理。”在認定過程中主要認定:(一)直接用工用工管理是法院判斷勞務外包是否實質為勞務派遣為常見的判斷標準。如果發包人直接管理勞務外包單位員工,則會被認定為勞務派遣。發包人應避免在外包合同中約定崗位數量等易被理解為勞務派遣關系的表述,同時避免規章制度或相關獎懲措施、考勤管理、社保辦理等適用于勞務外包單位員工。(二)勞動報酬企業直接向勞務外包單位的員工支付勞動報酬的案件幾乎都被法院認定為勞務派遣關系。(三)費用結算勞務外包應按照工作量、工作質量結算費用;不應按照勞動力人數結算費用。三、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在公司上市中的要求(一)勞務派遣面臨著以下限制1、崗位限制: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2、比例限制: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崇義鞋業廠勞務派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