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聯合人力中心舉辦生物醫藥產業中高級人才交流會,共有三聯生物、和譽生物、佰翱得、奇天基因、啟益醫療等15家企業參會,提供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66個,需求人數135人。交流會舉辦前科創公司與人力中心共同動員企業參會多次走訪及調研園區企業需求得到園區企業積極響應。經過前期梳理,在參會企業提供的66個崗位中,臨床研究員、化學工藝研究員、制劑研發主任等多數崗位均需要有生物醫藥行業經驗。針對這一需求特點,人力中心組織力量重點搜尋和定向邀約相關背景候選人,初步篩選各類簡歷超過850余份,當天線上線下共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面試127人,其中:本碩以上學歷者占比88.6%,具備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求職者占比92.5%園區特色:平臺支持、注冊申報:無錫高新區藥械創新發展服務中心及專業第三方平臺企業。宜興中小企業支持生命科學國家戰略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為貫徹落實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關于印發<關于實施“飛鳳人才計劃”升級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錫新發〔2020〕5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強區戰略,進一步集聚高層次創業人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根據《關于印發<“飛鳳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實施辦法>的通知》(錫新人才辦〔2020〕4號),現發布2021年無錫高新區“飛鳳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公告。鹽城創業生命科學長三角腹地園區積極搭建集科技型、成長型、趨勢型于一體的生命健康產業聚集平臺。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是由無錫市、無錫高新區與阿斯利康聯合打造的全球創新孵化平臺。創新園以“匯聚全球智慧助力健康中國”為愿景,攜手國內外政、產、學、研、醫、投等多方力量,致力于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生命科學孵化創新平臺,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開放協作型的生態系統。創新園聚集4D產業要素,通過落地運營、臨床審批、商業拓展、資本運作等孵化和加速服務,提供一站式的企業賦能平臺。自2019年9月正式開園至今,創新園已有17家全球企業入駐,并聚集了5個戰略合作伙伴及6個基金伙伴。以科學和創新的力量不斷提升患者獲益為初心,創新園期待與更多理念相同的全球創新企業和合作伙伴一起,構建創新孵化生態系統,探索生命科學的無限可能。
生命科學是解決人類生命健康和長壽的一個新領域科學,是世界科技發展迅速、人類需要的科學。生命科學以服務人類健康為目的,是科學之中的科學,是朝陽的、富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科學。生命科學研究發展有了社會的支持、的保障、經濟的依靠,必將為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生命科學領域創新項目單打獨斗失敗率非常高,項目非常依賴于生態圈協同發展。并在生態圈中進行商業模式協同創新,如“院內院外結合、產品服務結合、線上線下結合、資本實業結合、輕重資產結合、市場與結合”。新舊動能的轉換,建設高質量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新時期下,應對高速度高質量經濟增長的要求,產業園區諸多發展不平衡不充足的現象漸漸突出。在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貫徹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應對經濟新的發展要求,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怎樣才能突破“新常態”,融入“新產業”,在“產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將是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實現產業園區轉型升級,需先知道它的發展歷史。產業園區是伴隨著開放而誕生、成長與發展起來的。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載體,其產品設計、開發模式、盈利模式等均與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需要相適應。生命科學創新園是全球未來產業競爭的熱點領域。重慶創新生命科學融資
功能定位:藥品、醫療器械、診斷、醫療數字化。宜興中小企業支持生命科學國家戰略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是由無錫市、無錫高新區與阿斯利康聯合打造的全球創新孵化平臺。自2019年9月正式開園至今,創新園已有17家全球企業入駐,并聚集了5個戰略合作伙伴及6個基金伙伴。以科學和創新的力量不斷提升患者獲益為初心,創新園期待與更多理念相同的全球創新企業和合作伙伴一起,構建創新孵化生態系統,探索生命科學的無限可能。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作為多方攜手合作的創新生態系統,整合、產業、學術、研究、醫療和投資等各方資源,為全球生命科學創新企業提供從早期研發、創新孵化、成果轉化、商業加速、智能展示到專業服務的一站式賦能平臺。宜興中小企業支持生命科學國家戰略
2019年博鰲論壇期間,無錫高新區與全球**的生物制藥企業阿斯利康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共建“凝聚全球智慧·惠及健康中國”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面向生命科學領域國內外創新公司,打造集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智能展示、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孵化創新平臺,構建包含海內外企業、醫療機構、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內的健康醫療創新生態系統,以全球創新智慧為中國患者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全病程管理的創新解決方案。園區將構建研發區、加速區和產業區三大區域,未來十年將引入100家入駐企業,形成品牌企業和行業**企業10家,實現稅收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