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TH基本概念光纖到戶(Fiber To The Home,FTTH,也稱Fiber To The Premises)是一種光纖通訊的傳輸方法。 是直接把光纖接到用戶的家中(用戶所需的地方)。具體說,FTTH是指將光網絡單元(ONU)安裝在住家用戶或企業用戶處,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纖到桌面)外靠近用戶的光接入網應用類型。FTTH的顯技術特點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帶寬,而且增強了網絡對數據格式、速率、波長和協議的透明性,放寬了對環境條件和供電等要求,簡化了維護和安裝。光纖到戶的網絡有利于實現智能物流和智能倉儲,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杭州無線光纖到戶現貨
各地積極爭取地方政策支持,加強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引導各部門加快落實光纖到戶國家標準。黑龍江省、河北省將光纖到戶國家標準相關要求納入省電信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中,并明確了罰則條款;廣東省、山東省出臺實施意見,要求各地將光纖到戶納入房屋綜合驗收環節,切實加強光纖到戶規劃、設計、施工、驗收以及驗收備案管理;河南省出臺住宅區光纖到戶施工圖審查要點及標準圖集,細化住宅項目的電信間、設備間、管道、配線管網、信息插座等設計要求,確保施工圖設計文件質量溫州附近光纖到戶供應商. 光纖到戶的網絡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建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
光纖及向相關元器件的價格下降。2003年,市場上G652光纖根據品牌不同,每公里價格為120-150元人民幣不等,比銅線還便宜。100M光收發展模塊價格也為100元人民幣,且價格方面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這為光纖到戶創造了條件。[2]4、社會大環境的推動。社會大環境也在推動FTTH的發展。北京奧運會組委會在2008年前66億美元擴展和升級電信網絡;上海則在2010年前電信營業收入由現在的100多億元增至435億元,這都不可避免地大規模擴展和升級電信網絡。[2]發展史播報編輯1、推廣新業務。一項新業務的發展除了依靠對外宣傳外,還需要不斷地開發新的服務項目和推出新的業務方向。
電信光纖入戶:2011年初國內電信率先啟動“寬帶國內·光網城市”工程,2013年國內正式實施“寬帶國內”戰略。在“十二五”的五年時間里,國內電信克服資源、資金、地理環境、入戶難等重重困難,建設了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覆蓋國內的天地一體化光纖寬帶網絡,為國內“寬帶國內”戰略打下扎實根基。光網先行截至2015年12月底,國內電信有線寬帶網絡能力倍速增長:寬帶端口超過3億個,超“十一五”末3倍之多;百兆光纖入戶覆蓋家庭約;ChinaNet骨干互聯網帶寬達到113T,出口帶寬超過1T,較“十一五”末分別增長。移動寬帶網絡領域,“十二五”期間國內電信累計投資超過1400億元:一方面,3G網絡覆蓋100%的城市、鄉鎮和87%以上的行政村;另一方面,4G網絡在2015年底已有效覆蓋所有鄉鎮以上,速率更快的4G+網絡將網速提高至300Mbps。提速降費2015年國內電信認真落實國內寬帶“提速降費”政策要求,通過“提速不提價”、“流量不清零”、“逐步取消國內長途和漫游費”等措施,不斷降低寬帶網絡的單位資費,惠及億萬寬帶用戶。 光纖到戶可以實現更快的網速,滿足用戶對高帶寬的需求。
FTTH對于新建筑一步到位,對于老建筑一勞永逸。FTTB主要還是存量老樓改造的場景,這些建筑普遍都十年以上,銅線老化嚴重。而且FTTB如果繼續演進,需要局端,用戶端和樓端三端換設備,成本高。目前看來銅線的技術演進就是頻譜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短,還能演進多少還不好說。
FTTH是一本萬利,一勞永逸的方案。不說延時可以差一個數量級,FTTB可擴展性太弱,而且干擾嚴重,成本也沒有你想象的低。FTTB只是對于舊社區改造的一種折中的方案 光纖到戶有利于實現雙向傳輸,上傳和下載速度均可達到極高水平。紹興無線光纖到戶安裝
光纖到戶的網絡可以實現智能家居設備的互聯互通,提升生活品質。杭州無線光纖到戶現貨
總的看來,在沒有其他劃時代意義的技術出現的情況下,光纖入戶是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電信網接入寬帶化的目標,它將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數千億乃至上萬億元的市場規模。因此,光纖入戶是電信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技術動力之一,也是電信業推進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利器。光纖入戶是FTTX計劃的一部分。作為通信傳輸系統的未來中堅力量,光纖的抗干擾性,抗電磁的特性更加迎合未來人類信息量大,精密度高的需求,而且低廉的價格使得光纖這種傳輸介質能得到很大范圍的推廣。杭州無線光纖到戶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