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小兒藥浴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我國現存較早的醫書《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了藥浴這種調理方法。清代《理瀹駢文》中提到:“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中醫藥浴療法以臟腑經絡理論為指導,通過中藥藥物煎煮后的蒸汽熏療、洗浴等,以溫熱和熏蒸之力,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竅開放,藥物的有效成分通過皮膚吸收,循經內傳,可以很好的激發經脈之氣,能夠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由表及里,內達臟腑,從而發揮全身機體的調節作用,達到調整陰陽、協調臟腑、抵抗外邪等調理效果。?小兒藥浴泡浴有哪些注意事項?桂平小兒泡浴使用方法
小兒泡浴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1、藥液溫度要適中,一般為38℃-40℃,不能過熱,以免燙傷;也不能過冷,溫度過低達不到調理目的且容易受寒。
2、藥浴時室溫應調節在25-28℃左右。3、藥浴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調理時間不宜過長,洗畢應立即拭干,蓋被保暖。
4、小兒藥浴不宜在過餓和太飽時進行,可在兩餐之間、小兒安靜、情緒穩定時為適宜。
5、不得不說的是,小兒藥浴并不是全能的,泡小兒藥浴要經過辯證后選擇對應的藥浴,并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通過小兒藥浴解決。具體情況可向專業人員咨詢。 花都區小兒泡浴藥寶寶身體健康可以泡小兒藥浴嗎?
小兒藥浴泡浴注意事項:
1、泡藥浴用藥要遵醫囑
2、患兒處于饑餓狀態或者過飽的狀態下禁忌藥浴。(選擇在喝奶后半小時至一小時之后進行)
3、患兒皮膚有破潰或者炎癥等禁止泡浴。
4、患有心臟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極度虛弱的患兒禁忌進行藥浴。
藥浴法遵循了中醫學原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其皮毛、肌肉等體表組織內連臟腑。《黃帝內經》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論,而五官九竅經十二經脈與內臟息息相通。因此,在體表給藥,經皮膚、粘膜、汗腺吸收后,通過不同方藥之氣味,通過經絡血脈系統的調節或神經系統信息傳遞起到糾正臟腑功能紊亂、調理疾病的作用。在溫水中游泳,兼有水浴和運動療法的雙重作用,藥浴水療屬外治法,調理中無任何痛苦,在泡澡中就可以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小兒泡浴的注意事項:
1、飯前飯后30分鐘內不宜藥浴。
2、Apgar<8分的新生兒,有新生兒并發癥,或需要特殊調理的嬰兒不宜藥浴。
3、胎齡<37周的早產兒,體重< 2500g的新生兒不宜藥浴。
4、有心臟病、傳染病、高熱39.5C以上及其他重癥患兒不宜藥浴。
5、開放性外傷、骨折、皮膚燒傷、燙傷、傳染性皮膚病患兒不宜藥浴。
6、注射疫苗3天內不宜藥浴。
7、環境溫度保持在25-28度,藥液溫度38- 45度。
8、浴前浴后多喝水,忌食生冷。
9、洗浴時注意寶寶情緒變化,隨時與家長的溝通。
10、洗浴時注意避風、保暖,但要保持空氣流通,洗浴完畢馬上拭干皮膚避免風寒。
11、洗浴中(后)如小兒出現嘔吐、出疹、排氣、排汗時間長等都屬于正常排毒反應,通過對應次數調理,會自然好轉。
為什么要選擇給寶寶泡浴?
藥浴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之一,在我國歷史源遠流長,藥浴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奠基于秦代,發展于漢唐,成熟于清代。
藥浴作用機理:一方面來自湯藥本身的溫熱作用,有開腠疏在湯藥的溫熱效應下,腠理疏通,則藥物隨經周流全身,故可使藥物不經腸胃,直達病所,以達陰陽平衡、血脈調和的調理效果。
患者易于接受,避免打針之痛,吃藥之苦,又為治病提供新的給藥途徑,可以彌補內治的不足。減少藥物的破壞,外用藥物不經消化道吸收,可以避免肝臟代謝功能的影響。用藥安全靈活,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與對肝臟的損害,患者可以自己操作,方法簡單,便于應用。 小兒藥浴療法的優點有哪些?珠海小兒泡浴知識
小兒泡浴提高寶寶抵抗力,讓寶寶少生病,更健康。桂平小兒泡浴使用方法
藥浴法遵循了中醫學原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其皮毛、肌肉等體表組織內連臟腑。《黃帝內經》有“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之論,而五官九竅經十二經脈與內臟息息相通。
因此,在體表給藥,經皮膚、粘膜、汗腺吸收后,通過不同方藥之氣味,經經絡血脈系統的調節或神經系統信息傳遞起到糾正臟腑功能紊亂、調理疾病的作用。小兒推拿李波,在溫水中游泳,兼有水浴和運動療法的雙重作用,藥浴水療屬外治法,調理中無任何痛苦,在泡澡中就可以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1、內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絡,發汗而不傷營衛。
2、使用方便,適應癥廣,藥簡價廉,安全無創,療效較好,患兒易于接受。
3、小兒藥浴安全沒有不良反應。 桂平小兒泡浴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