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下,應對高速度高質量經濟增長的要求,產業園區諸多發展不平衡不充足的現象漸漸突出。在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貫徹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應對經濟新的發展要求,產業園區規劃和建設怎樣才能突破“新常態”,融入“新產業”,在“產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創新,實現轉型升級,將是行業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實現產業園區轉型升級,需先知道它的發展歷史。產業園區是伴隨著開放而誕生、成長與發展起來的。產業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發動機和載體,其產品設計、開發模式、盈利模式等均與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需要相適應?!凹夹g融合”將會引發新醫療方式的變革,向智慧醫療、移動醫療發展。泰州大學生創業生命科學長三角一體化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為貫徹落實無錫高新區(新吳區)《關于印發<關于實施“飛鳳人才計劃”升級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錫新發〔2020〕5號),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和人才強區戰略,進一步集聚高層次創業人才、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根據《關于印發<“飛鳳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實施辦法>的通知》(錫新人才辦〔2020〕4號),現發布2021年無錫高新區“飛鳳人才計劃”科技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公告。徐州大學生創業生命科學長三角一體化用正確的方法創造符合時代需求的發展成果。
產業園區的運營分為“命”和“運”兩部分,跟我們人類個體一樣?!懊敝傅氖桥c生俱來不可改變的要素,比如我們出生在哪里,父母是誰,這些都是不能改變的。對產業園區來講,一樣存在“命”的要素,那就是“政策條件+產業基礎+區位要素”。這三樣要素是協議簽訂、地塊確認之后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的,你的園區“命”好不好也就由此而定了。產業園區“運”指通過后天我們的努力,通過勤奮、運營、策劃、運氣可以改變的要素,也只有三樣——“產品設計+營銷招商+服務運營”。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由無錫市、無錫高新區和阿斯利康合作建立,坐落在無錫市高新區。創新園旨在加速全球創新成果在中國的孵化與實踐,去年9月開園以來,已迅速獲得眾多海內外創新企業的關注,吸引17家海內外企業入駐,涉及制藥、診斷、器械、數字化等多元的前沿科學研究領域。無錫高新區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幫助入駐的生命科學企業共渡難關:一方面保障他們在**期間的安全持續生產,目前復工復產率已達到90%以上;另一方面,努力做好企業的后援團,幫助困難企業籌措生產原料,聯系產品銷售渠道,為生命科學企業克服**保駕護航。無錫高科創意園歡迎廣大生命科學創業團隊入駐。
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同無錫市高新區、阿斯利康共同主辦的創新生態圈論壇在無錫市高新區舉辦。論壇以“共創共享共贏”為主題,旨在基于ICampus的創新平臺,連接國內外、產業、學術、研究、醫院、投資等各方合作伙伴,探索中國生命科學行業對海外創新的機遇挑戰,并促進各方的資源對接和交流,為“匯聚全球智慧助力健康中國”的目標愿景搭建平臺。無錫、阿斯利康攜手學術界和投資界分別從產業政策、行業趨勢、創新模式、投資環境等方面,對中國的生命科學市場進行了分析和解讀。在后續的研討會上,來自政、產、研、學、投各方的高層為建立全球前列生命科學創新系統提出建設性的想法,并有來自各國和各領域的入駐企業探討突破中小企業創新瓶頸的方法。主會后,來自、投資、專業服務機構的各領域**對海外企業進行了一對一咨詢溝通,為企業擴展中國市場的落地方案提供指導意見。蘇州生命科學產業入駐無錫高新創業園。無錫創新生命科學科學園
針對有科研實力、有產業帶動力的創新團隊。泰州大學生創業生命科學長三角一體化
近期,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I·Campus)聯合人力中心舉辦生物醫藥產業中高級人才交流會,共有三聯生物、和譽生物、佰翱得、奇天基因、啟益醫療等15家企業參會,提供各類中高級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66個,需求人數135人。交流會舉辦前科創公司與人力中心共同動員企業參會多次走訪及調研園區企業需求得到園區企業積極響應。經過前期梳理,在參會企業提供的66個崗位中,臨床研究員、化學工藝研究員、制劑研發主任等多數崗位均需要有生物醫藥行業經驗。針對這一需求特點,人力中心組織力量重點搜尋和定向邀約相關背景候選人,初步篩選各類簡歷超過850余份,當天線上線下共組織各類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面試127人,其中:本碩以上學歷者占比88.6%,具備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求職者占比92.5%泰州大學生創業生命科學長三角一體化
2019年博鰲論壇期間,無錫高新區與全球**的生物制藥企業阿斯利康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布共建“凝聚全球智慧·惠及健康中國”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面向生命科學領域國內外創新公司,打造集研發創新、成果轉化、智能展示、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孵化創新平臺,構建包含海內外企業、醫療機構、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內的健康醫療創新生態系統,以全球創新智慧為中國患者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全病程管理的創新解決方案。園區將構建研發區、加速區和產業區三大區域,未來十年將引入100家入駐企業,形成品牌企業和行業**企業10家,實現稅收30億元。