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自身產業經濟發展方向的重點招商細分產業及其價值鏈節點,做到重點突出、先后有序,把握關鍵領域,實現聚焦突破。換句話來講,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應當作為招商方向的指引。從大的產業到細分產業、價值鏈節點,都有著不同的分布特征,我們在制定產業招商行動路線的過程中,就應充分把握各細分產業及其價值鏈節點的實際分布特征,進行針對性的行動,在各節點區域市場,尋找有效的區域性招商合作伙伴,進行科學布局,實現借力招商。針對有科研實力、有產業帶動力的創新團隊。重慶產業生態生命科學融資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為貫徹落實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關于印發關于實施“飛鳳人才計劃”升級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一、申報時間第三批申報時間:即日起到2021年10月10日申報,園區企業申報時推薦地請選擇“生命科技園”。二、申報領域重點支持的產業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裝備與先進制造、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環保節能等。三、申報類型高級人才團隊。分為創業高級人才團隊、創新高級人才團隊2個類別,具體申報條件及支持標準見附件1。創新創業高級人才。分為創新高級人才、創業高級人才2個類別,具體申報條件及支持標準見附件2。蘇州數字創意生命科學資源現已形成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配套組成的立體交通網絡。
隨著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以及MAH制度、“4+7”等產業政策的加速發酵,生物醫藥創新鏈不斷細分,企業協作為特征的開放創新正在興起,作為知識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等特點,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可以有效提高創新創業的效率并降低風險。例如近年來CRO、CMO行業的高速發展,為生物醫藥研發企業提供了從產品研發生產到注冊上市的全產業鏈專業外包服務,從而提高產品商業化的效率?;诒镜鼗a業資源稟賦,制定適合地區發展的產業定位、產業發展策略已是大勢所趨,并且國內已經出現大量產業特色鮮明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區。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作為多方攜手合作的創新生態系統,整合、產業、學術、研究、醫療和投資等各方資源,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企業提供從早期研發、創新孵化、成果轉化、商業加速、智能展示到專業服務的一站式賦能平臺。涵蓋20萬平方米的研發商務區作為科技研發、商務辦公和創新孵化的開放性空間;8.5萬方加速中試區作為GMP工廠和生產場地;以及無錫市和無錫市高新區內所有合適場地作為規模產業區。2019年博鰲論壇期間,無錫高新區與全球生物制藥企業阿斯利康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共建“凝聚全球智慧?惠及健康中國”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面向生命科學領域國內外創新公司,打造集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智能展示、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孵化創新平臺,構建包含海內外、企業、醫療機構、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內的健康醫療創新生態系統,以全球創新智慧為中國患者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全病程管理的創新解決方案。市場化,產業化,資本引入,企業上市。
近期,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聯合人力中心舉辦生物醫藥產業中高級人才交流會,共有三聯生物、和譽生物、佰翱得、奇天基因、啟益醫療等15家企業參會,提供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66個,需求人數135人。交流會舉辦前科創公司與人力中心共同動員企業參會多次走訪及調研園區企業需求得到園區企業積極響應。經過前期梳理,在參會企業提供的66個崗位中,臨床研究員、化學工藝研究員、制劑研發主任等多數崗位均需要有生物醫藥行業經驗。針對這一需求特點,人力中心組織力量重點搜尋和定向邀約相關背景候選人,初步篩選各類簡歷超過850余份,當天線上線下共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面試127人,其中:本碩以上學歷者占比88.6%,具備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求職者占比92.5%入園服務:為企業提供科生物醫藥、傳感網產業和政策咨詢,協助企業工商注冊手續,集中受理科技政策兌現。宜興人工智能生命科學配套設施
無錫高新科技創業園歡迎生命科學創業團隊入駐。重慶產業生態生命科學融資
9月9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由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與江南大學聯合申報的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特殊食品)(以下簡稱“創新中心”),正式通過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建設。創新中心選址在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內,創新中心規劃建設場地8000平米,投入資金8000萬元,打造近40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規劃建設粉體、液體、擠壓膨化三條中試生產線,涵蓋多種特殊食品原料、多個生產工藝和多個產品劑型的創新研發。重慶產業生態生命科學融資
2019年博鰲論壇期間,無錫高新區與全球**的生物制藥企業阿斯利康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共建“凝聚全球智慧·惠及健康中國”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面向生命科學領域國內外創新公司,打造集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智能展示、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孵化創新平臺,構建包含海內外企業、醫療機構、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內的健康醫療創新生態系統,以全球創新智慧為中國患者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全病程管理的創新解決方案。園區將構建研發區、加速區和產業區三大區域,未來十年將引入100家入駐企業,形成品牌企業和行業**企業10家,實現稅收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