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自然療法,是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從而達到舒筋通絡,治病保健的一種方法。一般以6歲以下的小兒,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尤為適用。
所有推拿手法,應根據小兒病情輕重緩急來實施,應遵循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
另外小兒過饑或過飽,都不利于推拿療效的發揮。尤其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操作。
小兒推拿的時間一般為10—20分鐘??梢罁∏楹托耗挲g的不同,在推拿次數和時間有所差別。在操作時要注意以使小兒舒適為宜,以達到更好的調理效果。 小兒推拿做到位,寶寶健康少生病。湛江小兒推拿 發燒
小兒推拿的調理體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嬰神術按摩經》等小兒推拿專著的問世為標志。小兒推拿的穴位有點狀穴、線狀穴、面狀穴等,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較好療效,對消化道病癥療效尤佳。
小兒推拿的好處:
1、小兒不生病時,做保健推拿可以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讓孩子少生病、不生病并可益智、助長。
2、小兒生病時,推拿可以輔助縮短病程少用藥,甚至一些小疾病不需要用藥即可治好。
3、小兒病好后,推拿可以幫助盡快恢復體質,減少吃藥打針的副作用。
小兒推拿的特點:
見效快、療效好綠色療法、安全可靠未病先防,增強體質無毒副作用,易于接受。
清遠健康小兒推拿答疑解惑多久做一次小兒推拿?一次做多長時間?
小兒推拿的發展起源與優勢:
1.起源萌芽階段:按摩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期人類發明和利用火之前,人們就有了摩擦生熱,熱能暖身鎮痛的感性認識,并逐漸積累著按摩調理疾病的經驗。
2.形成發展階段:由于小兒有病,服藥喂藥困難,針刺怕痛。用推拿療法能夠疏通經脈,調暢氣血.適合小兒需要。
3.迅速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后,中醫事業迅速發展,出版了《小兒推拿學》、《小兒推拿療法》、《小兒捏脊》等小兒推拿新著作,推拿調理范圍不斷擴大,小兒推拿行業開始迅速發展。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個部分,建立在祖國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中醫辨證理論為基礎和臨床知識為指導,通過對小兒體表特定穴位施以特定的點按推拿手法、調節臟腑、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方式來改善嬰、幼、兒童體質、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小兒推拿是傳統中醫外調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純綠色療法、安全、無不良反應;可以增強孩子機體的自然抗病能力,達到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目的。小兒推拿在當今的小兒保育和疾病防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做小兒推拿有哪些好處呢?
小兒推拿常見的穴位
捏脊
位置:背脊正中,督脈兩側大椎至尾骨末端處。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通經絡。
操作方式:操作者用雙手的中指、環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對食指指的前半段。從長強穴開始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食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沿督脈兩側,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順序。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 什么情況下不宜做小兒推拿?河源退燒小兒推拿
春季推拿,助力兒童成長~!湛江小兒推拿 發燒
常見小兒發熱推拿穴位:
01清天河水
【位置】在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稱清天河水。
【次數】100~500次。【作用】清熱解表、瀉心火、除煩躁等。
【主治】一切熱證。外感發熱、內熱、潮熱、煩躁不安、口渴、弄舌、驚風、口舌生瘡、咳嗽、痰喘、咽痛等癥。
02退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側自肘關節至掌根成一直線。
【操作】以食、中二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稱退六腑。
【次數】100~500次。【作用】清熱、涼血等。
【主治】高熱、煩渴、驚風、大便不順等癥。
03掐揉內勞宮
【位置】掌心中,屈指當中指指尖之中點。
【操作】以拇指甲掐揉之,稱掐揉內勞宮。
【作用】清熱除煩、熄風涼血。
【主治】發熱、煩渴、口瘡、便血等癥。
04推脊
【位置】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
【操作】醫者用食、中指腹自上而下做直推法,稱為推脊。
【次數】推100~300次。
【作用】調陰陽、養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等。
【主治】發熱、驚風、夜啼、嘔吐、大便不順等。
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 湛江小兒推拿 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